小学语文古诗的情境性和实践性教学策略研究
方静
安徽省六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皋陶学校 237000
摘 要: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古诗教学往往过于注重字词解释和语法分析,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实践操作。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情境性和实践性的教学策略,旨在提高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情境性教学;实践性教学;小学古诗教学;策略
一、小学语文古诗中的情境性教学策略
情境性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认知和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在古诗教学中,情境性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促进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1】。以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为例,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情境性教学。
1.导入背景,创设情境
在教授《夏日绝句》之前,教师首先要向学生介绍诗的作者李清照及其创作背景。如上文所述,这首诗是在李清照国破家亡、丈夫临阵脱逃的背景下创作的。教师可以通过讲述靖康之耻的历史事件,让学生了解当时国家的困境和李清照的心情,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历史情境。
2.解析诗句,深入情境
接下来,教师可以逐句解析诗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内容。例如,首句“生当做人杰”,意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教师可以提问:“什么是豪杰?你身边有没有豪杰?”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和讨论这个问题。
3.感悟情感,体验情境
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感悟诗人的情感。诗中“死亦为鬼雄”表达了李清照对丈夫临阵脱逃的愤怒和对国家破败的悲痛。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相关音乐、展示历史图片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当时的悲壮氛围,进而理解诗人的情感。
4.拓展延伸,升华情境
在学生充分理解诗文内容、感悟诗人情怀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进行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做一个有气节、有担当的人。例如,教师可以提问:“如果你处在李清照的时代,你会怎么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经验,发表见解。
5.吟诵古诗,强化情境
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吟诵古诗,让学生在吟诵中感受古人的气息,进一步强化学习情境。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古诗创作,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和情感,创作属于自己的古诗。
二、小学语文古诗中的实践性教学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践性教学策略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绘画古诗、表演古诗、创作古诗等实践性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以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为例,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实践性教学策略来进行教学:
1. 绘画古诗
在教育的广袤原野上,教学方法犹如园丁的手,呵护着学生心田中的文学幼苗。绘画古诗,便是这样一种独特而深刻的方法,它不是简单的文字转译,而是一种将古诗意境通过画笔具象化的美学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细腻地感受诗中的景物,鼓励他们运用色彩和线条,把抽象的诗意转化为形象的画布。举例来说,当学生面对“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这样的诗句时,教师不仅仅是对他们进行字面上的解释,而是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把那些静默的文字变成一幅活生生的画面。学生或细腻地描绘出茅檐的古朴和低矮,或生动地勾勒出溪边青草的翠绿和茁壮。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不仅是在绘画,更是在与古人的情感对话,是在心中构建起一幅幅农村宁静而美好的风景。
2. 表演古诗
与绘画古诗相辅相成的是表演古诗,这是一种更加生动、更具互动性的教学方式。通过身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学生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古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故事。例如,在“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的诗句中,教师可以创造一个场景,让学生分别扮演诗中的大儿、中儿和小儿,通过实际的动作来展现各自的角色特点。在表演中,学生或展现出大儿的辛勤劳作,或呈现出中儿的细腻手工,或表现出小儿的天真活泼。这种身体力行的体验,让学生在感受古诗情感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2】。他们不再是单纯的观众,而是成为了古诗情境的一部分,这样的参与感和代入感,无疑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学习体验。
3. 创作古诗
创作古诗,是教学中最能检验学生理解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以古诗为蓝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创作出新的诗句。这不仅是对古诗的致敬,更是对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创新。在学生对《清平乐·村居》有了深入的理解之后,学生可以尝试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家庭诗篇。他们可能会写出“母织毛衣夜灯下,儿读诗书梦入境”这样的诗句,通过新的创作来表达对家人的深情和对生活的感悟。这样的创作过程,无疑是对古诗艺术的传承,也是对学生个性化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许绵绵.融合古诗情境 培养诗词素养——小学语文古诗词情境教学初探[J].试题与研究, 2022(22):160-162.
[2]杨泓.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J].亚太教育, 2023(12):162-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