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国土空间规划功能定位与实施对策探讨

作者

齐俊强

满洲里市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 021400

摘要: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开展尤为重要,主要指对国家或地区的土地利用、资源分配和环境保护进行战略性、科学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划,以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对象是国家主权或主权权利管辖范围内空间和场所,如海洋空间、陆地空间等。功能定位作为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核心内容,能够直接决定土地发展方向和使用方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国土空间规划功能定位的重要性。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功能定位;实施对策

1国土空间规划功能定位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主要是一个由上至下、由整体到局部、由宏观到微观的层级关系,通过不同层级的规划来实现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具体而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主要包括四个层次:

1.1国土地空间总体规划,这是最高层次的规划,强调对国土空间进行全面的战略性规划和管控,以落实国家战略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该规划需要考虑包括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和文化等在内的多种因素,明确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对国土空间利用和保护进行整体安排。

1.2空间总体设计,该层次主要是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对各类空间的开发和利用进行具体的规划和设计。这包括对于城市和乡村、生态和工业、交通和市政等各类空间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设计,以实现国土空间的优化利用和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1.3城市设计,城市设计是在空间总体设计的指导下,对城市的空间和环境进行具体的规划和设计,以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城市设计需要考虑城市的整体形象、公共空间、建筑风貌、交通组织、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以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1.4专项规划,专项规划是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空间总体设计的指导下,对于某一特定领域或问题进行具体的规划和管理。例如,环境保护专项规划、水资源专项规划、交通专项规划等。这些规划都是为了更好地推进国土空间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

2国土空间规划实施对策

2.1构建国土空间多元治理体系和国土空间优化调控治理模式

要积极构建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嵌套的“自然—政府—市场—社会”四部分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在政府主导下,加强国土空间治理的宏观调控与微观规制,塑造“有效市场”与“有为社群”,并将自然治理机制嵌入到政府、市场、社会治理的各个环节,通过自然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反馈和互动,进而形成自然约束和限制的治理机制。在四部门治理框架内,将“双碳”的总体目标、约束性指标和重点任务纳入国土空间体系,以低碳引领、固碳增汇、碳交易等方式贯穿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自然资源所有者权益、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和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等七个方面,并细化各方面的碳指标体系,将增汇能力、节能减排、国土资源利用效率、绿色创新、低碳空间布局等要求,转化为可量化的控制性和引导性指标。此外,要注重区域间“双碳”目标和国土空间的统筹和调控,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资源禀赋条件和主体功能定位,结合区域的“双碳”目标差异化实现路径,确立跨区域的“双碳”目标实现与国土空间开发责权的区域分工体系,以及碳排放权交易、碳汇交易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空间机制。

2.2合理分解城乡治理目标

第一,确定城乡治理目标。科学合理的目标能够为城乡治理指明方向,进而提高城乡公共服务水平、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经济发展。这就要求在目标确定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并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确保最终目标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符。在具体实施中,相关部门应通过拓展宣传渠道等方式增强公众参与意识。第一,引导公众参与到城乡治理工作中,并提高公众对城乡治理工作的满意度和认可度。第二,对目标进行分解,并编制规划方案。相关部门在明确城乡治理目标后,需要将这些目标分解到各个空间层级。在市县级层面,需要制定总体规划,明确各功能区的定位和空间布局;在乡镇级层面,需要结合当地特色和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乡镇规划;在社区和村庄层面,需要制定详细规划和实施方案。第三,规划实施与监督。制定好规划后,需要加强实施和监督。政府部门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城乡治理;同时,需要对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需要引入各种先进技术手段开展城乡治理工作。如利用GIS技术进行空间分析、数据管理和可视化表达,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生态环境监测、土地利用变化等研究。

2.3构建云计算、开放数据平台、跨领域合作

综合性的解决策略必须将最前沿的技术与现代的管理方法结合起来,确保国土空间规划的有效性和适应性。首先,面对数据的获取、整合与管理挑战,云计算提供了一种强大的解决方案。它不仅可以扩展存储空间,满足海量数据的存储需求,而且提供了高效的并行计算能力,以支持复杂的数据分析和处理任务。通过云计算平台,规划师可以实时访问、分析和分享数据,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开放数据平台也是关键。这种平台鼓励数据的开放共享,从而促进了数据的集成和利用。例如,不同部门或机构可以在平台上上传和下载数据,这有助于解决多规合一和跨界协同的数据对接问题。更重要的是,开放数据平台可以引入第三方的数据审核和验证机制,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同时,为了保护隐私,这些平台还可以采用数据脱敏、加密和访问控制等技术手段,确保数据的安全使用。跨领域合作在这里也显得尤为关键。需要建立跨领域的合作机制,如共同的研究项目、工作坊和培训课程,以促进知识的交流和整合。例如,计算机科学家可以与城市规划师合作,共同开发新的城市模型和预测方法;而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可以提供对人类行为和经济机制的深入理解,帮助模型更真实地反映城市的动态特性。总之,通过云计算、开放数据平台和跨领域合作,我们不仅可以有效地应对当前的技术挑战,而且可以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更加稳健、灵活和前瞻性的支持。这不仅有助于提高规划的精确性和可靠性,还为建立更可持续、和谐和有活力的城市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2.4覆盖全域全要素,促进与相关规划的衔接

国土空间规划的一大重点在于对全域全要素进行空间格局的优化,与以往空间规划不同,以往空间规划要素均有各自侧重点以及区域范围。总体规划则是对国家行政范围内所有要素进行统筹谋划。其中所有要素包括有山、水、林、田、海岛、沙漠等自然要素,城市、乡村等城市空间物质要素以及经济社会等文化要素。国土空间规划不仅是简单的对要素进行空间区域的划定,同时也是对空间行为的管控,鼓励与限制空间行为的发生,例如限制开发行为与提倡生态空间修复行为,综合考虑空间行为的正负效应。对于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的衔接,首先,保证总体规划的指导引领作用,将两者进行统筹考虑,对专项规划基础核心内容进行严格规定,保证空间的准确落实。其次,保留各行业主管部门的编制职能,构建各专项规划的编制程序并组织各行业专家对空间规划进行专家评审,充分发挥专业优势。

结语

综上所述,国土空间规划是对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环境、土地进行统筹规划。在新形势下,合理的国土空间规划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和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相关部门应制定明确的国土空间规划目标,对各功能区进行科学定位,对规划的实施进行全程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进而充分发挥国土空间的功能和作用。

参考文献

[1]罗静.国土空间规划功能定位与实施分析[J].砖瓦世界,2022(12):1-3.

[2]孙姿晶.国土空间规划功能定位与实施探讨[J].测绘与勘探,2020,2(2):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