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国有企业发挥榜样示范教育效应的现状与优化策略研究

作者

杜鑫

石家庄保安服务集团国威特种有限公司 050000

榜样示范教育在国企发展的长河里属于一种组织教育形式,它能较好地引领职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与行为导向。当新时期企业经营思想出现变革,规章制度与工作任务的约束力不足以支撑起员工思想素质方面的改善,榜样示范教育的重要性愈发突出。不过在操作进程中,一些公司关于榜样选取、宣传形式,教育体制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束缚,致使教育成果并不理想。

一、国有企业榜样示范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榜样选树与宣传机制存在局限

在国企里,榜样选树常常存在形式化的倾向,看重职位的高低以及业绩指标,对员工道德品质、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之类的方面关注得不够。这种单一的选拔办法使榜样的代表性和示范作用受限制,难以在不同岗位、不同层级的员工当中产生共鸣 [1]。企业宣传机制主要依靠内部公告、墙报或者一次性的宣传活动,缺少长期性和多样化的手段。员工很难做到持续地关注并学习榜样的事迹。而且,传递信息的方式过于单一,缺少互动交流和深入解读,这样就使得榜样示范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很难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的目的。

(二)教育内容与企业文化结合不够紧密

当下部分国企的榜样示范教育表现出教育内容与企业文化的脱节情况,教育活动大多围绕某个个体的事迹或者个案展开,缺少系统化、战略化的规划安排,使得员工很难把榜样行为同企业核心价值观、发展大策略以及日常工作联系起来。教育内容碎片化且零散化,无法塑造起完整的价值观引导链条。在学习进程中会产生隔离感和认知断层,缺乏跨部门跨岗位的整合性教育安排,榜样示范教育只能影响到某些群体,整体文化建设和行为规范引领效果便被限制住了。

(三)评价与激励机制不完善

当前,国有企业榜样示范教育评价和激励机制存在短板,多数企业依靠管理者主观评价或者简单满意度问卷评判教育效果,缺少科学量化指标,如员工行为改变、绩效改善或者组织文化认同度等。而且激励手段单一,只有表彰、通报,缺少与晋升、奖金或者发展机会相挂钩的长期激励机制,致使员工参与积极性不高,榜样示范教育的引导作用不能长久发挥,缺少持续的反馈和跟踪,使得教育成果无法动态调整和改进。

(四)长期规划与持续推动机制的缺失

在实践中,国有企业的榜样示范教育大多具有阶段性和短期化特点,一般会在特定的节日、会议或年度评选的时候集中开展,没有长期化、常态化的推行计划。短期行为让榜样示范教育缺乏持续性。员工很难养成稳定的认知与行为模式。企业内部也没有长远打算和专门管理机制,对于榜样教育的资源分配、活动安排以及宣传推广等缺少长远规划,使得教育成果难以保持,榜样的带头效应随时间减弱,整体教育效果不佳。

二、优化国有企业榜样示范教育的策略

(一)科学选取榜样,强化典型代表性

在改善国有企业榜样示范教育的时候,准确选取榜样是改善教育成果的关键之处。企业应该构建多层面的选树标准,不仅要考量员工的业绩和岗位贡献,还要考虑其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团队协作和劳动意识等综合素质,保证榜样具备多方面的模范价值。并健全选树流程,整合员工自荐、部门推荐、管理层评审等多种途径,以保持评选过程的公开、公平、透明。针对不同的岗位、部门和职责特点去选树典型人物,让各类员工都能在榜样当中找到可模仿的对象,提升榜样教育的针对性及其实际引导价值,最大限度发挥榜样的示范效果和教育意义。

(二)创新教育模式以增强互动参与性

在改进国企榜样示范教育时,更新教育形式是增强互动性和参与感的重要手段。企业要冲破传统单方面宣讲形式,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案例分享、情景模拟、经验交流会、线上互动平台之类,让员工参与进来的时候,可以立刻体会到榜样的精神和行为表现。借助互动型活动,员工不仅被强制性地接收信息,还可以积极思考,议论,发问,加强员工对榜样事迹的把握和认同程度。而且要联系现代信息技术,创建线上学习和交流平台,保证教育资源方便获取、及时反馈,以扩大参与范围和深度。更新教育形式既改善了员工的参加感受,又推进了榜样精神在企业内部的深入流传和运用,增强了教育的现实可行性和感染效果。

(三)构建系统化教育体系以实现企业文化融合

对于国有企业榜样示范教育过程中的优化活动而言,建立系统的教育体系是实现长效管理和文化融合的关键组成部分。企业应当把榜样教育纳入人才的全面培养方案以及企业文化打造计划之中,确定出教育的目的、包含的内容、具体的步骤与评定的方法并形成闭合的循环,利用系统的课程设置、定时的培训安排、主题讲解、经验传授以及评价回馈等不同的环节 [2]。把榜样的故事同企业的核心价值取向、发展战略以及具体工作的实践联系起来,使得员工能在自己工作的时候不自觉地感受到榜样精神带来的启迪。还要规划长远跟进举措并执行动态调整,做到榜样教育内容跟企业文化一起前行,加大榜样教育的效果和现实意义。

(四)推动持续性与常态化建设

在国企榜样示范教育改良过程中,做到持续且常态化教育十分关键,企业须创建起长效机制,把榜样示范教育融入年度工作规划以及日常运作之中,做到教育活动的制度化和正规化。通过定时选树先进模范,不停地开展宣传分享、安排经验交流和操作活动,使得榜样精神渐渐浸透并深植于员工心中,还要按照考核评比和奖励机制,营造出正向回馈,促使员工积极参加教育活动,持续性与常态化建设不仅巩固了教育成果,而且会将榜样示范教育与企业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营造长久、稳定且具有引导力的人才培育氛围,进而提升企业整体凝聚力和员工精神境界。

结论:

国企在榜样示范教育上已有成效,但依然有选树不够科学、教育方式单调、评价奖励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未来,要坚持科学选树,创新教育形式,构建体系,推进常态化,使榜样教育与企业文化融为一体,而且要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技术,提升教育的精确度和实际效果,塑造全员覆盖、过程持续,可以长久推行的长效机制。通过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榜样示范教育将在提升员工素质、凝聚企业文化、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上发挥越发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肖浩宇 . 榜样教育何以可能 : 基于社会学习理念 [J]. 中国德育 ,2023,7(19):8-11..

[2] 张雪梅 . 榜样示范法和明星示范效应的比较研究 [J]. 西部学刊 ,2023(9):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