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融合运用支架理论的实践
陈淑萍
长沙市岳麓区湘仪学校 410200
注: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学会规划课题《支架理论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研究》科研成果,课题编号:A-168.
摘要:新课改对于学生的能力要求日益提高,这无疑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然而这种挑战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成长机会,激励着教师不断反思,努力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更加优异的学习环境。写作在英语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也一直是教学中的重难点。为了突破这项重难点,本文就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融合运用支架理论进行研究分析,针对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教学策略,旨在为其他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支架理论;教学策略
引言:支架理论近年来在英语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关注。该理论强调在写作过程中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引导,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写作框架,形成自己独特的写作思路,从而更加有效地完成写作任务。支架理论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因此在今后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加强该理论的运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学习积极性。
一、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融合运用支架理论的意义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融合运用支架理论具有重要意义。支架理论的整体合成性为教学提供了明确的目标要求,这有助于教师设计课程并指导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分解任务进行探究,逐步建构起写作所需的语言结构,这种任务分解的方法能够降低学习难度,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应用所学内容。支架理论还强调生成性,即通过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进行情景构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语言知识技能的内化生成,使学生能够更自然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表达。此外,支架式教学理论还注重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自主掌握学习的策略方法。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写作任务。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通过支架式教学理论的指导,教师能够更好地设计组织写作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能,提高综合语言表达能力。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在书面表达中更加得心应手,也为其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运用支架理论进行写作教学的实践
(一)进行情景构建,打开学生写作思路
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运用支架模式时,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情景,为学生打开一个新的写作思路,提升其英语写作能力。教师需要教导学生,帮助其搭建一个完整的学习思路,在写作过程中和学生勤沟通多交流,针对学生不会的知识点进行解答,让学生对写作时刻保有一颗学习的心。例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新目标go for it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Do you like bananas》时,可以引导学生假设参加一个香蕉展览会,展出的香蕉品种五花八门。教师要帮助学生搭建写作的框架介绍展览会的情景,引导学生写出对香蕉的描述,包括外观、口感以及参观体验等方面。教师可以通过PPT展示关于各种香蕉品种以及固定语法搭配,并播放与香蕉相关的英文影视片段,为学生构建相应的情景,引导学生讨论分享对香蕉的了解和感受,在鼓励学生写作时,教师也要及时纠正学生的语法错误,在学生不知如何下笔时,也要为学生提供写作思路。在这种模式下的写作练习,能够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锻炼,对语法搭配的使用印象更加深刻。
(二)鼓励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是运用支架理论进行写作教学的重要实践之一。支架式教学理论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来构建知识框架,锻炼写作技能。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一系列启发性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主选择写作方向,构思文章结构和组织语言表达,进而培养其写作能力。教师要在写作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词汇和句型支持,引导学生逐步完善写作内容。这种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从而更好地掌握写作技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九年级下册《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为例,教师可以布置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音乐类型的文章。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思考文章的框架,为学生提供包括对音乐的定义和个人音乐偏好的介绍等写作方向;还可以为学生列举几种不同的音乐类型以供选择,并简要描述每种音乐类型的特点;最后鼓励学生分享个人对音乐的独特感受。学生根据指导,能够理清写作思路,在有限的词汇量下完成写作任务。通过对支架理论的具体运用,能够逐步培养起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进而提高其写作能力。
(三)运用写作评价,提高学生写作技巧
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运用支架模式进行写作评价能够有助于学生在反馈中提高其写作技巧和写作表达能力。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和互评以及教师评价,这样的评价模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写作水平,对自身需要改进的地方更加明确。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其全面发展。在教学英语八年级下册《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就“坚持不懈”这一主题展开写作。在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互评与自评。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提供的评价标准,如语法准确性、词汇丰富性、逻辑连贯性等方面,对其他同学的作文进行评价并打分。这样的评价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写作中来。教师也应该在此过程中给予学生及时地指导,并提供具体的修改建议。这种个性化的反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写作水平,明确下一步的改进方向,激励学生在接下来的写作中继续努力。
结束语:在初中英语的写作教学过程中,融合运用支架模式,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作文框架,引导学生从简单开始,逐步过渡到复杂的写作任务,能够不断丰富学生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支架理论的指导下,学生不再将写作视为一项枯燥的任务,而是将其视为有趣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过程,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方法。支架理论的运用能帮助学生建立起英语写作的兴趣,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张建民.支架理论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英语教师,2023,23(22):75-77.
[2]陈文晖.支架理论在基于文本阅读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英语教师,2021,21(19):182-188.
[3]赵丽娜.浅谈支架理论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家长,2020,(17):137-138.
[4]范莉.支架理论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不同阶段的运用[J].校园英语,2019,(14):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