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视域下绘本阅读活动的运用策略
陈玉
江苏省宿迁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幼儿园 (江苏 宿迁) 223800
摘要:在幼儿教育中,开展绘本阅读教学主要是立足于简明的文字、丰富画面所构成的寓意深刻的读物,让幼儿基于图文结合的内容,实现深度的理解,展开积极的探索,实现对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在幼小衔接视域下,教师应选择紧密贴合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的绘本,并积极探索绘本在幼小衔接中的创新应用,帮助幼儿更加顺畅地跨越成长的门槛。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幼小衔接视域下绘本阅读活动的运用策略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幼小衔接;绘本阅读;运用策略
绘本阅读是幼小衔接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以绘本阅读教育活动为载体,让幼儿积极参与绘本故事的学习和有意义的互动交流,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进而为幼儿小学阶段的学习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幼小衔接背景下,教师应精心挑选富含教育意义且符合幼儿认知特点的绘本,通过生动有趣的绘本阅读教育活动,引导幼儿深入故事情境,积极参与互动交流。
一、幼小衔接视域下绘本阅读活动的意义
绘本阅读内容的选择主要是基于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认知规律而言的,所以绘本故事中的主人公的行为特征和思维方式能够与幼儿的发展情况相匹配,更易于幼儿理解绘本主人翁的行为表现以及思想情感,进而实现和绘本中主人公的心灵对话,感受他们的情感、情绪,并基于绘本中主人公的引导,帮助幼儿增强情绪控制能力。或者绘本故事中展示了亲情、友情等内容,幼儿能够基于绘本故事的情感基调,实现个性化的解读、感悟,让幼儿的情感能够与绘本主人公情感形成有机统一,继而进一步激活幼儿的情感因素,实现情感共鸣,以此丰富幼儿的情感世界,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体会到绘本阅读的乐趣和魅力。
二、幼小衔接视域下绘本阅读活动的运用策略
(一)提升幼儿适应能力
绘本,作为幼儿成长的良师益友,不仅以其丰富多彩的图画和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着幼儿的眼球,更以其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为幼儿开启了通往良好行为习惯的大门,成为助力他们提升自我适应能力、顺利过渡到小学生活的重要工具,陪伴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例如,教师可以选择绘本《大卫上学去》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理解并适应小学的生活规则。首先,教师向幼儿介绍绘本,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像大卫一样,背上小书包,踏上上学的旅程,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呢?”为了增加趣味性,教师可以设置“快速抢答”游戏,让幼儿举手抢答,说出他们认为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并简单解释原因。其次,教师分段朗读绘本内容,每读完一段后暂停,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绘本中的图画,注意大卫的动作、表情以及周围环境的变化。同时,教师提出一系列与绘本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幼儿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绘本上。比如:“大家看,大卫现在在哪里呢?他在做什么?你觉得他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如果你是大卫的老师,你会怎么做来帮助他改正错误呢?”幼儿积极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有的说大卫不应该迟到,因为这样会耽误学习;有的说“如果我是大卫的老师,我会提醒他注意课堂纪律”。教师也分享自己的观点,与幼儿共同探讨如何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强化阅读指导
绘本文本中,所选用的图画和文字都是精心设计和精心编著的,其色彩和人物形象都具有极强的美感,所以教师在阅读指导中,可以引导幼儿加强对图画这一媒介的赏析,深化对绘本文字的印象,以此培养幼儿的阅读素养。以《绿雨伞》教学为例,这一绘本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小女孩,她的名字叫英英,整个故事内容主要讲的是英英在大雨中帮助一位老年人。在绘本中,整体画面非常精美,特别是瓢泼大雨中的那一抹绿色更是点睛之笔。基于此,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绘本中的画面内容,结合绘本故事,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和思考,继而让幼儿说一说绿雨伞有什么寓意?在这一绘本中,极少数出现英英的画面,但是英英的形象却非常突出,从整个文本中可以发现,绿雨伞就是主人公英英的具体象征,她所传递的是温暖善良的品质。教师还可以基于绿雨伞这一具象化的载体,实现阅读教学的拓展和延伸,让幼儿仔细思考,积极探索生活中与绿色有关的事物,引领幼儿进一步挖掘绿色背后所蕴藏的内涵和深意。如绿色是健康、阳光、新生的象征,是积极的颜色,是“美好”的载体,以此引领幼儿感知美、体验美,启发幼儿对美的思考和领悟。通过这一绘本阅读指导环节,既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同时又能够促进幼儿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这是幼儿过渡到小学学习阶段非常重要的素养和品质,能够支撑他们在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三)角色演绎式阅读
爱玩、好动,这是幼儿的天性。如果仅仅是以静态形式参与绘本阅读,很容易导致幼儿产生阅读疲惫、厌倦的情绪。基于此,教师则可以基于绘本阅读教学,让幼儿进行动态演绎,具体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借助语言、动作、表情代入角色人物,演绎故事情节,加强对绘本故事的渲染和创编,以此提升绘本阅读的趣味性,锻炼幼儿的想象思维、表演能力、表达能力,为幼儿的小学学习蓄力。以《白雪公主》教学为例,这一绘本故事非常经典,同时也具有极强的情节性,既有精彩的惊险和悬疑内容,同时也包括展现人物真善美的内容。对于幼儿而言,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基于此,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在阅读的基础上,立足于自己喜欢的角色人物,在小组合作分工中进行人物语言创编,同时还可以利用身边的各种资源,制作角色人物的服装、头饰等,继而展开角色扮演。这一绘本阅读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游戏化的方式达到去“小学化”的效果,有助于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同时从不同的维度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色彩丰富、情节有趣的绘本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帮助他们了解广阔多彩的世界,提升思维能力、适应能力、情绪调节能力等。在幼小衔接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充分地认识到绘本阅读教学法的运用价值和优势,充分利用身边教育资源,制定出契合幼儿真实学习情况的绘本教学之路,引领幼儿知识技能、思维品质、学习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榆嫦.幼小衔接视域下“绘本+”阅读的教学实践[J].广东教育(综合版),2024,(11):42.
[2]焦媛.绘本阅读促进幼儿心理适应幼小衔接的策略研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4,(25):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