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市政道路设计的若干问题和解决措施

作者

吴兴杰

江苏型道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江苏省 无锡市 214000

摘要:城市路网是涉及民生的城市基础设施,也是推动城市与城市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助力,但是要想保证城市路网建设的完善性,还需要进行市政道路建设的合理规划与设计。但是很多城市当前的实际情况是,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实力和施工技术水平已经有了一定保障,但是市政道路设计仍然较易出现一些问题,可见亟需进一步提高市政道路设计水平。基于此本文详细总结分析市政道路设计的若干问题和解决措施,期待与相关设计人员相互交流。

关键词:市政道路设计;若干问题;解决措施

引言

市政道路是保证城市正常运行和促进城市良性发展的基石,在城市居民工作生活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了充分发挥市政道路积极作用,各地城市都在落实市政道路建设工作。由于市政道路关乎民众出行效率与出行安全,因此开展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时,很有必要以市政道路设计为着力点,从每一个细节入手,进行合理改进与完善。可见分析市政道路设计比较容易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探讨具备科学性的市政道路设计改进策略与优化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市政道路设计常见的问题

1.1没有充分地考虑到特殊道路

特殊道路通常是指盲道,也就是为盲人提供便利的通道。盲人是特殊群体,出行不便。然而,许多设计者却忽略了盲人的需要,缺少对盲道的合理规划,这给这一人群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不便。

1.2横纵断面设计的不完善

城市道路的横纵断面设计关系到城市交通的安全,是城市交通规划的重点。桥梁的横向和纵向结构的选取直接影响到整体施工的效果,横向和纵向结构的不合理将会引起严重的交通安全事故。在市政道路的设计中,要对道路的横纵断面设计进行改进,并对各种横纵型式进行比较和分析。

1.3道路网络结点的设计

对城市道路的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是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中不容忽视的一环。在对其基本原理认识不足的前提下,往往会出现规划与现实不符的现象。因此,城市道路系统设计不科学会造成事故增多,严重地阻碍了城市道路的正常运行。在进行城市道路交叉口的规划时,要尽量准确地对城市道路进行交通量进行准确的估算,对于旧城区改建的城市道路,需要对其进行调研和分析,以确保其设计的合理性。

2市政道路设计的优化方案

2.1满足人民的需要

市民迫切需要政府对快速路段进行规划和修建,以便能有效地缩短市民的上下班路程。在快速路段建设中,要对城市居民的交通需求进行合理、科学和规范的规划。在考虑到经济效益和长期利益的基础上,加快道路网络的发展,使其与城市的经济发展相结合。

2.2城市道路规划的优化方案

城市道路规划是关系到城市存在与发展,关系到人民生活基本条件,因此,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城市道路规划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应引起设计者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

1)为改善目前我国城市道路规划不够完善的现状,在前期的工作中,设计者需要投入精力进行规划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城市道路设计要对整体布置进行持续的优化,在满足现实要求的基础上,跟上时代的步伐,并且要有一种创造性的自我要求,不能盲目地按照既往的案例去做。在设计的初期,对道路进行调查和研究是很重要的。要对现有道路的宽度、路况等数据进行采集,同时要对此次施工的道路与其它道路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的剖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市政道路的规划,明确各级别道路的分工。

2)仔细地对城市道路横断面和纵断面的设计进行详细的研究。路基与路面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产生诸如对道路服务寿命缩短和地面沉降等多种问题,从而对行驶舒适性产生不利的影响。交叉口的选取要慎重,要重点对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进行科学的分析,做空间布局。在道路路基的设计,应因地制宜,在确保项目质量的同时,尽量使用新工艺、新材料,以达到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目的。有些地质和气象条件特殊的地区,为了便于建设,不顾及地方环境,而对天然景观进行了毁坏,这是不可取的。在地震带,为确保施工质量,必须从安全角度出发做好抗震设计。道路交叉口在行车安全和舒适方面应充分考虑车行道、绿化带、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等部分的流量以及实际使用状况。在进行结构优化时,不仅要达到常规标准所规定的最低要求,而且要有足够的可行性进行计算。行人过街应尽可能利用人行桥,最大限度地减少车祸的几率。在做纵向规划的过程中,最好事先与给排水工程师沟通,然后才能做好纵向的规划。国内大部分的城市,都使用了沥青路面,相比于水泥路面,其安全性更有保障。

2.3强化交叉口的规划设计

交叉口是最易发生交通意外的区域,因此在进行规划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设计。在规模较大的路口设置人行横道时,为了避免行人被正在行驶的汽车撞击,考虑缓冲环节。红灯持续的时间不能太久,也不能太快。城市道路的交叉路口,由于其出入量比较大,这使得机动车通行变得更加便利,但也增加了交通意外的风险。所以,在进行城市道路建设时,应尽量采用地下立交及人行桥等措施加以改进。

2.4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设计目的在于关注有困难的群体,让他们能够更方便地出行。所以,以人为本是实现无障碍环境的首要任务。项目要针对特定群体的具体状况,设计时充分考虑视觉障碍者、听觉障碍者等各类群体的特征,并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工作,将实用性、舒适性的概念融合于道路设计之中。

1)坡道的优化。

坡道要确保残障人士安全,确保轮椅通行顺畅。因此,在施工中应尽量减小斜坡,避免因斜坡过大而造成的人体不适。其次,斜坡材料的选择也是非常关键的,当摩擦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尽可能的保证斜坡的平整度、稳定性和安全性。为了减少交通意外,在曲线段要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2)盲道设计。

当前,在大城市旧城建设中,因受道路用地红线约束,往往采用加宽机动车道、减少人行道、加大机动车道数目等方式来缓解城市的交通拥挤。减少人行道的宽度,这种设计会导致盲人的出行安全下降,而当路面度变窄时,就会增加盲道上停自行车或堆放其它障碍物的几率增加。与此同时,还存在着某些城市管道上的井盖,影响了人行道的平直度与一致性。所以,在进行路面结构优化时,应尽可能避免减少路面宽度。另外,应当放弃在盲板上安装诸如排水设备、电气设备之类的标识,以保证盲人的交通安全。

3)阶梯设计。

按照国标规定的阶梯尺寸,在最初的设计阶段应加大相应的摩擦系数。楼梯是连接上下空间的桥梁,确保楼梯栏杆的稳定是十分重要的。栏杆的稳定性对居民步行安全和平稳至关重要。在设计中可以加入“防滑倒”这样的警示语,尽可能降低雨雪天阶梯出现的安全隐患。

结束语:总之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地面交通紧张问题越来越严峻,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加强城市路网建设的必要性,由于各种人群具有不同的交通需求,因此市政道路设计面对着诸多考验与挑战,为了切实提高市政道路设计水平,以便确保设计方案具有足够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最重要的就是客观认识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常见问题,然后分析行之有效的改进与优化措施。

参考文献

[1]任其虎.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相关问题探讨[J].工业B,2020(76):0213-0213.

[2]李洵.浅析城市市政道路设计常见问题及设计方法[J].装饰装修天地,2017,000(016):152.DOI:10.3969/j.issn.1006-2122.2017.16.146.

[3]彭彦鑫.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相关问题略论[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20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