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融合探索

作者

徐方振

巨野县董官屯镇百时屯小学

引言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是语言能力的培养,更承载着学生综合素养的塑造。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日益受到重视。将语文教学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知识的应用能力,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方向。如何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探索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成为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融合的现状与挑战分析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融合的成效与启示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融合,作为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正逐渐成为教育改革中的关注焦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大多仍停留在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教学内容以课本为主,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体验有限。语文课堂与综合实践活动之间存在一定的割裂,导致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真实情境,影响了语言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同步提升。尤其在教学目标上,语文知识的传授往往优先于能力的培养,缺乏系统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结合,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求。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融合教学面临诸多挑战。课程设计缺乏科学系统的融合框架,综合实践活动与语文教学的衔接不够紧密,活动形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此外,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融合教学的效果。部分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支持,导致融合教学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学校硬件设施和时间安排的限制,也对活动开展构成了一定阻碍,难以保障实践活动的连续性和深度。

尽管存在诸多困难,但融合教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更肩负着文化传承和思维发展的使命。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将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促进其创新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因此,深入分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融合的现状与挑战,是推动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只有明确问题,科学应对,才能实现两者的有效整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语文课堂与综合实践活动融合的有效策略探究

配置是推进融合教学的重要保障。学校应完善课程体系设计,推动语文课程与综合实践课程的有机衔接,打破学科壁垒,促进跨学科资源共享。配备必要的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平台。同时,加强家校合作,动员家庭和社会资源参与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和社会视野。时间安排上应灵活适度,确保实践活动有充足的时间保障,避免被日常教学压缩。通过建立多元协同的教学机制,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的良性互动,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为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实支撑。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融合需要科学有效的策略支持,才能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机统一。融合策略的核心在于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知识的深度内化和能力的综合提升。在设计课程内容时,应注重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结合,合理整合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训练与实践操作活动,通过情境创设、项目学习、主题探究等方式,使语文学习不仅停留在文本理解层面,更延伸至生活体验与社会交往中。通过营造真实、生动的学习环境,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

教师在融合教学中起着关键作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设计能力是落实融合策略的关键环节。加强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理念的理解和认同,提升其课程整合与创新教学的能力,能够有效促进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的深度融合。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活动载体,如社区调研、课外阅读分享、写作实践、戏剧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潜能。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资源和活动形式,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提升学习效果。此外,教师还需注重对学生实践过程的指导与评价,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既关注知识掌握,也重视能力培养和过程体验,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学校层面的支持与保障同样不可忽视,合理优化教学环境和资源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深度融合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体现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多维提升。通过将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提高了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得到增强,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明显提升。同时,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探索和创造的平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统一。这种融合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从教师层面来看,融合教学促使教师教学观念和方法的转变,推动了专业成长。教师通过设计富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活动,提升了课程整合和创新能力,增强了教学效果的可持续性。融合策略使教师更加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多样化需求,促进了因材施教。通过实践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教师能够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拓宽了评价的维度和方法,有效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和深入,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教学效果更具实效性,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得到了有力支持。

学校整体教学生态因此得到优化,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更加高效。跨学科资源的融合不仅丰富了语文教学内容,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了综合素质。家校社协同合作的推进,为学生创造了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和实践机会,增强了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实践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强化了文化认同感和创新意识。通过系统的融合教学,学校教学质量得到整体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显著增强,为实现小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结语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融合,有效促进了学生语言能力与综合素养的提升,实现了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融合教学不仅丰富了教学形式,还增强了课堂的活力和实效,推动了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教学环境的优化。通过科学的融合策略,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提供了坚实基础和实践经验,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晓明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J]. 基础教育研究 , 2021, 29(4): 45-49.

[2] 李红梅 . 综合实践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课程教育研究 , 2022, 35(7): 88-92.

[3] 张建华 . 小学语文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融合路径分析 [J].教育理论与实践 , 2020, 40(12): 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