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住宅建筑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管理分析
李巍
上海巷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1000
摘要: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中建设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在这样的背景下装配式建筑应运而生,并且在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多数环节都是在工厂进行,可以降低噪音、灰尘等污染,并且其施工时间快,能够减少能源消耗。本文深入分析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探究有效的成本控制策略,这也是当下建筑行业必须重视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装配式住宅建筑的最大价值。
关键词:装配式住宅建筑;工程造价;成本控制
引言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中,建筑工程建设规模持续增长,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建筑工程造价受众多因素的影响,若无法全面控制建筑工程造价,将阻碍建筑行业的发展。因此,探究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及其控制对策具有非常突出的现实意义。
1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1设计管控深度不足
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对设计管控深度不足,施工阶段频繁变更,最终严重影响项目成本。主要原因是设计阶段没有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勘察,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支撑项目设计。部分设计人员照搬照抄过往项目,过度依赖于自身的主观经验进行项目设计,相关的数据采集不够详实,设计的精准度难以有效保证。施工过程中频繁的设计变更会增加建设成本,不利于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
建筑项目设计阶段必须结合项目建设目标、功能需求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并充分考虑项目具体情况,形成相应的建设方案及图纸等,以指导后续施工环节的各项工作。建筑项目设计需前置,并对工程整体把控,科学合理的建筑设计可以有效指导施工过程中的造价管理与控制。
1.2 成本管控缺乏系统性
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成本管理工作往往缺乏前置性、全面性及动态性。前置性不足,近期受市场环境影响,住宅类建设项目追求快周转,获取土地后出图与施工节奏非常紧凑,成本管理工作未能有充分的前置评估时间,沦为出纳式成本管理;全面性不足,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设计阶段,受制于验收的强制性及成本管理人员经验不足等原因,往往不能准确判断装配式构件的配置是否合理,无法对设计设计方案提出优化建议;动态性不足,由于工程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方案存在差异,由于成本管理动态性不足,往往是现场出现图纸缺、漏、碰、缺发生成本增量,信息才会输出至成本管理,导致成本管控的动态性不足,相对滞后。
2 装配式构件成本管控要点
装配式建筑成本较常规项目主要区别为装配式构件成本,其成本组成如表1所示主要包括构件安装费、构件供应主材费、机具费、管理费、利润、税金等。其中成本比重最大的为构件供应费用。
装配式构件常见形式包括外墙预制板、内墙预制板、叠合楼板、阳台板、楼梯构件等,不同构件单价亦不相同。在不同城市对于构件计入装配率的计算口径有所不同,需综合考虑计算口径及单价因素,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优化构件配置。
3完善的装配式住宅建筑工程成本控制措施
3.1 加强成本前置性
加强装配式建筑工程成本管控前置,需要创造成本管控抓手:首先,加强制度建设,确保成本管控有时间介入;可以通过项目制度,明确项目各项节点,为成本管控预留图纸前置管控时间,避免未经优化的图纸直接指导施工导致的成本失控;其次,利用“他山之石”以攻玉,引进第三方专业咨询单位辅助成本优化,弥补成本管理人员专业深度不足的缺失,加强对装配式构件的选择、钢筋、混凝土含量配置等角度优化,确保成本合理可控;此外,可以加强标杆企业对标,判断项目指标是否合理,如表2。
3.2加强成本控制全面性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应从各个环节入手,做好施工成本控制,并把控制理念渗透到施工建设整个过程中,节约施工成本。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组织专人对工程现场情况勘察,同时结合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特点,掌握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重点与难点,根据收集的信息,确定施工计划,引导施工建设工作正常进行。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科学管控预制构件的运输成本,督促施工单位严格落实施工计划,防止在实际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发生虚增成本的状况。在实际操作中,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工艺,并对装配式建筑工程方案适当调整。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提前制定好项目清单,把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重点内容和薄弱环境提前确定,根据已经制定的清单和定额,利用现代化的清单制定和组件方式,对装配式建筑工程各个流程成本的科学管控,给企业及国家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另外,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预制构件价格将会给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带来一定影响,需要有关部门加强对预制构件单价合理控制,并在实际造价管理中,通过询价和定价等方式,综合思考各种影响因素,防止价格变化对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产生负面影响。
3.3加强成本管控动态性
建筑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现场签证和变更占项目成本比例往往达到3%~5%,影响建筑工程整体的造价管理与控制。房地产开发企业或施工单位要严格把控现场签证和变更,为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奠定基础。
为了减少现场签证和变更,首先在设计环节要做好图纸设计与完成情况的审核,对于一些施工难度较大的项目,其图纸要求较高,施工过程中要不断研究分析图纸实施情况,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加快施工进度,若遇到图纸设计问题应由专业人员实际分析现场施工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其次,施工单位要遵循图纸开展施工操作,对于图纸细节不能随意更改,尤其是没有与设计方进行沟通协调情况私自更改图纸。若遇到必须调整的施工细节或施工位置,应与图纸设计方及时沟通并达成共识的基础上进行变更修改,相关修改变更必须记录在案。最后变更签证管理必须要规范和完善。设计方案是施工过程中的指导方针,是在对施工现场详细勘察的基础上设计并形成相应的方案图纸,因此,设计方案及图纸不能随意变更。如果遇到必须变更的情况,要确保综合考量了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对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影响,并与多单位进行协商决定,确保变更的可行性、合理性等符合要求。现场签证审核要遵循严格的要求,审核内容及细节要把控到位,并符合我国建筑工程建设相关的文件规定,尤其是注意不能出现重复计价的情况,导致工程造价成本大幅度上涨。
结语
装配式住宅建筑灵活性强、污染低、工期短等特点,其在未来会成为建筑行业主要的发展趋势。所以在发展初期,就要完善对应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探究成本控制措施,加强成本管控的前置性、全面性和动态性,以将装配式住宅建筑工程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进而促进装配式住宅建筑工程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飞龙.装配式房屋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分析[J].江西建材,2017(15):251,255.
[2]田志杰.关于装配式房屋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问题分析[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10):151.
[3]刘伟.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管控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22(21):31-33.
[4]刘静.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及控制策略[J].四川建材,2022(6):207,209.
[5]朱慧,赵长祯.建筑工程施工招投标过程中的造价控制方法[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0):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