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路径
黄小纯
大冶市灵乡镇中心学校 湖北 大冶 435121
摘要:“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培育人才,立德立业”,是中国教育界几千年来奉行的宗旨和精神实质。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立德树人”是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全体教育工作者必须承担的历史任务。所以,从“立德树人”的视野来看,对小学语文课程的学理要义和解读要进行全方位的探讨,是新时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把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渗透路径
1 导言
小学生是初升的太阳,是祖国未来和希望,对其的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进步。小学生也正处于价值观培养阶段,传统文化教育至关重要,而传统文化的教学与小学语文课堂结合是非常合理的。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与义务,传统文化教育工作需要从娃娃抓起,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渗透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2.1 有助于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
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各种各样的教育价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从思想以及行为方面引领学生,这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养,从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由于部分家长溺爱学生,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这部分学生养成了不良的习惯。而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促使学生理解道德的内涵,形成健全的人格,对于学生自身修养的提升有很大帮助,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2.2 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互联网的使用和普及,导致外国的文化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很多的学生并不知道这些外国文化的含义,就开始过外国节日,学生的这些思想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当代的学生就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助于继承和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使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敢于面对失败和挫折不断超于自我,实现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
2.3 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不足,容易被一些不良信息诱导,因此,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教育非常关键。我国传统文化具有很好的教育价值,而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才能产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体会到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和意义。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一些励志故事渗透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在思想上引导学生,促使学生思想发生转变,有利于学生在生活中养成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助人为乐的思想,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所以,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为学生指明发展的方向和建立正确的观念。
2.4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在我国从古至今都有爱国故事,小学语文教材中更是记录着很多有教育意义的爱国事件。教师向学生详细进行介绍,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丰富学生的爱国情怀,还能快速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及认识。例如,历史人物中的屈原就是一位爱国者,端午节也是为了纪念屈原,教师可以向学生普及一些端午节的知识,通过学习屈原的事迹,由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
3 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路径
3.1 挖掘教材,识字教学中渗透汉字文化
小学教师在挖掘教材期间会发现,汉字是人们最熟悉的传统文化,也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很多文化是因为有汉字作为支撑才得以传承。汉字是当前世界上唯一的表意文字,具有其他文字不具备的形体之美,以不同的代号或者符号存在,每一个汉字都可以体现古代先贤的智慧。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的主要任务之一便是带领学生识字、写字,为了让学生认识更多的生字,教师会为他们布置任务,如每个字写三遍,通过死记硬背学习汉字。此种方式,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无法融入汉字文化。久而久之,学生还会对枯燥的识字教学产生抵触情绪,影响正常教学开展。针对此,教师要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运用趣味性教学模式改善课堂氛围。
3.2 感悟意蕴,阅读教学中渗透诗词文化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阅读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提高自身语文水平。对学生来说,阅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他们可以通过阅读积累知识,丰富情感体验。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期间,教师也要重视阅读教学所发挥的作用。传统文化涉及内容众多,其中学生比较熟悉的便是诗词问题。一般情况下,学生在学习古诗词内容时,都是以背诵、翻译为主,学生很难体会到诗词文化的魅力。为了改变此种情况,教师可以从阅读教学角度出发,让学生在阅读期间感受诗词意蕴,实现诗词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3.3 互动交流,活动教学中渗透节日文化
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单纯拘泥于课堂,教师还要尝试开展各种教学活动,丰富语文教学内容的同时,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各个学校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他们希望通过结合生活实际,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进一步实现文化传承。为此,语文教师要在教学期间结合传统文化内容,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活动。众多传统文化中,节日文化与生活的联系是最密切的,教师在设计期间,可以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对节日文化的认识情况,并设计活动。
3.4 家校合作,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
家校合作是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模式,能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提高教育效率。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时可以运用此种方法。尤其在渗透传统美德期间,教师更应该重视家校合作的应用。传统美德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良好品德、孝顺、自律等内容。语文教师在教学期间无法只结合教材渗透这些内容,所以需要家长从中辅助,构建良好家风、家训,进一步实现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弘扬。
4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需不断探索适合的方法,以期促使学生能在语文课堂中得到更多的成长,进而更有自信去发扬和传承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谭静.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明日,2021(2):1.
[2] 王烨锋.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文化教育[J].小学生作文辅导,2020(3):1.
[3] 陈莹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文学少年,202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