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田除草剂使用不当导致的药害及补救策略
吴玉宏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偏城乡人民政府756200
摘要:在农业生产领域,小麦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高低和品质优劣直接关乎国家的粮食安全状况以及农民的经济收益情况。基于此,本文分析小麦田除草剂使用不当导致的药害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论述补救策略。
关键词:小麦田除草剂;药害;补救
在小麦田的管理工作中,杂草治理是一项复杂且精细的作业流程。其中,除草剂扮演着关键角色,它的使用成效直接影响杂草控制成果以及小麦的生长态势。不过,除草剂的类型多种多样,性质各不相同,一旦使用不合理,就很容易引发药害,给小麦的生长发育带来严重危害。药害问题不仅会使小麦的产量降低、品质变差,还有可能对土壤环境形成长期污染。由此可见,针对小麦田因除草剂使用不当引发的药害现象及其补救办法展开研究,对于提升小麦生产效益、降低环境污染程度、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而言意义重大。
一、小麦田除草剂使用不当导致的药害
(一)叶片损伤
除草剂的过量使用会致使小麦叶片发黄且干枯,在某些情况下,叶片甚至会卷曲变形。叶片上或许会出现小白点、小黄点,叶尖也会变得干枯、发黄,情况严重时,整个叶片会干枯坏死。这种现象不仅会对小麦的光合作用产生影响,使小麦生长发育受阻,而且可能会让小麦更易遭受病虫害的侵袭[1]。
(二)根系受损
除草剂的过度使用会对小麦根系正常生理功能造成破坏,使得根系发育欠佳,吸收水分与养分的能力降低。在根系受损以后,小麦生长便会受到限制,其产量和品质也会受到波及。当根系严重受损时,小麦可能会出现植株矮小、叶片稀疏的情况,甚至整株死亡。
(三)生长受阻
在受到除草剂药害的情况下,小麦植株会呈现出生长迟缓、植株矮化等症状。当药害程度严重时,小麦会有大量叶片枯死、茎秆扭曲畸形、穗小粒少的现象,这会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产生严重影响。除此之外,药害还有可能导致小麦花果数量减少,甚至出现不抽穗的情况,进一步使小麦产量降低。
二、小麦田除草剂使用不当导致药害补救策略
(一)及时喷水,稀释残留除草剂浓度
在小麦田因除草剂使用不当而出现药害后,喷水是首要且极为关键的补救手段。当除草剂残留浓度过高时,会持续危害小麦植株,犹如持续性侵蚀一般,严重干扰小麦的正常生长[2]。喷水能够有效减轻这种危害程度,应使用清洁且无污染的水源,通过喷雾的方式让水均匀覆盖在小麦叶片和土壤表面。喷雾设备的选择十分关键,可以选用雾化效果优良的喷头,确保水滴细小且分布均匀,以此最大程度地接触残留除草剂,增强稀释效果。喷水的量要足够,一般需依据药害程度和麦田面积来确定,轻度药害时,每亩喷水30-40公斤,中度药害每亩40-50公斤,重度药害则需50-60公斤。并且,喷水要及时,最好在发现药害后的24小时内首次喷水,后续可根据情况在2-3天内再次喷水,从而持续降低残留除草剂的浓度,缓解药害对小麦生长的抑制作用。
(二)追施肥料,增强小麦抗药害能力
药害发生后,小麦的生长机能受到冲击,此时追施肥料对于恢复其生长活力意义重大。肥料就像小麦恢复生机的能量补给,能为其在遭受药害后的自我修复提供必需的养分支持。在肥料选择方面,应以富含氮、磷、钾以及中微量元素的复合肥为主。氮元素可推动小麦叶片和茎秆生长,磷元素有益于根系发育和增强抗逆性,钾元素能提升小麦整体抗药害能力。此外,适当补充锌、硼等微量元素,可促进小麦的光合作用和新陈代谢。施肥方式可采用根部追肥与叶面喷肥相结合。根部追肥时,根据土壤肥力和小麦生长阶段合理确定施肥量,一般每亩追施复合肥15-20公斤。叶面喷肥可选择磷酸二氢钾、尿素等溶液,浓度控制在0.2%-0.3%,每隔5-7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这样能让小麦快速吸收养分,增强其对除草剂药害的抵抗力,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和生长。
(三)中耕松土,改善土壤通气状况
在小麦田受到除草剂药害后,改善土壤环境、减轻药害影响的关键在于中耕松土。土壤是小麦生长的根基,除草剂药害可能会改变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对土壤通气性与微生物活性产生作用。中耕松土能够打破药害可能导致的土壤板结问题,就像是为土壤打开了呼吸通道。中耕深度通常在5 - 10厘米较为合适,具体要根据小麦根系生长情况和土壤质地来判定。在中耕时,需注意避免损害小麦根系,可以使用小型中耕机械或者通过人工操作的方法。中耕松土后,土壤通气条件得到优化,这有益于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这些微生物可以分解残留的除草剂,以此减少对小麦的危害。同时,良好的通气条件能促使小麦根系更好地摄取氧气,增强根系活力,让根系能更有效地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从而提升小麦抗药害的能力,帮助小麦在药害后尽快恢复正常生长。
(四)喷施解药,缓解除草剂药害影响
当除草剂药害出现时,就像一场不期而至的灾祸侵袭着小麦田。喷施解药是减轻药害的关键举措[3]。解药的选取需依据所使用的除草剂类型精确匹配,这要求对除草剂成分和对应解药的作用原理有深入认识。比如,若是酰胺类除草剂导致的药害,可使用专门的解毒剂。在喷施解药过程中,对浓度的控制极为关键,必须严格参照说明书来调配,浓度过低则效果差,过高则可能给小麦带来新的损害。同时,喷施时机要合适,一般在药害刚被发现时就进行,这样能保证解药及时起效。可使用专业喷雾设备,确保喷雾均匀,让解药能全面覆盖小麦叶片,使每一株小麦都能最大程度地从中受益。除此之外,天气状况也需要纳入考虑范围,要避免在高温、强光或雨天喷施,防止影响解药的效果。
三、结语
在现代农业生产范畴内,小麦田除草剂使用的科学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药害问题因除草剂使用不当而产生,这对小麦生长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威胁,该现象已然成为影响农业生产稳定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不过,在长期实践与科学研究后,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补救策略随之出现。这些策略是多学科知识融合与实践检验的结晶,它们为缓解药害、保障小麦正常生长筑牢了坚实的技术根基,对于稳定小麦产量、保障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邓海玲.耐除草剂小麦种质资源筛选及碧护对小麦异丙隆低温药害的缓解作用[D].南京农业大学,2022.
[2]蔡春雷.食葵受麦田除草剂药害防治试验[J].农村科技,2020,(05):30-32.
[3]李卡.除草剂安全使用技术研究与示范[J].乡村科技,2019,(02):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