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现代生物技术在动物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许梦雪

商洛学院 陕西 商洛 726099

摘要: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传统生物技术已逐渐发展为现代生物技术。在21世纪的各种新兴产业当中,生物技术所做出的贡献不容小觑,目前在各种新兴学科及创新产业内,生物科技都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在细分领域方面,生物技术目前主要在动物医学、疾病防控、基因检测等各种领域发挥重大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动物疫情防控、病菌检测及诊疗手段等医学方面的应用,对生物技术在动物医学中的应用进行简要探索,希望能够推动动物医学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现代生物技术;动物医学;应用

1 在动物病菌检测方面的应用

1.1 基因检测技术在动物病菌检测方面的应用

基因检测技术通过分析被测样本中脱氧核糖核酸与基因芯片中的标准数据,判断被测动物体内是否留存有样本基因。该技术对于动物的生存状态基本没有要求,当动物存活时,可以通过毛发或者排泄物、身体组织样本进行抽样检测,从而判断动物是否患有疾病[1]。现阶段,RT-PCR基因检测技术在禽流感的检测防控方面占主流地位。当动物已失去生命体征时,可以通过对其身体组织进行抽样,检测细胞中是否含有传染疾病已验证动物死亡原因,提高动物传染疾病的防控能力。

1.2 生物传感器在细菌性疫病检测方面的应用

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选择性强的特征,利用这种特征,我们可以将生物活性材料与化学检验手段相结合,通过检验仪器对生物活性物质进行检验,以判断动物是否因细菌导致疾病。在这一领域中,现阶段使用范围最为广泛的便是生物酶传感器,这种传感器主要用于动物的细菌性疫病监测。这种传感器通过取样样本中的生物酶含量及特定成分对动物是否感染细菌性疾病进行判断[2]。在实际运用中,Rochester大学的研究人员将细菌中的某种蛋白质作为硅片探针的原料,这种探针在于把细菌进行结合后,通过高清相机进行观察,就可以获得把细菌所能展现出的为数不多的信息,从而对动物疾病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2 在动物疾病诊断过程中的应用

2.1 对细菌病的诊断

猪链球菌作为一种可治人畜共同患病的细菌类型可能会导致人类患关节炎,脑膜炎等各种疾病。对于猪链球菌的传统检测方式一般以病原体分离和实验的方式来进行。但这种传统方式往往检测时间长、检测准确性低、操作过程复杂、对于猪链球菌引发的疾病无法起到很好的防控作用。近些年,PCR技术逐步取代了传统的病原体分离及实验技术[3]。这种技术大大的提高了检测准确率及检测速度,从多个方面限制了由链球菌引起的传染病广泛传播。

2.2 对病毒病的诊断

蓝耳病病毒可以导致仔猪的呼吸系统病症,并对家猪的繁殖过程造成负面影响,对于猪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经过脱氧核糖核酸检测技术分析后,科学家发现蓝耳病毒在Nsp2基因上缺失了87个碱基,针对这一特点,科研人员设计了一种特异性引物,并制作了相应的探针,利用荧光定量PCR测量来检验蓝耳病毒。这种创新型检测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对病毒的识别效率,并且可以大大提高精确度。在这项检测方法运用之后,猪繁殖及呼吸综合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为猪类疫病防控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3 在动物遗传育种方面的应用

3.1 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控制性别

在现代畜牧业发展过程中,性别控制已经成为均衡群体数量保证最大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控制动物的性别既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降低自身经营压力,又维护市场供需平衡。PCR技术通过扩增胚胎细胞上的外染色体部分设计引物,从而达成控制后代性别的一种技术[4]。这种技术对不同性别胚胎扩增过程中出现的不同产物进行相关鉴别后,可以及时掌握并控制繁殖后代的性别,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经营成本。

3.2 转基因技术培育优良品种

将动物的脱氧核糖核酸在体外进行有目的的序列配置,并将某一段修改后的脱氧核糖核酸序列导入胚胎细胞中进行繁殖从而遗传给后代,改变某种动物的性状,这项技术被称为转基因技术。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使物种之间的生殖隔离被打破,使得动物、植物能够呈现出符合人类需要的性状,对于生命科学有着重大的影响。利用转基因技术,人类可以提高动物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改进品质等。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转基因技术便是将小鼠基因导入绵羊胚胎细胞中,从而大幅度提升羊毛产量。

3.3 动物体细胞克隆育种

通过动物体细胞克隆进行个体复制可以在短时间内对性状优良的个体进行大规模培养,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并降低生产成本。对于部分能够提供特殊医药用蛋白的动物体进行克隆复制也有利于经济效益的产生[5]。另外,对于濒危保护动物个体克隆的方式可以减缓其灭绝速度并辅助其繁衍生殖,有利于保护濒危动物。将体细胞克隆转基因技术相结合,可以提高转基因动物的生产效率,使转基因动物在生产过程中性状更加稳定。

结语

总而言之,现代生物医学技术由于其研究层级较为细致,具有灵敏、准确的特点。在动物医学领域广泛应用后,动物医学领域也有了快速的发展。在21世纪,生物科学与动物医学相结合是相关领域的发展趋势之一。但目前我国生物技术对动物医学的推动作用还不明显,科研人员应对相关技术进行深化探究并加以创新,使动物医学体系拥有更完备的技术,能够为养殖业、物保护领域等作出更大的贡献,从而推动我国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余德玮.现代生物技术在动物防病防疫中的应用[J].现代农机,2020(03):47-48.

[2] 陈隆达,刘钊,林鹏华.现代生物技术在动物医学中的应用[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9(16):59-60.

[3] 郭雅婧.现代生物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浅谈[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39(04):154-155.

[4] 赵璐源.论生物技术在动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8,16(21):105-106.

[5] 田怀清,李儒宏,南晓洁.现代生物技术在动物医学中的应用[J].山西农业科学,2014,42(04):418-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