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作者

张蓓

沧州工贸学校 河北 沧州 061001

《基础会计》是会计事务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事务专业的入门课程,也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其理论性、实践性、操作性都比较强。对于新入学的中职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崭新的知识领域,由于以前从未接触过此类知识,时常感到无从下手,很多原理和方法无法理解,存在着入门难的情况。作为专业课授课教师就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格局,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选择新的教学理念、运用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好这门课。

《基础会计》是会计事务专业一门极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过程大致可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阶段。理论教学的目的在于向学生传授基本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更好地将理论用于实践,这也是《基础会计》课程改革的两个目标。

1 当前《基础会计》教学现状的分析

1.1 教材的理论性太强不适应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

我们知道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中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领悟能力都是相对较弱的,而中职教材又太偏重理论,授课过程中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讲解原理、程序,但学生缺乏实践基础和经济业务的理解能力,接触起来比较吃力,从而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影响了整个会计专业的学习。

1.2 教材与当前的市场经济实际情况脱节

当前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更新很快,而会计也是随着市场的实际情况不断变化,一些基本的理论需要不同程度的调整,但是教材未能对知识结构进行较好的改革及调整。

1.3 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陈旧

目前不少学校基础会计教学方式还没有很好的转变,依然是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上通常提不出问题,更不用说在课堂上形成活泼、良好的教学互动;课下学生也不愿自主完成作业,存在应付了事的心态,甚至干脆不完成作业。

1.4 理论和实践相脱节。

从社会和企业的需求来看,基础会计教学定位于培养服务企业的管理人才。然而,传统的基础会计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正是由于这种教学定位的不准确,使得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中学生实践机会较少,理论和实践相脱节,学生学习无法得到很好的运用,知识掌握不牢固并且很快遗忘,不能打下牢固的基础,更不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基础会计》教法改革的方案

针对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现状,本次教学改革拟从丰富学生企业认知、建立经济业务导向、改变评价激励模式、增加周实训等环节全方位进行实验,爱丁己简课堂作为辅助教学的信息化教学平台贯穿于整个改革过程。

2.1 建立”经济业务导向”的基础会计教学内容改革方案

在基础会计讲授过程中,通过对大量原始凭证即经济业务的解读,让学生用自己的专业语言描述原始凭证的内容,并编制记账凭证,从而让学生深入了解什么是会计对象,会计对象涉及哪些会计要素及要素的项目组成即确定会计科目,拉近学生与“企业”“经济业务”等的距离,让学生建立现实的概念,自然过渡到对会计等式、借贷记账法的引入及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对经济业务及原始凭证的正确解读是教学设计中的工作重心,从而启发性地引入会计原理的讲解。

此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要分岗位练习,对实际工作中的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加深学生对借贷记账法和编制会计分录的理解,让学生以不同的角色对企业的相关经纪业务进行处理,在掌握经济业务流程的同时,理解会计岗位的工作职责及相关岗位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整个教学过程,不是纯实践教学般机械,也不是纯理论教学般枯燥,而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用专业的会计语言去解决实践中的经济业务。

2.2 丰富日常教学小实训,增加期末周实训。

基础会计的实训课程大多在讲解完理论知识之后进行,且实训课程的利用并不充分,效果并不理想。鉴于平时上课凭证账簿类业务实训起来不是很方便,我们利用爱丁学习机的专项训练,可以让学生利用资源包对各项经济业务不同种类的凭证、账簿反复填制练习,举一反三。

每学期期末,增加一周实训课程,集中对企业一个月的经济业务进行完整的会计处理,使学生对基础会计的账务处理方法有一个比较宏观的认识。

日常的实训可以有效的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学习掌握,对业务流程有一定的认识,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缺乏任务意识,不能很好地代入到企业内部财务人员角色中。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我校引进了1+X证书的培训工作,通过财务机器人进行的账务处理、发票认证、发票查验、银行对账、费用审核和发票开具、各种对账等大大提升了会计核算流程的标准化程度和管控能力。这一模式的训练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做到实训课学以致用,帮助学生构筑理论基础知识模型。

2.3 丰富学生企业认知,增加定向培养的进阶阶段

教学过程中融入大量企业真实的生产经营相关视频,让学生对企业运作模式形成初步认识。我校会计工作室建成之后,可在课程开设初期带领学生参观,了解企业文化及会计岗位职责。

此外,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实现分层教学。初级层次仍然保留传统的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财务报表等内容的练习,并结合信息技术方面的软件操作培训。在进阶层次,针对初级层次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定向培训。比如与代理记账公司进行合作,通过培训、参观学习可以获得进入代理记账公司实习的机会,这一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材施教,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真实的工作岗位,帮助学生更好的构建未来职业规划。

2.4 优化评价激励模式,强化课前课后自主学习

利用爱丁数字化平台资源,教师每堂课为学生量身定制教学方案。课前教师布置预习内容,学生按时完成;课中以使用爱丁学习机为核心设备,配以已简课堂,教师通过随机点名、学生抢答、随堂测试、小游戏等环节,打造智慧课堂;课后教师可以通过己简酷课定期发布测试,系统自动评判并获取有效成绩,随时考核学生每个阶段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学生可以在历史记录里打开每一次测试记录的错题,方便学生查看、纠错。

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使用,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课题:本文系沧州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规划立项课题《《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 CZZJ202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