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策略与方法探讨
石湘林
天台育青中学,浙江 台州 317200
摘要:新一轮课改将我国基础教育的总目标落实到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上。如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提升备受关注。老师应该着眼于学生学科素养提升,创新日常教学,大胆尝试,大胆创新,将教学策略多样化,教学过程丰富化,全面提升日常教学质量。
关键词:创新;高中信息技术;策略与方法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学科已经成为高中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科目之一。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开展这门学科的教学,努力激发学生们创造潜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积极操作,提升学生获取、传输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1 渗透素养教育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老师不但要为学生讲述各方面的知识技能,同时,也要深度挖掘这些知识背后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在掌握信息素养的基础上,实现安全意识和道德规范的提升。比如,在“数据”的教学中,老师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为学生创设一个教学情境,某同学在公交车站等车学位市场调查人员请他用手机扫一个二维码,说是在网上简单回答一些问题,就可以获得一份小礼品,这位同学是否应该接受这位调查员的提议呢?如果你是位同学,你会怎么办?引导学生们在课堂上对这个问题展开集中探讨,这样学生们就能够认识到信息安全问题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同时,通过生活化情境的创设,也能够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想问题,让他们正确认知信息技术,让他们懂得要学会保护个人隐私,应该在接受调查之前,分析二维码链接的是否为钓鱼网站,是否涉及个人隐私等等,从而帮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2 巧妙设计思维导图
采用陈旧的教学思维和方式对学生们强行灌输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的方法就会消磨学生们对于这门学科的喜爱,也会禁锢学生们的思维。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可视化工具,是一种新的训练思维模式的学习方法,在当前教育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思维导图集美丽的文字、虚实结合的线条、有趣的图像为一体,能够将知识的层次性、关联性清晰地显露出来,也能够有效地展现教学内容的重点,同时,还能够将不同的知识点彼此之间联系起来。当思维导图呈现在学生们的面前时,能够增强学生们思维的活跃度,提升学生的反应敏捷度,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比如,在“数据结构与算法”的教学中,教师先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本单元所学习到的相关内容进行总结,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呈现。这样一来,发挥集体的聪明才智,学生们对本单元所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回顾,同时,借助思维导图,还能让学习思路更加清晰,更加明了。在清晰、正确的逻辑思维框架之下,学生建立起来整个的知识体系,整个过程中,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思维,促使学生以主体的姿态参与学习活动,同时,又真正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有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整体效果。
3 开展项目化学习
项目化学习是在学习者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围绕某个学习项目,利用学习资源,在实践、内化、探索、合作、体验过程中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学习,同时,更是学习者获得完整的知识、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创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老师应该重视项目式学习的开展,以学生为中心设计项目,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自主探究,在追寻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实现创新发展,同时,以项目的设计为基础,渗透学科概念,促进学生在项目的参与过程中领会知识和技能,实现核心素养提升。
4 实施分层教学
高中生在信息技术学科中的表现不同,如,接受程度不同、学习水平不同。创新信息技术教学,教师就要立足学生主体地位,实施分层教学。如,在“二叉树的基础操作”的教学过程中,在教学之前,老师要充分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并且从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出发,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课堂导入部分,老师首先需要向学生阐述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基础知识,顾及到班级中有一部分后进生接受知识程度较慢,所以讲完一个知识点后,老师就可以询问这些后进生,看看他们是否掌握了这一知识点,在课堂提问时,选择一些简单的问题对后进生进行提问,这样既能够给予他们课堂表现的机会,又真正检验他们的学习情况,当回答正确时,要及时给予夸奖,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涉及到本节课的实际操作的知识时,这部分内容对于所有学生来说都有难度,对后进生来说更难,所以老师就可以让班级中的优秀生带领这些后进生一同展开二叉树的具体设计。这样通过生帮生的教学模式,既能够让尖子生扩展知识训练,促进他们思维更加深入,同时,也能够让班级中的后进生在尖子生的带领之下,学会基本的计算操作,掌握最核心的基础知识,从而全面提升全班学生的计算思维,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
5 结束语
老师在教学中应该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储备,提升自己对新教育理念的深入理解,在教学中将高效教学与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相结合,从学生们的实际特点出发,融合更多的教育理念、教育经验,真正让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真正让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 林梓雨.高中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策略分析[J].名师在线,2021(29):4-5.
[2] 钱士舜.学科核心素养视阈下信息技术深度学习探索[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1(21):60-61.
[3] 罗晓英.思维导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高中信息技术“数据处理与应用”主题学习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1,22(08):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