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气设备检修中新技术的应用分析
牙源毅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530001
摘要: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对整个电气行业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促进设备管理学的发展,还推动业内管理设备的水平,最重要的是确保了电气设备安全运行,延长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缩减成本。本文主要对电气设备检修的发展前景,电气设备检修过程中的不足及解决措施,及电气设备中新技术在現实生活中的应用,进行分析阐述。
关键词:电气设备;检修新技术;应用分析
1.电气设备检修的发展前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先进国家早就进入了电气设备的检修状态,而身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通过专注的研究,也正处于由电气设备维修转向电气设备检修的过程中。虽然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维修有利于设备良好的运转,但是它也有一定的弊端,例如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大量的时间,这就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并且容易造成一些事故。由此可见,电气检修的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具有很广的发展前景。
2.电气设备检修中相关问题分析
2.1不规范的检修流程,损坏检修设施
很多电气设备的检修工人,没有系统的培训,不参考设备的检修原则和检修流程,导致设备没有因为年久失修而损坏,却因为检修工人不规范的检修流程导致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
2.2电气设备检修人员技术有待提高
我国电器设备检修技术尚处于上升阶段,并不完善。对检修人员并没有一套完善的培训体制,导致检修技术人员的实际操作技术水平不够,不能应对检修过程中的一系列突发状况,也极易埋下安全隐患。电器设备检修现场设备很多,情况复杂,但是设备检修人员常因为天气炎热,不注重安全防护,不穿安全卫衣。
3.改善电气设备检修应用过程中问题措施
制定检修制度,强制性要求电气设备检修的技术人员,遵循电气设备检修的基本原则:电气设备的检修需要从外而内进行检修,即先检修电气设备外部,再检修电气设备内部;先检修设备,后检修电气;先静态检修,后进行动态检修;先对设备进行清洁,后对设备实施检修;先检修设备的普通故障,后处理电气设备的特殊问题;先处理直流问题,后研究电气设备的交流问题。只有严格遵守定期开展安全培训课程,加强对电气设备检修人员的培训,包括专业技能的培训、安全检修的措施培训、协作互助培训以及先进的技术指导。另外,电气设备检修的环境及其复杂,设备多,噪音大,空间狭窄,随时都有变动。这就需要检修人员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快而准的对电气设备进行检修。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排除设备的安全隐患,保证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
4.电气设备检修的新技术的应用
4.1红外线热像仪
红外线热像仪不仅可以对电气设备进行在线监测,监督其是否在正常运行,还可以在检修的同时进行热像的分析。这种技术主要用于发电机、隔离开关、高低压电器等电气设备的检修。它避免了传统检修方式中因接触设备而可能造成的损坏或安全隐患,能在不干扰被检测物体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安全、快速地获取物体表面的温度分布信息。另外,可在短时间内对大面积的电气设备进行扫描检测,迅速发现潜在的故障隐患,大大提高了检修效率,缩短检测时间和设备停机时间。除此之外,它还将设备的温度分布以热图像的形式展示出来,不同颜色代表不同温度,使操作人员能够直观地了解设备各部件的运行状态,准确识别正在发热的疑似故障区域等。可用于检测发电机定子、转子、轴承等部件的温度分布,判断设备是否存在异常。例如,某发电厂在定期检修中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发现了一台发电机的轴承温度异常升高,及时进行了更换,避免了发电机故障停机。同时,还能辅助进行发电机定子铁损试验和发电机转子护环的拆装工作,在停机检修中测定发电机电子线棒的流量等。此项技术由一个沿着发电机气隙而爬动的机械装置,该装置上配有光学探头和振动装置构成。此项技术主要应用于励磁系统进行数据的分析和辅助设备,并对设备的发电机及辅助设备进行检测,还可以检查转子绕组的绝缘性能。
4.2 超声波检测技术
超声波检测技术利用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特性,检测设备内部缺陷或局部放电产生的超声波信号。其优势在于:能检测到人耳无法感知的高频声波(20kHz 以上);对微小缺陷(如裂纹、气泡)敏感;可实现带电检测,不影响设备正常运行。通常局部放电检测可用于 GIS(气体绝缘组合电器)、电缆接头等设备,通过分析超声波信号强度与频率,判断放电类型与严重程度。另外,它还可进行机械故障诊断:监测电机、变压器等设备的轴承磨损、齿轮啮合异常等机械缺陷。
4.3 振动监测技术
振动监测技术通过安装振动传感器,采集设备运行时的振动信号,分析其频率、幅值、相位等特征,判断设备的机械状态。主要特点包括:对旋转机械(如电机、风机)故障诊断效果显著;可实现长期连续监测,建立设备振动趋势图谱;结合频谱分析,能精准定位轴承故障、转子不平衡、机械松动等问题。例如,某电厂发电机运行中振动值异常升高,通过振动监测系统分析频谱,发现转子存在动不平衡缺陷,经动平衡校正后,振动值降至正常范围,避免了因振动过大导致的轴系损坏。
4.4 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
大数据技术通过整合设备运行数据、检修历史、环境参数等多源数据,利用云计算平台进行存储、处理与分析,构建设备状态评估模型。其核心优势包括: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通过数据挖掘发现潜在故障规律;支持跨区域、跨设备的状态对比与趋势预测。通过状态评估与寿命预测,基于历史数据训练算法,预测设备剩余寿命,制定个性化检修计划。例如,某供电公司利用大数据分析变压器油色谱数据,提前预警绕组老化程度,优化检修周期。当设备故障发生时,快速调取相关数据,分析故障前的运行状态与环境因素,辅助检修人员定位故障根源。
4.5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
图像识别是基于深度学习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可自动识别红外热像图、设备外观缺陷(如绝缘子破损、导线断股),提高检测效率与准确性。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是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训练故障样本数据,构建智能诊断模型,实现对复杂故障的自动分类与定位。例如,某电力公司开发的 AI 诊断系统,对电缆局部放电信号的识别准确率达 95% 以上。检修策略优化:利用强化学习算法,根据设备状态、检修资源、停电影响等因素,自动生成最优检修方案,降低运维成本。
结论:红外热成像、超声波检测、大数据分析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电气设备检修的精准性、高效性与智能化水平,推动检修模式从 “被动维修” 向 “主动预防” 转变。尽管当前面临数据融合、标准规范、成本人才等挑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行业生态的完善,多技术融合、智能化、平台化将成为电气设备检修的主流发展方向,为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贾学瑞. 高压电气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研究[J]. 电力设备管理,2024(24):48-50.
[2]朱剑,王萌萌,郜亚洲. 人工智能在电力变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护中的应用研究[J]. 消费电子,2025(1):43-45.
[3]史海文. 基于红外技术的变电设备缺陷诊断技术研究[D]. 江苏:江苏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