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聚焦核心素养 构建融慧课堂

作者

莫少金

广东省东莞市麻涌镇古梅中心小学 523132

摘要:东莞市打造“品质课堂”,就是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有教无类、素质教育、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深入推进五个方面课堂变革,让师生享受到过程精彩和成长幸福的背景下,构建我校的“融慧课堂六步法”教学模式,聚集核心素养,为提质减负增效而不断变革,越变越强。

关键词:核心素养;品质课堂;教学

中央作出关于义务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双减”工作决策部署要求强化课堂及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东莞市奋力打造“品质课堂”。基于以上指导思想,我们教研组聚焦核心素养,初步尝试构建“融慧课堂六步法”教学模式,迈出品质课堂变革的步伐。

1 “二四六融慧课堂”的构建背景

1.1 基于东莞品质课堂的理念指引

东莞市打造“品质课堂”,就是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有教无类、素质教育、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深入推进五个方面课堂变革,让师生享受到过程精彩和成长幸福。

1.2 基于“融教育”办学理念指引

我校结合“融教育”品牌建设,积极探索课堂变革,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通过提高教研能力促进课堂变革。乘着这股改革的东风,我校构建了“融慧课堂六步法”,引领每个科组以此教学模式开展各科组的课堂教学改革。“融慧课堂六步法”是一种以数据驱动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 ,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及课堂组织教学的一种有效模式,是我校“融教育”品牌的一大特色。

2 “二四六融慧课堂”的构建过程

2.1 关注二个维度:“教”与“学”

融慧课堂的内涵指向两个维度:教与学,即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及课堂组织教学的一种有效模式。

2.1.1高质量的“教”

第一个维度“教”,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坚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导向,有了明确的目标导向,我们要搞清楚“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怎么教”四个问题。

2.1.2有效果的“学”

第二个维度“学”。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明确学生“学什么”“学得怎样”“怎么学。”

2.2 树立四种意识

推进“融慧课堂六步法”,要树立四种意识: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角。教师为主导、以合作者、引领者的角色与学生平等对话,突出“导”的育人功能。生活为主源、生活中学习数学,在数学学习中启迪生活,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能学以致用。素养为主线”,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终极目标,从而达到“三会”即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2.3 开展六步教学法

2.3.1情境引入--趣

情境引入关键在于“趣”。以生活为主线,围绕主题,可开门见山引入课题,也可用课件的形式,从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或者以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事例入手,引入数学问题,从而导入新课,准确地揭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知道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发现和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进行数学探究。

2.3.2明确目标--准

课堂目标要“准”。明确课堂目标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学科知识特点,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的,始终站在学生的视角制定,目标呈现的方式力求简练,使用行动动词、可达成、可评估,如: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让学生知道该课程要到达的教学目标。

2.3.3前测预判--度

前测预判要把握“度”,即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前测是在授课进行之前对学生进行测试,以基本知识点和与本课知识有关联的旧知识为出题方向,兼顾班级中的优等、中等和较差的学生,宜精不宜多,在“够得着”的基础上增加“跳一跳”的难度,设计选择、问答、实地观察、访问调查等形式进行前测,通过前测分析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思维差异,使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兴趣和先备知识,知晓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方便老师把握学生的预习情况以及弱点,然后老师带着目标去为学生制定课程,在教学中明确学生需要什么,教师教什么,提高课堂的质量效果。

2.3.4探究学习--活

探究学习讲究一个字“活”。我校开展的信息化小组合作学习,正是以探究学习为学习方式,用数据驱动课堂教学,分别针对不同年级进行二人小组、四人小组、六人小组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由学生或教师设置讨论题目,然后围绕这个主题参与讨论互动,展开探讨,允许学生进行自我学习、探究、运用自身经历和与他人合作,让学生多方位参与教学,从而掌握知识、高质量完成课程学习的学习活动。

2.3.5后测检查--实

“后测检查”要落到实处。“后测”是指教师在教师讲课后,根据上课的讲课内容,出题检测学习效果。教师要留足15分钟的时间,让完全独立地、快节奏地、按时当堂完成课堂检测题,在检测题的批改上,要求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切实提高作业布置、批改的质量,提高训练检测的效率,起到为老师减负、为学生减负、为家长减负的作用。

2.3.6小结拓展--精

小结拓展贵在“精”。课堂小结是一堂课的点睛之笔。可知识性的总结,可练习性的总结等,明确小结是对知识的概括,拓展是对知识的延伸。通过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过程的反思,使他们明白本节课自己学了些什么内容?掌握了一些什么知识,还有哪些问题没搞清楚或者利用本节课的有关知识和方法还可以解决一些什么问题等等,使知识得到进一步升华。

我校数学科组构建“二四六融慧课堂”迈出的是仅仅是一小步,在课堂变革的路上,我们边变革、边思考、边总结、边改进,始终坚持改革的核心指向“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基于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搭建学生自主发展的平台,充分挖掘每个生命个体的潜能,使每一个生命幸福成长。

参考文献:

[1] 李志刚.核心素养导向的上课[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8.

[2] 高茂军.王英兰.核心素养引领下的课堂教学革新[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