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音乐教学中“戏曲元素”运用的实践研究

作者

李燕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实验小学校 四川 成都 610100

摘要:我国戏曲文化发展可谓是源远流长,经过了历史文化的积淀,有着深厚的底蕴。戏曲音乐是我国戏曲美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的传统声乐艺术,通过戏曲和民族音乐艺术的结合,产生了独特的戏曲声音,使我国戏曲文化获得更有效的传播。在学校音乐艺术课堂中开展戏曲艺术课程,将有助于增强中小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提高他们的艺术审美水平,本篇中我们就以戏曲艺术为题材,以《我是中国人》为案例,就戏曲艺术在学校音乐课堂中的教育与应用展开了深层次的探讨,以引导他们体会中国声音的别样美。

关键字:小学音乐;教学;戏曲元素;运用

引言:

学校声乐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提高中小学生的音乐性,使他们体会声音的美感,提高他们的艺术审美水平,并借此作为爱好或活动来充实他们感官世界。戏曲元素是我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现代化传承,借助声乐、舞蹈、绘画等表现群体、地域和民族风格,对戏曲进行了集中性的表达,且与欧洲艺术迥然不同,比其更富有戏曲性。在国小器乐教学环节中开展戏曲艺术课程,可以加深他们对我国戏曲艺术的理解,增强他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1 戏曲元素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戏曲元素在凝聚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在实现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继承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创新。小学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入戏曲器乐教材,可以使中小学生熟悉更多的祖国传统音乐文化,进而增强其民族荣誉感。同时,戏曲元素也可以从多方面提高中小学生的音乐艺术审美能力,也有利于提高中小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能力。

2 戏曲音乐在学校艺术课程中的学习及应用

2.1 加深文化渗透,提升学生思想觉悟

中小学生对音乐教育和戏曲艺术的了解都比较肤浅,因为艺术在生活中比较普遍,所以他们能够对其进行认识,可是戏曲艺术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却很不普遍,大部分的中小学生都不会了解到戏曲艺术。所以,在学校的课堂上进行戏曲元素,相当多的孩子可能会不明所以然,此时老师就必须先给他们宣传戏曲艺术方面的基础知识,使他们先对戏曲艺术作出充分了解,之后才能展开更加广泛的教育。

以《我是中国》为例进行深入的阐述,五年级的学生经历了长时间的音乐学习,已经积累了较多的音乐知识、感觉和能力,所以在对该戏曲元素进行文化渗透过程中需要先让大家复习《龙的传人》这首歌曲,随后再向大家播放戏曲元素《我是》以此来让学生们进行更丰富的文化思考,进而使大家通过音乐对中国人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并询问大家对初次聆听的体会。教师们便可对《我是中国》的文化背景展开介绍,"该曲目所颂扬的是中华民族讲文明的优良传统品德,其中还体现了中国奋起前进的精神景观",让大家带着激情豪迈的心情来进行演唱,并询问大家演唱结束之后的感受,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同时,还需要为学生们讲解《我是中国》的演唱过程,使学生们知道在京剧西皮流曲调中并不是弱拍,只是强拍,而强拍在戏曲音乐中又被称为板,弱拍又被称为目,进而让学生们点着板来进行轻音乐的哼唱,体会有板无目的戏曲元素,从而增进学生们对中国戏曲文化的认识。

2.2 重视示范教学,范唱和动作的同步教学

俗话说的好"光说不练假假把式",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必须要引导他们进行模仿表演,使他们可以在练习活动中完成剧目演出,以此提高他们对戏曲艺术的深刻体验,使他们在现场演出中体会戏曲艺术的韵味。同时,剧目中的说、做、读、做等动作也非常适合他们的练习,由于他们模仿意识比较强烈,且适合孩子们的个性,老师也可以针对他们的特征,引导他们采用分组协作的方式来完成戏曲艺术的表现,使他们可以比较深刻的感受戏曲之美,在动作表达上增强他们自己的表现力,使他们的综合素养可以在几个层面加以有效提高。另外,老师还会现场范唱,这样我们不但可以欣赏视频,也可以在老师的表演中看到戏曲艺术的别样风姿。

以《我是中国人》为例,在的讲解环节中老师首先要引导孩子明白歌曲的真正内涵,并让他们列举"作为一名中国人,你什么时候为祖国感到骄傲?"让他们自行思考并进行解答,接着老师又会补充一些孩子们不了解的东西,并放置照片使他们可以进一步的对祖国文化进行认识,包括祖国美好形象的照片,甚至宇航员登月、导弹升空等等的一些画面,给他们加以启发,使他们能够充满爱国热情,使他们可以在实际演绎活动中更为投入。在开始教孩子进行戏曲演出以前,老师必须要向孩子做动作示范,使孩子进行实际运用,包括在开始跑场、表演活动中的手眼系统身法步等,并需要用到衣服等工具,使孩子可以比较深刻的认识戏曲艺术,以便进一步的沉浸于演出之中,提高孩子的戏曲艺术学习效果,促使其美的发展劳的充分开展。

2.3 加强视频教学,增强学生的视听感受

不同的性格特点、不同的家庭环境、不同的理解和学习能力,使得他们在学习歌剧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接收能力,因此,要提高他们对戏曲的理解能力,就必须在平时的课堂上通过录像来提高学生对戏曲的理解能力,这样才能让他们对戏曲的理解和理解能力有所提高。在录像的教学中,老师会对学员进行一些细致的讲解,使学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演奏。在教学中,通过对戏剧教学的深入了解,使学员了解到更多的戏曲艺术的内容。

比如《我是中国人》,老师可以先让同学观看著名歌手的歌曲,再由同学观看他们的歌曲,再由他们自己去看,再根据他们的声音来进行模拟,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把这首歌曲的难度给拆开,让他们可以更好地表演。《我是中国人》一书的困难就是每个句子开头的八个停顿,后面的托腔还包含着“波音”和“装饰性”两种声调,把困难融入到这首歌的模拟和歌唱当中,让学员们成为这首歌的主要内容,让他们学会如何去做,让他们学会如何去做,让他们去做一些困难的事情。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音乐教育被不断的强调,再加上国家所提倡的传统文化教育传承,使中国的传统音乐戏曲艺术获得了现代化发展,从而走进了学校的音乐教育课程。戏曲元素增进了他们对我国传统艺术文化的认识,也通过教学更加提高了他们的艺术审美。而想要使戏曲元素能在学校音乐教室生根开花,老师们就必须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使他们熟悉更多的戏曲乐器。

参考文献:

[1] 向保秀.知音故里戏满园———武汉市小学音乐“戏曲进课 堂”走进知音故里·蔡甸开展教学观摩研讨[J].成才,2017(5).

[2] 陆玲红.浅议利用戏曲的形式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效率的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11).

[3] 王鹤.让戏曲点亮小学音乐课堂[J].戏剧之家,2016(9):207-207.

[4] 罗玲.多元融合打造音乐戏曲教学崭新课型探究[J].成才之路,2016(26):2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