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水利工程安全生产运行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

邵明芳 李东洋 丁晨露

1 连云港市赣榆区水利工程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站 2 连云港市赣榆区水旱灾害防御调度指挥中心 江苏连云港 3 连云港市赣榆区水利局河道黄砂管理站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工程建设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大幅推动了我国的农业及工业生产,带动了经济增长。相较于工程建设阶段所取得的成绩,水利工程在安全生产运行管理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为管理模式陈旧、管理成效低下,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水利工程发挥本身应有的功能,必须采取精准有效的措施,以应对并解决安全生产运行管理中的各类问题,推动水利工程在运行管理方面的进步与发展。

. 水利工程安全生产运行管理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施工环境复杂、风险高,安全事故会威胁人员生命与社会稳定。在此情形下,加强安全生产运行管理,推动安全运行管理标准化建设,已成为水利工程发展的法定要求与内在需求。安全生产运行管理着重于施工现场的全要素管控,包含对设备设施、物资材料及施工环境的系统化检测与评估,确保各个环节均符合安全规范要求,为水利工程安全生产提供可靠保障。

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水利工程的质量水平直接决定了防洪减灾、水资源调配、农业灌溉以及电力开发等关键功能。标准化的安全生产运行管理模式通过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管理流程与质量管控标准,确保建设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严格遵循相关规定,有效避免因工艺技术缺陷或材料质量问题导致的工程隐患。安全生产运行管理标准着重强调事前风险预防,借助早期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为工程质量的长久稳定提供坚实依靠。

. 水利工程安全生产运行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 水利工程安全生产运行管理目标不明确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工程运行管理的主要关注点在于工程施工质量与建设成本控制,而在安全生产运行管理方面,则尚未形成标准规范,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管理无序、问题频发的状况。水利工程安全生产运行管理的目标不明确,导致管理措施形同虚设,缺少指导,引发资源浪费等问题,对整个行业的稳定成长构成威胁。水利工程运行管理需要确定明确、具有导向性且能够真正落实的安全生产运行管理目标,这是当前水利工程安全管理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 水利工程安全生产运行管理缺乏监督

监督机制是保障水利工程安全生产运行的主要机制,在确保工程建设稳定、高效运行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部分地区监管存在力度不足、针对性与科学性欠缺等问题。监管方案脱离实际、形式主义严重,难以达成预期的安全生产运行管理目标。在此情形下,安全生产管理监督人员的工作效能受到了约束,导致管理漏洞逐步累积并持续扩大,对水利工程的整体安全运行构成潜在威胁。

. 水利工程安全生产运行管理问题的有效解决对策

.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运行管理制度

为保证水利工程安全生产运行管理的有效落实,管理者应突破传统“重建设轻管理”的固有思维模式,提高对安全生产运行管理的战略重视,并联系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由于水利工程安全生产运行管理存在较强的技术复杂度及管理难度,因此在制定管理制度时,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将工程设计与安全运维紧密结合,形成一体化的管控机制,在项目初规划运行管理方案,确保其符合水文地质;其次,应着重构建水利工程安全生产运行管理新机制,基于工程特性建立针对性的管理目标体系,让传统的单一化运作管理走向整体化的综合集成运作管理,通过引入精细化管理、全生命周期管控以及动态监测等先进技术,充实并丰富原有的运作管理模式。在动态化的安全生产运行管理框架下,通过人员协同配置与远程监控技术,实现安全状况实时追踪与评判,大幅提升安全管理效能;再次,应建立权责明晰的管理体系,将权力与责任具体化为可操作的管理形式。后期运维需将维护职责细化至岗位或个人。对于设备检修、隐患排查等具体事务,必须指定专人负责。在故障发生时,可通过追溯责任人快速定位问题根源,优化应急响应效率并提升突发事件处置效果。

. 提高施工人员安全生产运行管理意识

安全生产运行管理教育培训的关键目的,在于提升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安全技能与风险防控意识。通过系统化的培训,可引导管理人员充分了解水利工程建设及运维过程中的潜在安全隐患,并掌握科学的安全运行管理规范,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与应急处置水平。培训包括涵盖法规、流程、案例等内容,帮助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从实践的角度出发,认识风险特征并积累实践经验。根据各岗位和技术工种的具体需求,应制定差异化且针对性强的专业化安全生产运行管理培训方案,让每位员工都能获得与其岗位职责相匹配的安全知识与技术要点。水利工程单位可通过多元途径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运行管理文化氛围,强化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构建全员参与、协同维护的安全生产运行管理体系。水利工程安全生产运行管理中的标准化安全管理需重点关注安全教育培训的系统性与实效性,培训需贯穿项目全周期,随工程进度与岗位需求动态调整内容;实效性则强调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通过现场指导和应急演练强化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提升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水利工程单位应建立科学的检测机制,将安全生产运行管理教育成果纳入员工绩效考核,并与职业发展相挂钩,以此激励员工积极参与,推动全员安全素质强化。为提升水利工程安全生产运行管理的规范化水平,应对在安全教育培训中表现突出的个人与团队予以表彰,并给予物质或精神奖励,树立先进典型,激励全体员工积极效仿,全面提高水利工程安全生产运行管理质量。

. 完善安全生产运行管理监督机制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常态化的安全生产管理巡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身为核心的管理形式,水利工程安全生产运行管理组织应全盘把控施工现场的安全情形并加以评定,定期巡查、记录数据、制定隐患防控措施,尤其是要强化对高危作业区域的安全生产监管力度。若要提升施工场地的安全生产运行管理水平,就要细化巡检任务至岗位,明确安全责任范围并记录检测数据。该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检测出潜在的安全隐患,又能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正常运营和高效推进给予可靠保障,经过系统化的巡查记录及危险源评定制度,安全生产运行管理部门可以随时了解施工现场的安全情况,并依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和完善安全生产运行管理方案,真正做到“预防为主”。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安全生产运行管理需向系统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始终将人员的生命安全置于首位,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并构建完善的安全生产运行管理制度,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切实维护一线施工人员的生命权益。

参考文献:

[] 邵志平, 龚向荣, 吴建平.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安全管理及技术分析—评《水利工程运行安全管理》[J]. 人民黄河 ,0,45.

[] 刘春华 . 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生产运行的问题及其监督管理 [J].0:89-89.DOI.

[] 吴帆 , 范璐璐 . 水利工程安全生产的主要特征及其标准化管理 [J]. 建材发展导向 ,04,:06-08.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