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电视新闻编导在新媒体时代的角色与职责

作者

黄斯琦

淮北市传媒中心

引言:新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深刻改变了新闻传播生态,电视新闻编导如何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故而,重新审视新闻编导的角色定位,明晰岗位职责边界,探索创新实践路径,在增强电视新闻传播力、巩固主流媒体地位中具有重要价值。

一、电视新闻编导在新媒体时代的角色定位

(一)新闻策划者

在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导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新闻栏目策划,而是要转变为全方位的“话题式”新闻策划者。他们需要以敏锐的洞察力捕捉热点事件,从海量信息中提炼新闻主题,并以创新的视角对新闻素材进行二次加工和深度挖掘。同时,新闻编导要善于把控节奏,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新闻精华,制作出契合网络传播特点、吸引受众眼球的新颖新闻标题和内容,成为把握新闻脉搏、引领舆论导向的关键角色[1]。

(二)内容整合者

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编导的工作范畴不再局限于电视台内部,而是要成为“网上网下”融合的内容整合者。一方面他们需要对实地采访得到的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样化素材进行系统梳理和编辑;另一方面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搜集、筛选、整合网络上的相关新闻要素。新闻编导要发挥统筹协调的作用,与新闻团队各主体紧密配合,运用数字技术手段,对线上线下的新闻内容进行实时编辑和发布,最终呈现出全面、立体、有深度的新闻报道。

(三)网络交互者

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导不能再固守“官方话语”的传统模式,而是要转型为积极的网络交互者。面对参与意识强烈的网民受众,新闻编导要主动转变思路,采用平实生动的语言风格,以贴近网民的表达方式编辑新闻内容,同时他们还需要通过互动问答、话题讨论等形式,与网民展开充分的沟通交流,倾听多元观点,把握网络舆情走向。

二、电视新闻编导在新媒体时代职责履行的实践策略

(一)重塑编导角色定位,践行全媒体内容生产

在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导应主动适应媒体融合趋势以重塑自身角色定位,实现从传统分工协作朝“一专多能”的全媒体内容生产者的转变。首先,新闻编导要突破媒体边界拓宽视野至网络空间并深入网络一线挖掘新闻素材,并熟练运用网络爬虫、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从海量信息中捕捉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以为内容生产提供丰富的源头活水;同时,新闻编导还需掌握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表现形式,综合运用多媒体元素创作新闻内容,制作出图文并茂、声形兼备的融媒体新闻产品,满足受众多样化的信息需求;此外,新闻编导还要发挥创意思维,以创新的视角和叙事方式呈现新闻内容,例如可以尝试沉浸式报道、VR 新闻等新颖报道形式,通过沉浸感和代入感强的内容展现,带给受众身临其境的新闻体验,提升新闻产品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二)建立融媒体编辑机制,规范“网上网下”采编

面对媒体融合大趋势,电视台要建立健全融媒体编辑机制,规范“网上网下”采编流程,为新闻编导履职提供制度保障。一方面,电视台需整合内部资源,打破部门壁垒,构建一体化采编平台。通过搭建集成化新闻制作系统,实现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源数据的汇聚、存储和调用,方便新闻编导随时获取和使用各类新闻素材,提高内容生产效率。例如,制定统一的选题策划、素材采集、内容编辑、审核发布等标准,确保新闻编导在网上网下采编过程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2]。另一方面,电视台要加强与外部媒体平台的协同联动,拓宽新闻传播渠道,可以与知名网络平台达成内容合作,实现优质新闻内容的交叉推送和共享传播。新闻编导可以根据不同平台的传播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工定制新闻产品,扩大新闻覆盖面和影响力。通过内外联动、优势互补,构建多向流动、交融共享的全媒体传播格局,不断提升新闻编辑质量。

(三)加强数字技术培训,提升新媒体编辑能力

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导必须与时俱进,加强数字技术学习和培训,全面提升新媒体编辑能力,更好地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需要。电视台要定期组织编导人员参加业务培训,系统学习网络新闻写作、信息可视化、数据新闻等前沿技能。通过专题讲座、实操演练等多样化的培训形式,帮助新闻编导掌握新媒体采编技巧,提高内容生产水平。例如,可以邀请资深编导人员开设网络写作指导课,传授网络新闻标题优化、导语撰写、篇章结构等实用技法,提升新闻编导的文字驾驭能力。同时,电视台还要加强数字化转型,为新闻编导配备先进的技术设备和软件工具。引进智能化采编平台、虚拟演播室等数字化设备,为新闻编导提供便捷高效的内容生产工具,如开发适用于本台的音视频处理、图像编辑、特效制作等软件系统,让新闻编导能够熟练运用数字技术,制作出精良的新媒体新闻产品。

(四)深化网络互动交流,把握舆论导向主动权

在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导要树立互联网思维,主动深化与网民的互动交流,把握网络舆论导向的主动权。新闻编导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积极开展网上互动,通过网络问政、在线访谈、评论互动等多种形式,倾听网民心声,收集各方意见,回应社会关切,例如针对热点新闻话题,新闻编导可以通过官方微博、微信等渠道发起讨论,邀请网民参与对话交流,了解公众诉求;对于网民反映强烈的社会问题,编导要迅速开展调查采访,通过深入报道传递民意、推动问题解决,体现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担当。此外,新闻编导还要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及时发现引导舆论方向。密切关注网上热点话题和敏感事件,通过甄别信息真伪、澄清事实真相等方式正面引导舆论。对于一些错误言论和负面情绪,要及时予以澄清和批驳,传播客观理性的声音。通过积极发声、科学引导,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环境。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视新闻编导要立足新媒体时代,紧跟融媒体发展步伐,创新角色定位和实践路径。未来,新闻编导应不断提升全媒体采编水平,强化网络互动交流,在创新探索中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为构建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新型主流媒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 刘莉 . 电视新闻编辑在新媒体时代的角色与职责 [J].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4,21(13):88-90.

[2] 李庆晨 . 适应新媒体时代的电视新闻编导策略解析 [J]. 新闻传播,2022,(23):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