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时代小学德育生活化实践路径探索

作者

丁月佳

潮州市潮安区龙湖镇塘东小学

【摘要】在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背景下,老师需要大力加强对以往教育理念、教育思路的改进和革新,尤其是要将五育并举理念融入于教育全过程。小学德育的重要性当前已经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知,然而当前德育教育开展过程中依旧存在有以说教为主的现实情况,导致学生融入于德育学习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足,甚至很多学生的德育素养培育受到了影响。小学阶段正是给学生进行三观培育的关键时期,为此以生活化形式开展培育工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德育思想并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具有极强的必要性。本文就针对于新时代小学德育生活化实践路径进行简要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德育 生活化 教学途径 实践研究

如果德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脱节,那么学生所学习认知思考的就是单纯理论知识,是理想化、抽象化的内容,不利于学生对德育理念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甚至还会导致学生参与德育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下降,使德育教育流于形式。为切实实现五育并举理念的全面落实,优化学生三观,培育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德育教育应逐步贴合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利用学生生活之中的各种现象开展实践化活动,主题式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德育与生活的紧密连接,感知良好的思想品质对于自己未来生活的影响。

一、结合德育教育内容,引进生活化材料

老师在为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时,除了要关注学生实际身心发展状况以及重难点内容外,还需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了解德育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存在有怎样的连接,并将多元化生活素材投入到课堂导入、课堂讲解、课堂总结等环节,通过更加具体的真实的案例,能够使得德育教育更具有体系性和优质度,同时也能够真正增强学生的体验感,让学生认识到德育就在身边,拥有良好的德育素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加深学生对德育知识的印象深入度。

举例而言,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为更进一步为学生开展孝道的知识讲解和渗透,老师在课堂之上为学生举办了妈妈我爱你德育活动,为更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融入于课堂之中,学习研究和分析,老师就通过网络为学生搜集了有关于感恩母亲的相关文章图片,接着还向家长收集了孩子和母亲在一起的合照以及短视频拼制成为一个完整的视频,为学生播放,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回忆自己和妈妈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在整体视频结束后,老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想和认识,并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通过这种生活化材料的全面引进,能够实现德育教育的全面深化,能够使学生对于母爱有更加深入的感知和思考,从而使学生后续能够自发的主动的对母亲表示感谢,既打造了高效课堂,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三观优质度。

二、抓住学生生成性表现,开展生活化教育

小学阶段学生处于成长发展的初始时期,大部分学生与社会接触不紧密,为此社会化意识相对较弱,生活经验相对缺乏,从学生的日常表现中老师就能明确感知。所以他们在校园生活里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小问题,而在为学生进行德育培育和引领的过程中,让老师应该高度关注学生的生成性表现,并以学生容易出现的小问题出现的思维困惑为出发点,开展德育教育,为学生进行生活化德育引领,这样能够让学生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下了解正确的思想,构建相应的道德认知。

举例而言,在一次课间活动中,老师发现一位学生在地上打磨一块钱的硬币,老师非常疑惑,就上前询问,学生表达想要试一试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句话是否是真的?了解这一情况后,老师在课堂之上就可以先对学生予以表扬,鼓励学生的探索意识、探索精神,并表扬学生坚持不懈的优质品质。但是老师也需要适当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告诉学生硬币是人民币,代表国家信誉不能随意破坏。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既能抓住学生的生成性表现,同时也能实现德育教育与学生生活的紧密融合,提高学生对德育理念思想的理解认知清晰度和透彻度。

三、以生活化主题活动形式进行德育教育拓展延伸

在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的背景下,老师除了要给学生进行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教学,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上的内容外,还需要不断为学生进行拓展延伸,只有如此才能实现学生学习视野的开拓,学习优质度完善度的提升。为此老师可以以生活化教育理念为出发点,为学生构建主题式的实践活动,并寻求家长、社区、社会的配合。

举例而言,老师可以为学生开展助人为乐有爱心德育主题活动,与当地政府取得联系,组织学生到养老院一同陪伴老人,帮助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哄老人开心,这样能够有效让学生学会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和关爱。当然老师也可以为学生设计环境保护的德育主题活动,让家长配合,一同带领学生到公园之中,捡垃圾放置制作的环境保护标识,以此来充分利用家校社各类资源,实现德育教育生活化构建,实现学生素养能力提升。

总之,在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背景下,老师需要大力加强对德育教育的高度关注,并实现德育教育生活化推进,助力学生综合能力、核心素养、三观的优化和完善,为后续学生成为社会所需综合性人才,复合型人才,高素质人才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连振东.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德育生活化路径探索 [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3, (10): 188-190.

[2]王庆华. 核心素养背景下农村小学德育生活化实践探索 [J]. 新课程, 2021, (2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