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职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途径研究

作者

唐竹

西安海棠职业学院,陕西西安,710038

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度渗透,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标志。《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政策明确指出,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推动教育改革的关键任务。高职英语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不仅承担英语知识传授职责,更需培养学生语言应用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以适配职业发展需求。在此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效果,其提升对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

2 高职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涵

2.1 信息化教学意识

教师需充分认知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潜力,主动关注教育信息化发展动态,树立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理念,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以适应教学需求变化。

2.2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熟练操作多媒体软件、网络教学平台、在线资源库等工具,能完成教学课件制作、微课录制、教学资源开发等任务,同时具备基础技术故障排除能力,保障教学顺利开展。

2.3 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

结合英语教学目标、内容及学生特点,运用信息化理念设计教学方案,可借助 VR/AR 技术创设语言情境,通过大数据分析学生学习需求,开展个性化教学,提升教学科学性。

2.4 信息化教学实施与评价能力

能运用信息技术组织在线讨论、小组协作等教学活动,同时借助学习管理系统、在线测试平台,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效果进行全面评价,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3 高职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状分析

3.1 调查设计与实施

问卷参考国内外研究成果,涵盖教师基本信息、信息化教学意识、技术应用、教学设计、培训等维度,向多所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发放 3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 265 份(有效回收率 88.3% ),同时选取代表性教师访谈,补充深度信息。

3.2 调查结果与分析

信息化教学意识: 70% 教师认可信息化教学重要性,但 30% 教师理解表层,缺乏主动探索积极性。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师对常用办公软件、教学平台操作熟练,但在英语语音评测软件、翻译辅助软件使用及音视频编辑技术上存在明显不足。

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师普遍利用网络资源备课、布置在线作业,但在创设信息化教学情境、开展个性化教学方面存在困难。

教学评价与培训: 65% 教师依赖传统考试评价,信息化评价工具应用少; 40% 教师表示培训次数少、内容针对性弱,无法满足教学需求。

4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信息化教学意识淡薄

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束缚,将信息技术视为单纯辅助工具,未认识其对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的变革价值;同时对新技术存在畏难情绪,缺乏主动学习动力。

4.2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足

培训体系不完善,内容滞后于技术发展,培训方式单一,缺乏实践操作与个性化指导,导致教师难以将所学应用于教学;且教师日常教学任务繁重,缺乏自主学习时间与精力。

4.3 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欠缺

部分教师教学设计未结合英语学科实践性、交际性特点及学生需求,仅将传统教学内容简单迁移至线上,缺乏创新与针对性;同时因对信息化工具操作不熟练,无法有效组织教学活动,影响教学效果。

4.4 信息化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当前教学评价以终结性评价为主,重考试成绩、轻学习过程;信息化评价工具与方法应用少,评价指标不科学,无法全面反映教与学效果,难以发挥评价的反馈促进作用。

5 提升途径

5.1 更新教学观念,增强信息化教学意识

学校与教育管理部门加强政策宣传解读,组织信息化教学理念培训、专家讲座与案例研讨(如举办 “信息化教学理念与实践” 专题讲座,邀请优秀教师分享经验),帮助教师了解前沿动态,认识信息化教学对教学质量、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转变教学观念。

5.2 加强培训与学习,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构建分层分类培训体系,依据教师基础与需求制定培训方案,内容涵盖信息技术基础、教学软件操作、资源开发等;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理论实践并重的培训方式,增加实践与个性化指导环节;学校提供在线课程、技术交流论坛、学习资源库等支持,鼓励教师自主学习。

5.3 优化教学设计,提高信息化教学质量

教师需结合英语学科特点,利用 VR 技术创设商务谈判、旅游等真实语言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借助大数据分析学生学习时间、进度、作业及测试数据,精准定位学习困难(如针对听力薄弱学生推荐专项训练资源),开展个性化教学;同时设计线上小组协作(如英语写作小组分工协作、互评作文)、项目式学习(如制作英语文化短视频、策划英语校园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与创新能力。

5.4 强化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保障

硬件方面,学校加大投入,完善校园网络(提升带宽与稳定性)、更新多媒体教学设备、建设智慧教室(配备智能教学系统、互动设备);资源平台方面,整合在线课程、课件、微课、英语学习软件等资源,打造一站式教学资源平台,方便教师备课与学生自主学习。

5.5 完善培训与激励机制,促进教师持续发展

将信息化教学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体系,定期组织培训并考核效果;同时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与成果纳入绩效考核、职称评定、评优评先标准,设立 “信息化教学优秀奖”,对表现突出者予以表彰奖励,激发教师提升积极性。

6 结束语

高职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需教师、学校与教育管理部门协同发力,通过更新观念、完善培训、优化设计与环境建设,可有效提升教师能力,推动高职英语教育质量提升。未来需随技术发展持续深化研究,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

参考文献

[1] 刘涛,孙倩,陈昕,徐敬广。基于 FAHP 的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综合评价 [J].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24,40 (1):52-55,71

[2] 高启荣。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商务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调查 —— 以湖南省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师为例 [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 (5):162-164

[3] 李蕊,吴薇,朱军伟。数字化时代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调查及提升策略 [J].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23(4):50-54

[4] 肖祯怀。重塑教育范式: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在智慧教育时代的提升与创新 [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 (2):161-164

[5] 侯书华。基于慕课建设的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24 (9):51-54

唐竹,女,汉,四川成都人,高校中级( 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语言学。

保留课题:西安海棠职业学院 2024 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 课题编号 2024HTJG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