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郝泽璞 刘欢
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西咸新区中心医院 陕西咸阳 712000
脑卒中作为神经系统常见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偏瘫是其常见并发症,会影响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与自理能力,降低生活质量 [1]。老年脑卒中患者因生理机能退化,更易伴随运动功能障碍及生活自理能力丧失,生存质量受严重影响。研究表明,脑卒中后 3-6 个月为康复黄金期,早期科学干预可促进神经可塑性修复,降低致残率。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对 60 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探讨该护理方式对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4 年 1 月至 2025 年 6 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6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0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并经 CT/MRI 证实;年龄≥ 60岁;发病至入院时间≤72h;首次发病;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严重认知障碍、精神疾病;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恶性肿瘤;骨折等影响运动功能评估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病情监测、基础护理、用药指导、健康教育及常规功能锻炼指导,持续4 周。
1.2.2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护理
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不再进展后 48h 内开始,具体措施包括:
体位摆放:根据患者病情采用仰卧位、健侧卧位及患侧卧位交替,每 2h 更换 1 次。仰卧位时患侧肩部垫枕,上肢伸展外旋;患侧卧位时患侧上肢前伸,肩部前屈90° ~130°。
关节训练:急性期进行被动关节活动,从近端到远端,每个关节活动 5-10 次,每日 2-3 次;病情稳定后逐渐过渡到主动运动,
包括握拳、抬腿等。
平衡与步行训练:从坐立平衡训练开始,逐步进行站立平衡、重心转移训练,根据耐受度增加步行训练强度。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包括穿衣、洗漱、进食等 ADL 训练,每日 1 次,每次 30-40min。
物理因子治疗: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改善肌肉张力,每日1 次,每次 20min。
并发症预防:定时翻身、叩背,指导有效咳嗽,预防压疮及肺部感染。以上干预持续4 周。
1.3 观察指标
神经功能缺损和肢体运动功能:采用NIHSS 评分,总分0-42 分,分数越高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采用FMA 评分,包括上肢(33 项)和下肢(17 项),总分0-100 分,分数越高功能越好。
日常生活能力与平衡功能:采用Barthel 指数,总分0-100 分,>60 分提示基自理;采用 BBS 评分,含 14 个项目,总分 0-56 分,<20 分为平衡功能障碍。
并发症与护理满意度:记录压疮、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0-10 分,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分别于护理前及护理 4 周后评估上述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 22.0 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 t 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n( % )] 表示,采用 χ 2 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比较
护理前两组NIHSS、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均改善,且观察组 NIHS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FMA 总分及上下肢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NIHSS 及FMA 评分比较(x±s,分)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P<0.05 )。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及平衡功能比较
护理前两组 Barthel 指数及 BB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两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Barthel 指数及BBS 评分比较(x±s,分)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P<0.05。BBS 评分≥ 40 分为平衡功能正常。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护理满意度#P <0.05 。BBS 评分 ⩾40 分为平衡功能正常。 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比较[n(%),x±s]


注: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采用 Fisher 确切概率法;单项并发症因样本量较小未做统计推断。
3 讨论
老年脑卒中患者常因神经功能损伤出现运动障碍,而早期康复护理可通过促进神经重塑与功能代偿,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经 4 周早期康复护理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运动功能Fugl-Meyer 量表(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证实早期干预能有效减轻神经功能缺损,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而这与康复训练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的作用机制密切相关。
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是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的核心目标。本研究里,观察组 Barthel 指数达 68.52 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这提示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其原因在于,通过体位摆放能预防关节挛缩,借助 ADL 训练可直接提升生活技能,由此形成功能恢复的良性循环。同时,观察组 BBS 评分显著提高,表明平衡功能得到改善,可降低跌倒风险,这对老年患者而言尤为重要。并发症预防是老年脑卒中护理的重点。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仅 6.67%显著低于对照组,得益于早期康复护理中的体位管理、肢体活动及肺部护理措施。神经肌肉电刺激等物理因子治疗可促进血液循环,减少深静脉血栓发生;定时翻身和皮肤护理有效预防压疮,体现了综合护理的优势。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针对老年患者特点优化康复方案:采用阶梯式训练模式,一方面采用阶梯式训练模式,让患者从被动活动逐步过渡到主动运动,契合老年患者生理机能退化的身体状况;另一方面强调平衡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协同训练,更贴合老年患者恢复生活自理的核心需求[3]。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护理可显著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降低并发症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吕磊 , 车腾雨 , 成杰 , 等 . 老年脑卒中住院病人跌倒警觉度现状及影响因素 [J]. 护理研究 ,2025,39(11):1917- 1923.
[2] 赵新 . 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J].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5,37(01):64- 66
[3] 高培 .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5,36(04):594- 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