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管理中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措施
高建峰
山东省显通安装有限公司 山东 泰安 271600
1 工程项目管理中施工现场管理的特点
1.1 复杂性
施工现场管理涵盖人员、材料、设备、技术、环境等诸多方面。不同工种的施工人员于同一施工现场开展作业,其工作流程、施工标准以及安全要求存在显著差异。材料种类丰富多样,从水泥、钢材等主要建筑材料到各类小型配件,其采购、运输、储存及使用均需进行精细化管理。设备的类型与功能亦存在较大差别,大至塔吊、挖掘机,小至电动工具,均需确保其正常运行与维护。此外,施工现场的环境因素复杂且多变,如天气条件、地质状况等,均会对施工产生影响。这种多因素相互交织的情形致使施工现场管理极具复杂性。
1.2 动态性
工程项目施工呈现为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伴随工程进度的推进,施工现场状况持续发生改变。于基础施工阶段,主要聚焦于土方开挖、基础浇筑等作业;进入主体施工阶段,工作重点则转向钢筋绑扎、模板安装与混凝土浇筑等方面;而在装饰装修阶段,会涉及墙面与地面处理以及门窗安装等工作。各阶段的施工任务、技术要求和人员配置均存在差异,故而施工现场管理需依据工程进度实施动态调整,及时化解新出现的问题。
1.3 协调性
施工现场管理需协调各方关系,包括施工单位内部各部门及与建设、监理、设计等外部单位的协调。施工单位内生产、技术、质量、安全等部门应密切配合推进工程建设,如生产部门安排进度,技术部门提供支持,质量部门监督质量,安全部门保障安全。同时,施工单位要与建设单位沟通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与监理单位把控质量和安全,与设计单位解决技术难题。只有有效协调,才能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1.4 风险性
施工现场存在安全、质量、进度等多种风险。安全风险是施工管理重要风险之一,存在高处坠落、触电等安全隐患,若管理缺失或不到位,易诱发安全事故,进而导致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质量风险关乎工程寿命和功能,控制不严会出现墙体裂缝等问题,影响交付使用。进度风险会因天气、材料供应、技术难题等导致工程延误,增加成本、影响效益。因此,施工管理需识别、评估和控制风险,实施应对举措,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及其影响程度。
2 工程项目管理中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措施
2.1 优化施工人员管理
施工人员作为施工现场的主体,其素质与能力对工程质量和进度具有显著影响。首先,加强人员培训,定期组织专业技能和安全知识培训,提升操作水平与安全意识。如新入场工人进行一周集中培训,涵盖施工工艺等内容,考核合格上岗。其次,建立合理人员绩效考核制度,综合评估工作表现、任务质量与效率等,给予奖惩。优秀员工获奖金等奖励,违规员工受批评与经济处罚。再者,注重团队建设,通过组织开展集体活动、业务竞赛等载体,进一步强化团队内部沟通协作机制,切实提升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如每月组织聚餐或户外拓展活动,增进感情、营造氛围。
2.2 加强施工材料管理
施工材料的质量与供应情况直接关联着工程建设质量与进度目标的达成。需严格规范采购流程,优先选择资质达标、信誉优良的供应商,依照法律法规签订采购合同并明确质量标准;深入开展市场调研工作,对多个供应商进行比较筛选,以确保所采购的材料具备高质量且价格合理。要严格落实材料进场验收机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质量检测工作,对于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予以清退处理;完善仓储管理体系,对材料进行分类存放,落实防潮、防火、防盗等安全防护举措。同时,要科学制定材料使用规划,根据施工进度合理估算材料需求,避免出现材料浪费和积压的情况;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定期检查材料使用状况,及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
2.3 完善施工设备管理
施工设备是施工现场关键工具,其性能与运行状态影响施工效率与质量。应构建设备档案,记录购置时间、使用状况、维修保养记录等信息,为管理维护提供依据。需定期维护保养设备,依据说明书和手册制定计划,进行清洁、润滑、紧固、调试等操作,保障正常运行。同时,要构建快速响应机制处理故障维修,减少停机时间。此外,结合工程需求合理配置设备,选用性能优良、契合工程特点的设备,提高利用率。使用中强化对操作人员的培训管理,确保按规程操作,避免设备损坏和安全事故。
2.4 强化施工安全管理
在施工现场管理里,安全无疑处于关键的核心位置。要构建一套科学且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在安全方面的具体职责,精心制定细致入微的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周全的应急预案。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得到强化,以此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警觉性和自我保护本领。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安全知识讲座,邀请专业人士分享安全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典型案例,让施工人员深入理解安全法规的内涵;还可以开展富有实战性的安全演练活动,模拟各种可能出现的危险场景,使施工人员熟练掌握应急处理的方法和技巧。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工作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有计划地定期组织全面的安全检查,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状况、设备运行情况以及作业环境的安全性等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检查。在检查过程中,要善于敏锐地发现安全隐患,并迅速采取措施将其消除。对于检查中暴露出的问题,要严格责令相关责任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改任务。同时,安排专人进行跟踪复查,确保每一项整改措施都能实实在在地落实到位,不留下任何安全死角。此外,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要进一步增强。在施工现场的各个关键位置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这些标志要具有足够的辨识度,能够在第一时间引起施工人员的注意。为施工人员配备齐全且质量可靠的安全防护用品和设施,像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等,为施工人员打造一个安全无忧的作业环境,让他们能够安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2.5 优化施工环境管理
施工环境对工程质量和施工人员身心健康具有重要影响。须严格落实施工现场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定期清理施工废弃物,确保现场整洁有序。科学安排施工时段,严格控制高噪音作业时间,最大限度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干扰。要进一步加强文明施工管理,规范施工人员行为准则,做到着装统一、言行得体,充分利用宣传阵地普及文明施工理念,营造良好氛围。同时,建立健全与周边居民及单位的沟通协调机制,及时听取意见建议,妥善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切实赢得理解与支持。
3 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项目管理中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举措涉及人员、材料、设备、安全以及环境等诸多层面。借助科学系统的管理手段,不仅能够有效应对施工现场所具有的复杂性、动态性、协调性与风险性,而且能够显著提高工程质量与效率。未来,伴随技术的持续革新以及行业需求的演变,施工现场管理需与时俱进,不断探寻更为高效、智能的管理模式。期望本文的分析与建议能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有益借鉴,推动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与高质量达成。
参考文献
[1] 周媛 . 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优化措施 [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5,(22):46-48.
[2] 詹征 . 工程项目管理中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措施 [J]. 中华建设,2025,(05):38-40.
[3] 孙佳乐 . 住宅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分析 [J]. 居舍,2024,(34):15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