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程故事为背景,借教学与评价结合之力,育幼儿探究能力
雷雯婷
张家港市三兴幼儿园 江苏苏州 215600
“教”需立足于幼儿兴趣、源于幼儿生活,从幼儿本位出发选择主题,满足其探索兴趣与发展需求。依据“学习金字塔”理论,课程故事能增加幼儿教授他人、自主支配时间、提升讨论兴趣等主动学习策略,帮助幼儿高效理解并留存知识,建立良好学习习惯。同时,巧用评价可判断教学方案适配性,结合幼儿实际制定下一步计划,助力幼儿从探究中获取直接经验、提升探究能力、激发内在求知欲。
一、亲近自然,激发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1. 发现幼儿探索兴趣,珍惜随手可得的教育契机
冬去春来,阳光正好时,幼儿在户外发现腊梅树上的椭圆形物体。“是虫子的家吗?”辰辰触摸后好奇其内部构造,小羽协助取出里面的东西。幼儿通过触摸、观察,发现其“硬硬的、深棕色、光滑、弯弯的椭圆形”,晨晨判断这是腊梅树的种子,其他幼儿纷纷赞同。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学习以直接经验为基础,需从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中获取经验。教师应尊重幼儿学习特点,常带幼儿亲近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挖掘身边教育资源。
后续散步时,幼儿又发现紫薇花种子,惊讶于“紫薇花树大但种子小”,并接连提出“种子掉土里能发芽吗?”“桂花树有种子吗?”“火龙果有种子吗?”等问题。基于幼儿对种子的天然好奇,教师开启“探秘种子”微课程。
2. 给予充足时间,鼓励幼儿猜想与验证
当幼儿对树上果实好奇时,教师不急于告知答案,而是给予充足时间让幼儿讨论并大胆猜想,发展其分析问题能力;同时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验证猜想,支持他们观察、触摸,保护好奇心,提升解决问题能力。
二、行是知之始,在实践中发展探究能力
1. 家园共育,搭建宽松探究平台
幼儿将种子带回教室后,提出“腊梅种子种土里会发芽吗?”“种子需要怎样的生长环境?”等问题。为满足幼儿求知欲,教师调动家长资源,发放调查表,引导幼儿与家长共同探索——有的通过网络查询、观看视频,有的结合生活实践,获取了丰富的种子知识。
2. 交流分享,点燃探究热情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成人应鼓励幼儿用语言、非语言等多种方式表达探索过程与结果,分享发现的快乐。幼儿相互分享种子知识:依依说苍耳靠粘在小动物身上传播,多多提到有些种子靠弹跳传播,筱筱发现蒲公英借风力传播,晨晨补充部分种子利用水流传播;曼绮、依依、涵涵还分别发现草莓、火龙果、枇杷的种子“隐藏”在果实中。
悦悦提出“种苹果种子看能否发芽”的想法,引发幼儿对播种方式的讨论,有的想土培、有的想用发芽器、有的计划水培。
3. 创造条件,满足幼儿探究需求
陶行知先生认为“亲知是一切知识之根本”,而“亲知”源于实践。根据幼儿讨论,教师在植物角准备了发芽器、水培器、沙土、营养土和普通泥土。幼儿带来收集的种子,按自己选择的方式播种,并通过表征记录种子变化。
实践中,幼儿遭遇挫折:筱筱水培的小麦两周后变黑发霉,晨晨土培的腊梅种子近一个月无动静,欣然用发芽器培育的波罗蜜种子也未发芽。但挫折未消减他们的探究热情,治融种植的大蒜长势良好,给了大家鼓舞。
幼儿向治融请教经验,治融分享了自己最初种的生姜未发芽,经妈妈讲解才知道生姜喜温暖湿润,初春气候不适宜,而大蒜耐寒、对生长环境要求低,换种后才成功。此次分享让幼儿明白,播种需了解种子生长习性,按其适宜的方式和环境培育。
《纲要》指出,教师要引导幼儿动手动脑发现、解决问题,鼓励幼儿间合作,并积极参与幼儿探索活动。幼儿在体验探究过程中,初步的探究能力得到发展。
三、教学评一体,总结经验提升探究能力
经历前期实践后,幼儿调整播种方式:涵涵将泡过的向日葵种子用湿纸巾包裹、套上塑料袋,放在阳光下;筱筱在发芽器里垫湿纸巾,并将其从阴凉处移到阳光下;欣然查询资料后得知波罗蜜是热带水果,不适应低温环境,于是换种枇杷种子。在精心照料下,种子陆续发芽,幼儿探究欲望得到满足,收获成就感,同时积累了更多播种经验。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中“做”是核心,教与学都需以“做”为中心,实现理论与实际结合。幼儿因前期经验产生对种子的好奇,探究中主动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用表征记录过程,通过分享交流获取更多经验。在“发现问题—猜想—验证—失败总结—再验证”的过程中,幼儿实现自我评价,结合教师评价与反思,达成自主学习、自我提升。
四、基于课程故事的教师评价与反思
“教”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创造力的基础。为幼儿创设沉浸式环境、鼓励动手尝试,是适合幼儿的“教”,能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真知、实现创新。
在“探秘种子”活动中,幼儿是主体,他们敢于猜想、勇于尝试、不惧困难,遇到问题会寻找原因、总结经验后再次实验,展现出良好的学习品质,这些品质对幼儿学习与发展至关重要,能让其终身受益。
活动全程,教师始终“幼儿在前,教师在后”,实时分析、评价幼儿发展情况,并依据评价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活动适配幼儿需求,助力每位幼儿获得发展。
参考文献:
[1] 陶行知 . 行是知之始 [M]. 苏州 : 古吴轩出版社 ,2016.
[2] 方明 . 陶行知全集 [M]. 成都 :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