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患者使用腹腔镜结合胆道镜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杨超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结合胆道镜在胆结石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并与传统开腹手术进行对比,以评估其优越性。方法:选取某医院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4例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研究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对照组则采用传统开腹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恢复时间和住院天数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结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胆结石;腹腔镜;胆道镜;效果
【引言】
当前,在胆结石治疗中,手术是主要方式之一,传统开腹手术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但其带来的创伤性较大,患者在术后容易面临较高的感染风险,这样则会增加治疗难度。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腹腔镜、内镜等微创技术应运而生,已成为治疗胆结石的关键方式之一,该技术创伤小、恢复快[1]。在这一背景下,医院应跟进前沿医疗技术,尝试将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应用于胆结石治疗中,以期望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本研究重点分析腹腔镜联合的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某医院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4例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超声检查确诊为胆结石,并排除其他严重并发症。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研究组男女比例为22:20,年龄为30-71(44.56±9.76);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3:19,年龄为29-72(43.56±9.63)。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研究组手术方案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手术当天,患者被安置在仰卧位并采用全麻方式以确保手术操作便利。随后使用四孔腹腔穿刺法建立腹腔通道,这一步骤对于后续手术操作至关重要,在穿刺时我们预留“T”管及腹腔引流管位置,确保在手术结束后进行必要的引流监测。接下来建立二氧化碳气腹,为腹腔镜置入提供足够空间,腹腔镜置入是手术关键步骤之一,其能够让医生清晰观察到患者腹腔内情况。在腹腔镜置入后,医生就可以对患者腹腔进行全面探查,要特别关注胆囊及肝十二指肠韧带显露情况。针对于胆管结石患者来讲,可使用电钩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前壁切开浆膜层,显露胆总管前壁,然后彻底吸净胆汁,以保障手术视野清晰,随后置入纤维胆道镜以清晰显示胆总管内腔,为取石操作做准备,在胆道镜引导下,医生就能够准确地找到结石并将其取出。
1.2.2对照组患者手术方案为开腹取石。该组患者同样要求术前12小时禁食,并通过一系列检查了解了结石情况,手术当天患者体位为仰卧位并接受全麻。然后医生会在患者右侧肋缘斜下方做了一长度为10厘米的切口,这一切口长度能暴露手术区域并方便手术操作,接着切开腹腔壁各层进入了腹腔进行探查。在探查时关注胆囊和胆管情况,通常会沿胆管底部及两侧切开了胆管两侧浆膜,并剪开了胆囊三角区的腹膜,这些步骤能够为取石操作提供足够空间[2]。对于胆囊结石患者,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了全部或部分切除胆囊,这一决策会基于患者结石情况、胆囊功能以及术后恢复等因素。而对于胆管结石患者,普遍会进行胆道结石清除操作。在清除结石后,医生会使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了患者腹腔,以预防术后感染。
1.3观察指标
1.3.1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各项指标情况。主要包含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胃肠道恢复时间以及住院天数。
1.3.2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主要为显效、缓解、无效。显效即为临床症状已消失,超声显示胆内物结石残留;缓解说明患者症状、血常规等方面各项指标均已恢复正常,结石清除率已达到半数以上;无效则表明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当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情况
研究组患者手术各类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研究组患者治愈率为97.62%,对照组为80.95%,两组差异明显(P<0.05),如表2所示。
3.讨论
胆结石还可以称之为胆囊结石,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胆结石形成原因复杂,如胆汁成分异常、胆囊功能改变、感染及胆道运动功能障碍等等。针对于胆结石治疗来讲,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腹腔镜结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有明显优势,不仅可以减轻患者身心负担,还有利于提升治疗效果[3]。
从手术时间角度来看,腹腔镜结合胆道镜手术采用了先进微创技术,可使手术过程更流畅。传统开腹手术需要较长时间来切开和缝合腹部,而微创手术通过微小切口和精准器械操作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在术中出血量方面,腹腔镜结合胆道镜手术同样表现出色,微创手术对组织损伤较小,因此术中出血量也会相应减少,这既可以降低患者因失血过多而引发并发症的风险,还有利于减少输血需求。从治疗效果来看,腹腔镜结合胆道镜手术的治愈率高达97.62%,远超过对照组的80.95%(P<0.05),说明微创手术在胆结石治疗中的治疗优势,这种手术方式可以清晰体现胆道结构而实现精准取石。
综上所述,腹腔镜结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既能减少手术创伤、加快患者恢复,还可以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因此,这种手术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志勇,古今,陈孝平. 科学肝切除-新时代肝癌肝切除的思考 [J]. 临床外科杂志, 2021, 29 (01): 1-3.
[2]梁宾勇,王少发,陈知水,等. 新的保护胆道血供的修肝方法对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影响 [J]. 临床外科杂志, 2017, 25 (08): 611-614.
[3]张尊义,黄志勇. 肝脏储备功能研究及其进展 [J]. 临床外科杂志, 2017, 25 (03): 235-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