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信息技术支持探讨初中语文单元整合教学方法

作者

杨玥婷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宝丰镇宝丰中学

核心素养融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后,初中语文教学面临从“知识传授”向“素养培育”的转型。传统单篇教学割裂文本关联,难以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知识体系,不利于综合能力发展。单元整合教学以主题为统领,整合文本、目标与活动,实现教学结构化重构。信息技术凭借资源获取、平台搭建、情境创设与精准评价优势,突破传统教学局限,为单元整合教学深化提供新可能。本文聚焦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方法,结合案例探讨,为语文教学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一、借助数字资源平台达成单元文本资源整合

单元教学需以文本资源整合为基础,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还有学习体验,传统教学实施期间,教师依赖教材跟教参,资源类型稀少、覆盖范围偏窄,难以达成学生个性化需求以及主题深度探究,数字资源平台攒集了海量数字化资源,囊括文本的各个版本、拓展素材、解读视频以及背景资料,可按照主题、体裁做精准检索,教师能围绕单元主题开展资源筛选,构建“核心文本加上拓展资源”体系,核心文本支撑基础目标达成,拓展资源为主题内涵添彩;同时凭借平台的共享功能开展,将整合的资源上传到班级的空间里,供学生自主检索,为单元教学铺就资源基础。

例如,在“科普作品阅读”单元教学的操作阶段,教师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为依托整合资源,以《大自然的语言》《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为核心学习文本,明确“把握说明方法、整理好说明顺序、领悟科学语言准确性”的目标,而后在平台查找“科普作品”的相关资源,筛选出《时间的脚印》不同版本的解读内容、《科普作品中的科学思维》专家视频,还有“恐龙灭绝之谜”短文与纪录片片段,整合资源群组。上传资源包至班级的空间,拟定预习任务单子,鼓励学生课前自主去学习,初步体悟科普作品形式与探究逻辑;课堂上参照预习给出的反馈,聚焦核心文本,剖析说明方法与顺序,达成“课前拓展跟课中探究”的衔接,增强教学的系统性。

二、借助交互式学习工具带动单元学习活动整合

单元教学的核心就是学习活动整合,关乎学生参与的情况与素养培养成果,在旧有的传统教学阶段,活动是教师讲解与单一练习占主导,形式凝滞、互动微弱,不易激起学生的热情,对语言运用以及合作探究能力发展有阻碍,交互式学习工具兼具互动性、趣味性以及实践性,覆盖在线协作、课件制作、虚拟仿真平台范畴,对设计小组探究、文本分析、情境实践等活动予以支持,达成实时互动式反馈,教师可针对单元主题,把单篇学习活动汇成递进式任务链,带领学生在互动中深化对主题的领悟,增进合作、探究及表达的能力,增进教学的层次性与实践效果。

例如,在涉及“亲情主题”的单元教学里,教师借助“腾讯文档”与“希沃白板”组织整合活动,单元装着《散步》《秋天的怀念》《散文诗二首》,目标设定成“感受亲情的内在含义,学习细节描写表情达意”,教师借助希沃白板制作课件,把文本细节段落设成“拖拽匹配”“批注点评”模块,供课堂做文本分析;运用腾讯文档创

建协作文档,分组要求学生课前去梳理“文本亲情细节”、分享“生活亲情故事”;课堂上小组把成果进行展示,教师利用希沃白板进行点评补充;课后引导学生结合课堂知识完成亲情短文撰写,依靠文档“评论”功能开展相互评价。此过程把“文本分析—故事分享—短文创作”串连起来,搭建任务链环,增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三、借助精准化评价系统达成单元教学目标的整合

教学目标整合为单元教学定方向,需统筹文本目标跟素养目标,造就结构化系统,传统评价多采用终结性测试,内容局限于知识记忆范畴,手段单一、反馈滞后性强,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素养发展的全貌,难以支撑目标实施动态调整,精准评价系统依托大数据跟行为追踪技术,实现对单元学习的全面测评,系统可跟踪学生在资源访问、活动参与、作业质量上的数据,形成诊断报告,辅助教师把握目标完成程度,实时调整教学策略;同时就评价结果与目标开展对标分析,为后续目标的优化给予数据支持,促成“目标—教学—评价”的闭环格局。

例如,在实施“古典诗词鉴赏”单元教学期间,教师凭借“智学网”完成目标整合,单元收纳了《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目标归纳为“积累文言常识、体悟作品情感、领略文学魅力、增强鉴赏能力”,教师在平台上搭建评价体系,把目标分解成诸如“文言常识掌握度”“情感分析准确性”的指标;处于单元学习阶段,安排文言默写、情感分析、鉴赏小论文等相关任务,系统对客观题自动批改,对主观题进行初评,跟进资源访问与学习的时长,形成行为报告;单元学习阶段结束后,结合任务完成的情形生成目标达成诊断报告,找出学生的长处和短处,教师依据此加强对鉴赏方法的指引,调整后续学习目标,实现目标和素养需求的契合。

结语: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为初中语文单元整合教学带来的,是教学逻辑的重构而非技术的简单叠加。数字资源平台拓展了文本的广度,交互式工具激活了学习的深度,精准化评价校准了目标的效度,三者共同服务于“以素养培育为核心”的教学本质。但需警惕技术工具化倾向:若脱离语文教学对语言感知、情感体验、思维发展的本质追求,再先进的技术也会沦为形式。因此,信息技术与单元整合教学的融合,应更聚焦“人”的发展——以技术简化教学流程、丰富学习体验,让教师有更多精力关注学生的个性化成长,让学生在技术赋能的语文实践中,真正实现语言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协同提升。这既是技术融入教学的价值归宿,也是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核心方向。

参考文献:

[1] 王遗志 . 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语文“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刍议 [J]. 考试周刊 ,2021,(82):28- 30.

[2] 郭永鸿 .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整合教学设计研究 [J]. 考试周刊 ,2024,(36):82-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