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以自然为基,行探究之路

作者

蒋烨

张家港市梁丰幼儿园 江苏苏州 215600

引言

在幼儿教育中,亲自然理念和陶行知理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亲自然活动能让幼儿亲近自然、感受自然之美,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强调实践与体验的重要性。我园有丰富的自然自然资源,本文以幼儿园的“小农庄”为实践基地,以中班幼儿棉花搭棚记活动为切入点,深入探讨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将亲自然理念与“教学做合一”理论相结合,为幼儿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亲自然理念与陶行知理论概述

(一)亲自然理念的内涵

亲自然理念强调人类与自然的亲近与和谐共生,倡导人们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积极主动地融入自然环境中。亲自然理念认为,自然不仅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更是人类心灵的滋养和精神的寄托。通过亲自然的活动,幼儿能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培养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和保护意识,注重引导幼儿在自然中学习、探索和成长,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核心观点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核心观点强调教育与生活的结合。他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要在做中教,在做中学—教师的教应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学生的学应以实际的做为中心。该理论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获取知识和经验,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和合作,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亲自然理念与“教学做合一”理论的契合点

亲自然理念与“教学做合一”理论存在着密切的契合点:亲自然理念强调让幼儿亲身接触自然,从自然中学习;而“教学做合一”理论主张在实践中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获取知识和经验。两者都注重实践和体验,认为只有通过亲身参与,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在亲自然活动中,幼儿可以通过种植、观察等实践活动,践行“教学做合一”的理念,从而更好地感受自然、认识自然,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中班幼儿棉花搭棚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分工不明确,沟通不畅

在棉花搭棚记活动中,幼儿在分工和沟通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在插弹力棒时,虽然幼儿自动分成了两组,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分工不够明确。汤汤和球球一开始没有明确各自的任务,导致操作有些混乱。柯逸和铭泽在自己完成任务后,对汤汤的指导不够清晰,柯逸说:“汤汤,拉这,你往那这边走”,这种表述让汤汤不太明白具体的操作方向;当球球发现弹力棒之间的距离太近时,幼儿之间的沟通不够及时和有效,没有迅速调整间距,导致后续出现了一些问题,表明幼儿在分工和沟通上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缺乏独立思考,依赖教师帮助

在盖膜过程中,当遇到弹力棒弹起来的问题时,幼儿显得有些不知所措,他们先是手忙脚乱地尝试将弹力棒重新插回土里,但效果不佳。随后,幼儿开始互相推卸责任,而不是积极主动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柯逸说:“因为汤汤插的不稳”,球球则说:“这是你们两个插的”,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只是互相指责,而没有主动去思考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直到教师介入,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幼儿才开始尝试去寻找答案。可见幼儿在遇到问题时,确实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往往过于依赖教师的帮助,因此需要着重培养他们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三)对植物生长过程的认识浅显,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淡薄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更多地关注于搭建大棚的具体操作,对棉花的生长过程以及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较为淡薄。当柯逸为了解决盖膜盖不住的问题而拔掉最边上的一根弹力棒时,他虽然注意到了棉花苗,但并没有深入考虑这种行为对植物生长可能带来的影响。幼儿在活动中也没有表现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如何合理利用资源、如何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等并没有纳入他们的考虑范围,可见幼儿需要加强对植物生长过程的了解,提高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从而更好地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解决中班幼儿棉花搭棚记活动中问题的策略

(一)提高合作效率,促进团队协作

在棉花搭棚记活动中,为了提高幼儿的合作效率,促进团队协作,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在分工方面,教师引导幼儿在活动前明确各自的任务,在插弹力棒时,让汤汤负责传递弹力棒,球球负责对齐位置,柯逸和铭泽负责插入弹力棒。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及时沟通,当球球发现弹力棒之间的距离太近时,及时告诉其他小伙伴并一起调整。教师可以组织小组竞赛等团队建设活动,让幼儿在竞争中更好地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柯逸、球球、汤汤和铭泽为例,在下次的搭棚活动中,让他们先讨论分工,明确各自的职责,然后在活动中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任务,提高他们的合作效率,促进团队协作能力的发展。

(二)鼓励独立思考,引导幼儿从实践中总结经验

针对幼儿缺乏独立思考、依赖教师帮助的问题,通过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并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来解决。在盖膜时遇到弹力棒弹起来的问题,教师应先给与幼儿自己思考的时间,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引导他们观察弹力棒的插入情况、间距等,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所在。鼓励他们积极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仔细调整弹力棒的位置,或者重新插入以确保其稳定性。柯逸和球球可以先各自独立思考,接着与同伴交流彼此的想法,共同努力尝试解决问题。当他们最终成功解决问题后,教师及时引导他们总结经验:“下次遇到类似问题,我们首先要检查弹力棒的插入是否牢固,间距是否合适,这样才能更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培养幼儿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从实践中总结经验,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三)开展自然科普活动,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为了增强幼儿对植物生长过程的了解,提高他们的自然环境保护意识,可以利用我园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开展自然探索活动,也组织幼儿参观植物园或农场,让他们亲眼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生长需求和环境条件,向幼儿介绍如何合理利用资源,包括节约用水、爱护土壤等。回到棉花搭棚记活动中,当柯逸为了解决盖膜盖不住的问题而拔掉最边上的一根弹力棒时,教师及时引导他思考这种行为对棉花苗生长的影响,并向他介绍如何在不伤害植物的前提下解决问题。同时,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在活动中如何保护环境,做到不乱扔垃圾、爱护土壤和植物,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更好地与自然和谐相处。

四、结语

此次活动通过对中班幼儿棉花搭棚记活动的研究,明确了亲自然理念与“教学做合一”理论的重要性及契合点。在解决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时,提出的策略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环保意识。未来应继续深入贯彻这些理念和策略,为幼儿提供更多亲自然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丁霁 . 亲自然教育理念下的幼儿种植活动 [J]. 试题与研究 ,2023,(34):128- 130.

[2] 陈美琴 . 与幼儿一起探索大自然——种植园里的“ 亲自然探究” 课程 [J]. 华夏教师 ,2023,(30):13- 15.

[3] 刘腾 . 幼儿园亲自然教育的个案研究 [D]. 福建师范大学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