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自动化机械设备设计研发与机械制造

作者

孙佳维

身份证号码:210106198110270351

引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的应用愈发广泛,自动化机械设备已成为现代制造业的核心装备。它不仅能够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还能提升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当前我国自动化机械设备在设计研发上,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部分核心技术依赖进口。

、自动化机械设备设计研发相关概述

1.1 设计研发的基本流程

自动化机械设备设计研发需遵循系统性流程,以确保最终产品符合实际需求。需求分析是首要环节,需通过与用户沟通、现场调研明确设备的功能定位、运行环境及性能指标,形成可量化的需求清单。基于需求分析进入方案设计阶段,设计团队结合技术可行性与经济性,提出至少两种以上初步方案,通过功能匹配度、成本预算等维度对比筛选最优方案。详细设计阶段需完成结构、电气及控制系统的具体参数设计,包括零部件选型、装配关系规划及控制逻辑编写。最后通过原型制作将数字模型转化为实体样机,经实际工况测试后根据反馈调整设计细节,形成闭环优化。

1.2 设计研发的关键技术

数字化设计技术是现代研发的基础,通过三维建模软件构建设备虚拟模型,实现零部件参数化设计与虚拟装配,可直观检测装配干涉问题并快速修改。智能化控制技术决定设备自动化水平,依托传感器采集运行数据,经控制器算法分析后驱动执行部件动作,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调节与异常预警。仿真分析技术能提前规避设计缺陷,通过动力学仿真模拟设备在不同工况下的受力状态,通过运动学仿真优化机械结构布局,减少物理样机试制次数。

1.3 设计研发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设计研发存在理念与实践脱节现象,部分设计仍以经验驱动,对智能化、绿色化设计重视不足,导致设备能耗偏高或适配性较差。核心技术自主化程度有待提升,高精度传感器、专用控制芯片等关键部件依赖外部供应,影响设备性能稳定性与成本控制。设计与制造环节协同不足是突出短板,设计人员对制造工艺了解有限,易出现设计方案可制造性差的问题,如过度追求结构精密性而忽视加工设备能力。

二、机械制造相关概述

2.1 机械制造的主要工艺

机械制造工艺是将原材料转化为成品的核心环节,涵盖多个相互衔接的技术流程。毛坯成型工艺为制造提供基础坯料,铸造通过将金属熔液注入模具获得复杂形状零件,适用于批量生产。锻造利用外力对金属坯料施压塑形,能提升材料致密度与力学性能,常用于受力部件制造。焊接则通过高温熔化金属使零部件连接成整体,在大型结构件组装中应用广泛。切削加工工艺负责零部件的精密成型,车削用于加工回转体零件的外圆与端面,铣削可完成平面及复杂轮廓加工,磨削通过砂轮研磨实现高精度表面处理,这些工艺通过去除材料使零件达到设计尺寸与精度。热处理工艺是性能优化的关键,通过控制加热与冷却过程改变材料内部组织,时效处理则能稳定零件尺寸,保障长期使用中的性能稳定性。

2.2 机械制造的质量控制

机械制造质量控制贯穿生产全流程,形成从源头到成品的闭环管理体系。原材料管控是质量保障的起点,需对进厂材料的成分、力学性能进行检验,确保符合设计标准,核查材料外观与尺寸,避免存在裂纹、夹杂等原始缺陷。工序质量控制聚焦制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通过制定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规范操作流程,操作人员需实时记录工艺参数,如切削速度、焊接电流等,质检人员采用抽样检测方式验证工序质量,对不合格品及时隔离并分析原因。

2.3 机械制造面临的挑战

作为机械制造企业,目前面临生产规模扩大、市场需求提升等诸多挑战。精益与效能难以兼顾的现象普遍存在,制造企业应用高科技设备促使生产零件的精密程度要求不断提高,而为了迎合超精密的零件要求,可能会使制造业生产成本变得高昂,耗费过长的加工时间,因此企业需要面对如何保证生产精度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成为企业可持续化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环境友好制造压力逐渐增大,传统制造中能源消耗及环境污染与当前市场的生态要求不相符合,电镀、铸件等部分制造工序具有较高的环境污染成本,清洁生产技术开发也会消耗极大的资金,中小制造企业推行绿色清洁生产的动力不足。供应链柔性差问题多为重要原材料和生产重要零部件的供应稳定性容易受外界影响,以及制造企业自身与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信息不全面等因素造成的,使得制造企业的生产计划变更会落后于客户需求的满足。

三、自动化机械设备设计研发与机械制造的协同优化

3.1 协同优化的重要性

开发设计和机械制造联动优化是保证和提高自动机械设备质量的有效途径。开发设计为制造提供蓝图,制造将蓝图转化为实物,开发设计和制造相脱离则产品设计无法满足制造需求、制造工艺反复试制,通过设计和制造的联动优化能够在设计过程中就将制造要求和问题融入考虑,将结构设计不能制造的因素提前考虑,同时制造过程中的制造工艺反馈给开发设计,例如确定机械加工精度要求下修改设计参数如尺寸公差等,缩短开发周期、减少多次开发试制原型制造环节对时间和成本的影响,能够使最终制造的产品兼顾设计性能和制造一致性要求,能够对产品竞争力有效提升。

3.2 协同优化的策略

首先构建跨部门沟通平台,在信息化平台上设计与工艺互相提供信息,要求制造人员参加设计评审,使设计人员在工艺方面提出改进结构以利于制造的意见;实施并行工程策略,即在方案设计的同时开展制造工艺设计,两者同时开始,同步滚动。利用模块化的设计原则,以制造工艺的种类划分,使模块既符合功能结构要求,又能适应标准工艺的要求。同时可以构建工艺数据库,即构建常用的工艺经验与规则的数据库,以便将这些制造经验限定在设计上,例如在设计软件的平台上将常用的材料加工性能进行量化,然后输到软件中,为设计人员在加工制造前提供参考,以便于其作出更合适的决策。

结语

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合理地对自动化装备的设计研发进行策划,关联机械的制造业。是制造业提质增效的重要着力点,能够实现设计与制造的良好链接,在协同开展设计研发与制造的过程中实现技术升级与成本节约,以协同平台架构、并行工程技术等为依托提升设计研发和制造的协同效率,在数字化进程提速背景下,对设计研发和制造的协同智能化程度要不断增强,以此满足制造业智能化升级的需要,成为制造行业高质量进步的重要支撑。

参考文献

[1]李照,李希栋,栾彩强,等.自动化生产设备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4,14(11):173-175+178.

[2]张胜男,兰维永,陈喜文.自动化汽车机械设备设计研发与机械制造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24,(19):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