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kV 变电站GIS 设备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设计与故障诊断
李顺儒
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引言:
500kV 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枢纽,其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电网的稳定运行。GIS 设备因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高可靠性,已成为高电压变电站的核心设备之一。但在长期运行过程中,GIS 设备可能受到制造缺陷、环境影响、操作过电压和绝缘老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局部放电现象时有发生。局部放电若不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极易导致绝缘击穿、设备故障甚至大范围停电事故。因此,如何实现对GIS 局部放电的实时监测与准确诊断,成为电力系统研究与实践中的热点。传统的离线检测方法虽然能在检修期间发现部分隐患,但无法满足实时性和连续性要求。在线监测技术的出现,为实现对 GIS 局部放电的动态感知和智能诊断提供了可能。本文以 500kV 变电站 GIS设备为研究对象,从系统设计、信号检测与处理、智能诊断方法等方面,探讨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的实现途径,并结合实验与实际运行经验,对其效能进行评价,以期为智能电网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
一、GIS 局部放电机理与信号特征分析
局部放电是指在电气设备的绝缘系统中,由于绝缘材料缺陷或电场集中等原因,在部分局部区域发生的非贯通性放电现象。对于 GIS 设备而言,其内部主要充填六氟化硫(SF6)气体作为绝缘介质和灭弧介质。尽管 SF6 具有优良的绝缘性能,但在高电压应力、杂质颗粒、气隙不均匀和金属突起等因素作用下,容易形成局部电场畸变,从而诱发局部放电。局部放电本身不会立即导致绝缘系统完全击穿,但它会不断产生局部高温、高能电子和化学反应副产物,逐渐加速绝缘材料的劣化,最终引发绝缘失效。因此,局部放电是 GIS 设备绝缘故障的重要先兆,监测其发生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GIS 局部放电产生的信号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包括电信号、超高频电磁波、声信号和化学副产物等。其中,超高频(UHF)电磁信号因其抗干扰能力强、传播速度快和信息量大,成为目前 GIS 局部放电检测中最常用的信号类型。局部放电信号通常表现为脉冲形式,其幅值、持续时间和频谱特征与放电类型密切相关。例如,气隙放电通常产生宽带脉冲信号,而表面放电信号则具有明显的频谱集中性。通过对信号的时域与频域分析,可以提取出反映放电特征的参数,从而为后续的模式识别与故障诊断提供依据。
二、500kV 变电站GIS 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设计
传感器的布置是在线监测系统设计的关键。本文设计的系统采用超高频(UHF)传感器,安装在 GIS 设备的检修口、接地开关腔和法兰接口处,以保证对不同位置的局部放电信号均能有效捕获。为提高定位精度,系统采用多通道布置方式,通过对不同传感器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时间差分析,实现放电源的空间定位。信号采集部分则采用高带宽数据采集卡和实时存储模块,确保对高速脉冲信号的完整捕获与存储。
局部放电信号往往伴随着噪声干扰和背景信号,因此需要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滤波、去噪和特征提取。本文采用小波变换和自适应滤波相结合的方法,有效去除工频干扰和随机噪声。随后对信号的幅值、脉冲宽度、重复率和频谱能量分布等特征进行提取,并结合相位分布图(PRPD 图)进行分析。通过这些特征参数的综合评估,可以初步判断放电类型和发展程度,为后续智能诊断提供输入数据。
在诊断模块中,本文引入了基于人工智能的模式识别方法。通过大量已知局部放电类型的实验数据训练支持向量机(SVM)和神经网络分类器,实现对不同放电类型的自动识别。同时,结合专家系统知识库,对放电信号特征与典型故障模式进行匹配,从而实现智能化诊断。例如,对于典型的悬浮颗粒放电、金属尖端放电和气隙放电,系统能够通过特征参数的差异进行准确区分。故障分析部分则进一步结合历史数据与实时监测结果,评估绝缘劣化趋势和风险等级,指导运维人员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
三、GIS 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的效益与应用
500kV 变电站 GIS 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不仅提升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也在运维管理中展现出显著效益。首先,该系统实现了对局部放电的实时监测,能够在早期发现绝缘缺陷,避免事故扩大化,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其次,通过智能诊断与定位功能,运维人员能够快速确定故障位置和类型,大幅度缩短检修周期和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此外,该系统为电力企业建立设备健康管理和状态检修提供了数据支撑,有助于从传统的定期检修模式转向状态检修和预测性维护,优化运维资源配置,降低整体运维成本。更重要的是,在线监测系统积累的大量局部放电数据,可为电力大数据分析与智能运维平台建设提供基础,推动智能电网的发展。
四、结论
综上所述,局部放电作为 500kV 变电站 GIS 设备绝缘劣化和故障发展的关键前兆,必须通过高效、实时的监测手段加以管控。本文设计的 GIS 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以UHF 传感器布置为核心,结合高带宽信号采集、先进的数据处理方法和智能诊断算法,能够有效提升局部放电检测的灵敏度、准确性和定位能力。实践表明,该系统不仅提高了故障诊断效率,还在保障电网安全、优化运维模式和降低运行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的进一步融合,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将向智能化、自适应和全生命周期管理方向发展,成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杜贵宝 , 杜永军 , 何帮华 , 等 . 非介入式开关柜局部放电监测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J]. 自动化应用 ,2024,65(24):18-20+35.DOI:10.19769/j.zdhy.2024.24.006.
[2] 杨超 , 杨聪 .GIS 局部放电信号特高频在线监测系统性能检验研究 [J]. 电工技术 ,2024,(S2):372-374+377.DOI:10.19768/j.cnki.dgjs.2024.26.127.
[3] 宋华 . 基于模式识别和噪声分离的局部放电监测应用 [J]. 水电与抽水蓄能 ,2024,10(06):8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