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用纤维保温材料的应用性能研究
宋丽静
身份证号码:13022919890618642X
引言
全球建筑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占比巨大,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建筑数量持续增长,建筑能耗问题愈发严峻。高能耗不仅带来能源供应压力,还加剧了环境污染和碳排放。因此建筑节能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而提高建筑保温性能是降低建筑能耗的重要途径。
、纤维保温材料的性能分析
1.1 纤维保温材料的分类与组成
纤维保温材料可依据原料来源分为矿物纤维、有机纤维和生物基纤维三大类。矿物纤维保温材料以天然矿石为核心原料,经高温熔融纤维化制成,常见的岩棉取材于玄武岩、辉绿岩等岩浆岩,玻璃棉则以石英砂、长石等硅酸盐矿物为基础,硅酸铝纤维多由氧化铝与氧化硅复合熔融而成,这类材料的组成以无机氧化物为主,具有天然的耐高温特性。有机纤维保温材料源于高分子聚合物,聚酯纤维由二元酸与二元醇缩聚产物纺丝而成,聚丙烯纤维则来自丙烯单体的聚合树脂,其化学结构以碳氢链为骨架,分子链的规整性决定了材料的力学特性。
1.2 纤维保温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性能关系
纤维的形态特征直接影响材料的宏观性能。纤维直径的细化可增加单位体积内的纤维数量,使材料内部形成更细密的阻隔网络,减少热量传递路径。纤维长度的增加则能强化交织节点,提升材料的结构整体性。纤维排列方式呈现明显的各向异性,随机交织结构通过增加热量反射次数优化保温性能,定向排列结构则使材料在不同方向呈现差异化的力学强度。
1.3 纤维保温材料的物理性能
导热性能是衡量保温效果的核心指标,其本质是材料内部热量传递能力的体现,纤维网络形成的空气阻隔层是保温作用的关键,纤维与孔隙的协同作用决定了热量传递的难易程度。密度反映材料的紧致程度,与保温性能存在动态平衡,过低的密度会导致纤维支撑不足,过高的密度则增加固体热传导占比。吸湿性与材料的化学组成密切相关,含极性基团的纤维易吸附环境水分,进而影响导热性能和结构稳定性。
二、纤维保温材料的种类与特
2.1 无机纤维保温材料
无机纤维保温材料以天然矿石为根基,像岩棉由玄武岩等高温熔融纤维化而来,玻璃棉源于石英砂等矿物经特殊工艺制成,硅酸铝纤维则是氧化铝与氧化硅复合的产物。它们凭借无机氧化物构成的主体,天然具备卓越的耐高温属性,能在高温环境下稳定维持结构与性能。在防火性能上,这类材料堪称翘楚,是建筑防火分区与高温工业设施保温的优选。
2.2 有机纤维保温材料
有机纤维保温材料由高分子聚合物孕育而生。聚酯纤维经二元酸与二元醇缩聚、纺丝成型,聚丙烯纤维则源于丙烯单体的聚合。它们以碳氢链搭建分子骨架,规整的分子链赋予材料独特的力学性能。有机纤维保温材料普遍质地轻盈,安装便捷,能减轻建筑自重。聚酯纤维的弹性与回复性优异,使制成的保温产品能较好适应建筑结构的形变;聚丙烯纤维的化学稳定性突出,耐腐蚀性强。但这类材料的耐热性欠佳,在高温下易软化甚至熔化,限制了其在高温环境的应用,而且部分有机纤维保温材料的吸湿性差,在潮湿环境中可能因水分积聚影响保温效果与使用寿命。
2.3 天然纤维保温材料
天然纤维保温材料取材于植物茎秆,麻纤维与竹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伴有少量半纤维素与木质素。天然高分子结构中的羟基,赋予材料出色的吸湿调节能力,可根据环境湿度变化吸收或释放水分,营造舒适的室内微环境。它们绿色环保、可再生,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且具备一定的抗菌性能,能有效抑制霉菌滋生。天然纤维的强度相对较低,在承受较大外力时易受损,质量稳定性有待提升,在应用时需精细把控选材与制作环节。
2.4 复合纤维保温材料
复合纤维保温材料取各类型纤维之所长、避各类型纤维之所短,其纤维常采用无机纤维作为保证材料防火、防火不熔性能的骨架,再将有机纤维或者天然纤维混合均匀来增强纤维柔软性、进一步减轻纤维质量,以达到在保证材料良好性能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各类型纤维特性,科学配置纤维组分的比例,并采用合理适宜的纤维复合方法,从而赋予复合纤维保温材料良好的性能。
三、纤维保温材料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3.1 保温隔热性能测试
隔热保温试验则是鉴定材料隔热保温的性能,其实质就是创造与真实使用条件一致的温差环境。在试验过程中创造一种热源与冷源,并在两者之间放置材料进行试验,并观察其内部与外部的温差情况以及热量传递速率,来测试材料的隔热保温性能。在试验过程中要杜绝周边气流的干扰作用,保证热量传递方式是依靠材料本身。
3.2 力学性能测试
力学测试考察材料在一定的受力情况下,骨架是否会出现局部较大变形、断裂等现象,包括抗压、抗拉和抗折等。抗压测试在试验设备上以固定加载位移对样本进行均匀加载,判断骨架是否有明显的变形或裂缝,评估其在建筑自重和外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抗拉测试通过模拟材料在安装过程或使用过程中受到的拉力,检验其中的纤维以及纤维与纤维之间粘结强度和力学完整性。
3.3 防火阻燃性能测试
燃烧性能检验:又称为阻燃试验,主要检验燃烧过程中材料是否容易引起火灾、易于造成火烧蔓延,不同的试验方式有不同名称,比如垂直燃烧、水平燃烧等,在燃烧试中,主要测定的是材料受到一定热度的火焰接触时的燃烧速率、是否会熔化或熔滴以及被接触火焰烧过后的自熄时间,用以测试材料的阻燃级别。无机类纤维在材料方面不易燃烧,在其燃烧过程中燃烧效果好,有机类纤维一般要添加阻燃材料以提高其阻燃性,在燃烧测试中结果会直接影响到建筑防火分区的使用。
3.4 耐久性测试
耐候性试验是模拟材料在长期服役中的老化效应,在自然环境或模拟的人工环境试验条件下,依据不同试验设备,进行高温高湿循环、紫外线照射、冻融循环等测试环境,模拟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材料性能变化温度变化、湿度变化对材料的影响,随后在耐候试验后检测材料的传热系数、强度、外观等性能的衰减,并由此测算其材料寿命。对于采用天然纤维材料的系统,还需要对其进行抗霉、抗虫蛀等试验,保证材料在湿度环境下不受生物的作用而损坏。耐候性试验的结果是考虑材料使用寿命的重要条件,是判断材料能否长期处于露天环境部位的重要指标。
结语
纤维保温材料在建筑设计中展现出多元应用价值,其保温、力学、防火及耐久性能的综合表现,为建筑节能与安全提供重要支撑。不同类型材料各有优劣,需结合建筑需求科学选用。未来需进一步优化材料性能,完善测试标准与应用技术,推动其在绿色建筑中的高效应用,助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为提升建筑整体品质与节能水平持续赋能。
参考文献
[1] 王臣林. 建筑保温用掺聚丙烯纤维发泡水泥制品的力学性能[J]. 合成纤维,2024,53(06):82-84.
[2] 郄振 江. 装饰 保温 一体 化陶 瓷复 合板 的制 备与 性能 分析 [J]. 佛山 陶瓷,2024,34(08):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