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火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能效评估与节能改造路径

作者

张鼎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下花园热电分公司 河北省张家口市 075300

   

引言

在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和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背景下,火电厂的节能减排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化学水处理系统作为火电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效果直接影响到机组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化学水处理系统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水资源和化学药剂;不合理的运行方式可能导致水质不达标,进而影响机组的正常运行,甚至引发设备故障。因此,对火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进行能效评估,并采取有效的节能改造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能效评估,可以准确掌握系统的能耗状况和运行效率,找出存在的问题和节能潜力;而节能改造则可以降低系统能耗,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量,从而降低火电厂的运行成本,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一、火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能效评估

(一)能效评估的重要性

火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的能效评估是实现节能减排的基础和前提,对于提升系统运行效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运行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准确的能效评估能够全面掌握系统的能源消耗结构与分布,识别关键能耗节点,如预处理、脱盐、再生及输送等环节的能量利用情况,为后续节能改造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通过系统的能效分析,不仅可以量化各设备或工艺段的能耗水平,还能揭示其在整体运行中的影响权重,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节能策略。此外,能效评估还可以实时监测系统的运行状态,结合数据分析技术,及时发现异常工况和潜在故障,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避免因水质波动或设备失效引发的重大安全事故。能效评估结果还可作为火电厂制定能源管理策略、设定节能目标和绩效考核指标的重要参考依据,推动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促进企业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智能化管理转变。通过持续的能效评估与反馈优化,火电厂可以动态掌握自身在化学水处理系统节能方面的优势与不足,明确改进方向,增强节能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最终实现绿色低碳、高效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二)能效评估的方法与指标

目前,火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能效评估常用的方法包括能量平衡法、效率分析法和指标对比法等。能量平衡法通过对系统输入与输出的能量进行精确测量与计算,分析能量利用效率及损失来源,常用于识别主蒸汽加热、电驱动设备等高能耗环节;该方法通常需结合热力学第一定律建立能量守恒模型,适用于对系统整体或关键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效率分析法则通过计算系统的关键运行效率指标,如制水效率(单位时间内产出合格水的比例)、再生效率(离子交换树脂再生过程的药剂利用率)等,评估系统的运行状态和能效水平。指标对比法则是将系统实际运行数据与设计标准、行业先进值或国家标准进行横向与纵向对比,发现差距并明确改进方向。

能效评估的主要量化指标包括单位制水能耗(kWh/m³)、药剂消耗率(kg/m³)和水回收率(%)等。单位制水能耗反映了生产单位体积合格水所消耗的电能,国内部分 300MW 级火电机组化学水处理系统的平均单位制水能耗约为1.8~2.5kWh/m3 ,先进水平可低于1.5 kWh/m³ ;药剂消耗率体现化学药剂(如酸、碱、阻垢剂等)的使用效率,直接影响运行成本与环境影响;水回收率则反映水资源的整体利用程度,反渗透(RO)系统的典型水回收率为 70%~80% ,EDI 系统可达 90% 以上。上述指标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化学水处理系统的能效水平,为后续节能改造提供科学、量化的决策依据。

二、火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节能改造路径

(一)工艺优化

工艺优化是火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节能改造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优化系统流程和提升工艺技术水平,可显著提高系统的能效水平。预处理环节可引入超滤(UF)和反渗透(RO)等膜分离技术,有效去除水中悬浮物、胶体及溶解性有机物,使进水 SDI 值(污染指数)控制在 3 以下,浊度低于 0.1 NTU,显著降低后续离子交换工艺的运行负荷。例如,某 600 MW 超临界燃煤机组在引入两级RO+EDI 工艺后,系统制水电耗由 降至 1.6 kWh/m³,药剂消耗下降约 35% 。对于离子交换工艺,应结合树脂特性优化再生参数,采用低浓度酸碱分步再生技术,将再生液利用率从 70% 提升至 85% 以上,并减少再生废液排放量。此外,推广使用连续电除盐(EDI)替代传统混床工艺,不仅实现连续稳定供水且水质电阻率可达 18 MΩ·cm 以上,同时避免了酸碱再生过程,年节约 NaOH 用量可达 10 t 以上。通过上述工艺优化措施,系统整体能效显著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为火电厂节水降耗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设备升级

设备升级是提升火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能效的关键举措。在动力设备方面,水泵与风机作为系统中的主要能耗单元,应优先选用高效节能型产品,并配置变频调速控制系统(VFD),根据实际用水需求动态调节电机转速,实现按需供能,有效降低无效能耗。某 300 MW 级机组对一级除盐泵组实施变频改造后,系统节电率达 22% ,年节电量超过 8 万 kWh,显著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在处理设备方面,过滤器宜采用多介质与活性炭双滤料组合结构,以增强其截污能力,延长运行周期并减少反洗频率;阳 / 阴离子交换器应采用均粒树脂填充,优化水流分布均匀性,提高交换容量,使运行周期延长至 24 小时以上,从而降低再生频率和运行成本。同时,新型催化氧化过滤材料的应用亦不可忽视,如TiO₂ 基复合催化剂可显著提升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效率,去除率可达 95% 以上,进一步保障出水水质。智能监测与控制系统建设是实现系统高效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建议部署在线水质监测仪表,包括 ORP、电导率、pH 计等,配合流量积算仪与 PLC 控制系统,构建 SCADA 监控平台,实现全流程数据采集与闭环控制,提升系统响应速度、运行安全性和自动化水平。此外,通过引入故障自诊断模块和远程运维功能,还可实现关键设备状态监测与预警,提前发现潜在问题,降低非计划停机风险。实践表明,通过对关键设备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系统综合能耗可再降低 10%~15% ,维护成本下降约 20% ,极大提升了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因此,在火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的节能改造过程中,设备升级应作为重点方向持续推进。

结论

火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的能效评估和节能改造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通过科学合理的能效评估方法,准确掌握系统的能耗状况和运行效率,找出存在的问题和节能潜力。在此基础上,采取工艺优化和设备升级等有效的节能改造措施,降低系统的能耗、水耗和药剂消耗,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系统的运行效率。火电厂还应加强能源管理,建立健全能源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提高员工的节能意识和操作水平。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火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的能效评估和节能改造将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为火电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刘 继 芹 . 火 电 厂 化 学 水 处 理 技 术 应 用 与 进 展 [J]. 化 工 管理 ,2025,(11):105-108.

[2] 刘 冬 . 燃 气 电 厂 化 学 水 处 理 技 术 探 讨 [J]. 当 代 化 工 研究 ,2021,(20):111-112.

[3] 张云瑞 . 火电厂化学水系统的节能降耗措施研究 [J/OL].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5(1)[2025-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