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引领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

邓婷

航天江南集团有限公司

做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要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作风优势、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创新优势、发展势和制胜优势,实现生产经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目标,为推进企业改革创新、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和动力支持。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不断提高党的建设工作质量,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课题。

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引领公司高质量发展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加强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是推进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的现状

结合调研和调查问卷情况,当前笔者所在的公司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入融合上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深度融合的工作目标协同上存在的问题

当前,企业党委在抓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上仍然存在任务和目标不协同,在党建工作中未明确中心工作的任务和目标,中心工作开展也不能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相融的发力点、切入点还找的不准。

2. 深度融合过程中“形势主义”情况依然存在

党建工作存在表面化、形式化问题,浮于表面,没有与企业发展有机融合,“形势主义”“两张皮”现象情况依然不同程度存在和出现。

3. 深度融合的制度保障还不够完善

党建工作考核与安全、生产、经营考核还不同程度存在“两张皮”,且考核指标定性多、定量少,考核权重占比较小,党建、纪检、宣传思想、企业文化等占总考核比重不到十分之一,考核奖罚力度不大,影响力较弱,考核结果没有真正与评优树先、晋升挂钩,考核“指挥棒”作用不明显,导致融入中心工作的效果不佳。

4. 深度融合的工作载体不够丰富

就目前来看,对党建融入业务工作的载体的认识还停留在表象,尤其是针对装备制造企业中科技创新、质量提升、数字化改革等特点,还不能较好找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同时党建工作方法枯燥单一,缺乏新意,难以吸引党员和职工参与的积极性,致使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出现“两张皮”现象。

三、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的策略研究

(一)目标如何确定

坚持“三个一体化”,确保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目标。谋划部署一体化。在部署阶段要将党建与业务工作一起划分、一起部署,确保促进领导干部“管业务也要管党建”的责任落实,实现责任共担。推进落实一体化。坚持在月度生产经营例会中,同步安排生产经营和党建工作,及时将生产经营工作的难点调整为党建工作的重点,公司党政主要领导和各部门党政负责人全部参加会议,确保信息互通。考核检查一体化。将统筹安排年度业绩考核、干部考核、基础管理工作检查和党建责任制考核,把生产经营任务和党建工作紧紧挂钩。

(二)融合的基本原则

1. 坚持守正创新

坚持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思想,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确保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严肃性;同时也要积极探索党建和业务融合的新模式、新路径。

2. 坚持统筹推进

党建工作要想避免“虚化”“弱化”,就要以业务工作的成果检验党建工作的成效,要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的理念,必须牢记抓好党建是本职,在工作中做到“三个不忘”:在安排全盘工作时不忘安排党建工作,在落实各项任务时不忘发挥党建工作的政治保障作用,在工作遇到困难时不忘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 坚持务求实效

要对标先进确立标杆,拉高标尺定好目标,以可操作、可检验的标准推进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着力取得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着力破解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重形式、轻实效”“重过程、轻结果”的问题,将党建工作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有实效的具体活动和举措,以公司改革转型发展成果检验党建工作成效。

(三)融合的路径分析

1. 坚持党建引领

党的政治建设是根本性建设,必须摆在首位,牢牢把住融合发展的方向。一是强化政治引领。聚焦党的政治建设,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准政治方向,提高政治能力,做到发展方向上充分体现党的意志、组织建设上充分体现党的领导、职责任务上充分体现党的目标、工作部署上充分体现党的引领。二是强化思想政治建设。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制定理论学习和个人学习计划,探索“互联网+党建”新模式,创新理论学习媒介和方式,线下采用集体学习讨论和个人自学的方式,持续加强理论学习。创新班子“领学”+ 扩大“联学”+ 个人“深学”的“三学”模式,通过学习研讨、党课教育、撰写笔记和心得体会等学习形式,抓好关键少数的理论学习。三是严格履行“一岗双责”。严格落实党员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制,明确各班子成员、党支部书记、中层领导干部的党建工作责任,实行党员领导干部党建履责情况检查述评,以推动业务工作实绩衡量党建工作成效。

2. 强化组织建设

根据企业特点、生产组织等实际情况,创新构建组织网络,确保党的工作全覆盖到企业每个角落。一是选好用好党支部书记。注重“双向进入、党政互补”,突出个体优选与组织优化相统筹,全力培养选拔“三懂三会三过硬”的优秀党务干部担任党支部书记,推动形成党支部书记优胜劣汰、能上能下的激励机制。二是着力抓好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深化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梯级提升工程,推动政治思想建设、党员教育管理、组织生活落实等方面全部实现标准化。三是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党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党的基层组织能力、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3. 精准制度建设

夯实制度基础是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长远之计、根本之策,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需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机制。一是及时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上升为制度,不断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推动业务工作发展的优势。二是进一步完善党建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联动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党建责任制与生产经营、干部管理一体考核评价机制,以公司生产经营成果检验党组织工作和战斗力,通过考核强化“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理念,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使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互促进。三是深化支部书记述评考,按照年度突出述职重点,创新述职方式,用好考核结果,推动党支部书记更好履行抓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探索“一岗双责”考核机制,完善责任清单,加强述职管理,形成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的强大合力。

4. 创新载体驱动

国有企业党组织要围绕生产经营工作,积极创新工作载体,用形式多样的载体活动,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一是创新政治理论与业务学习融合载体。注重互动式、体验式、情境式学习,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支部活动过程成为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工作本领和解决业务实际问题的过程。二是构建推动解决业务工作重点、难点问题的党建载体。采取党员先锋队、党员示范岗等形式,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党员合力攻克两个“一流专业”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三是创新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立完善党员干部思想动态定期分析机制,成立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实行谈心谈话全覆盖,及时了解党员干部思想动态,定期向上级党组织报告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稳定,促进党员干部工作学习生活各类问题的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