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病害成因及养护加固措施研究
宋涛
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岩门镇岩门村五组 身份证号码:431226199308300939
引言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公路桥梁的数量与日俱增,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的运营过程中,公路桥梁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病害,这些病害不仅影响桥梁的正常使用功能,还可能危及行车安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因此,深入研究公路桥梁病害成因,并探寻有效的养护加固措施,对于保障公路桥梁的安全运营、延长其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对公路桥梁常见病害的成因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养护加固措施,以期为公路桥梁的养护管理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一、公路桥梁病害成因分析
(一)自然因素
自然环境对公路桥梁的影响广泛且持久。极端天气是桥梁的“劲敌”,暴雨洪水会冲刷桥梁基础,造成局部掏空,使基础承载力下降,引发桥梁不均匀沉降;台风产生的强大风力,会给桥梁上部结构施加巨大风荷载,设计抗风能力不足的桥梁易出现振动、位移甚至倒塌。
温度变化也是桥梁的“隐形杀手”。温度升降使桥梁材料热胀冷缩,伸缩受限时产生温度应力,反复作用会让混凝土桥梁出现裂缝,降低耐久性;钢结构桥梁的连接部位则可能因温度变化松动、疲劳破坏。在寒冷地区,冻融循环危害严重。水分渗入混凝土孔隙,低温结冰膨胀,解冻收缩,反复冻融破坏混凝土内部结构,导致剥落、掉块等病害。为保障公路桥梁的安全与使用寿命,必须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护和加固措施。
(二)材料老化
公路桥梁材料老化是引发病害的重要原因。混凝土在长期使用中,易受空气中二氧化碳、氯离子等有害物质侵蚀。二氧化碳与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发生碳化反应,降低其碱性,破坏钢筋钝化膜,加速锈蚀;氯离子则直接破坏钝化膜,加快钢筋锈蚀速度。钢筋锈蚀后体积膨胀,致使混凝土开裂、剥落,削弱结构承载能力。钢材在大气环境,尤其潮湿、高盐环境中,易发生锈蚀,减小有效截面面积、降低强度,威胁钢结构桥梁稳定安全。同时,桥梁使用的橡胶支座、伸缩缝等橡胶制品,会因老化、龟裂失去原有功能,影响桥梁正常伸缩与承载性能,这些材料老化问题严重影响公路桥梁的结构性能与使用寿命。
(三)设计施工缺陷
不合理的设计和不规范的施工是公路桥梁产生病害的关键因素。设计阶段,若对桥梁所在地地质条件、交通流量、荷载等级等考量不足,易出现结构形式选择错误、尺寸设计不当、计算模型不准等问题。像基础设计深度不足,无法满足地基承载力,会造成基础沉降;上部结构受力分析失误,则可能使部分结构应力过大,引发裂缝与变形。施工过程中,工艺不规范、质量把控不严同样隐患重重。混凝土振捣不密实,会产生空洞、蜂窝,削弱强度与耐久性;钢筋连接、锚固不合规,影响协同工作;钢结构焊接质量差,焊缝易生裂纹,这些都严重威胁桥梁结构安全。
(四)交通荷载
随着交通运输量的不断增长,公路桥梁承受的交通荷载日益增大。超载车辆的频繁通行是导致桥梁病害加剧的主要原因之一。超载车辆的实际荷载远远超过桥梁的设计荷载,会使桥梁结构产生过大的应力和变形,加速结构的疲劳破坏。例如,超载车辆通过桥梁时,会使桥面铺装层出现车辙、坑槽,同时加大桥梁下部结构的受力,导致桥墩、桥台出现裂缝;对于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超载还可能使预应力筋产生过大的应力,降低预应力效果,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此外,交通流量的增加,使得桥梁结构反复承受车辆荷载的作用,这种频繁的加载和卸载过程,会引起结构的疲劳损伤,导致桥梁出现疲劳裂缝,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
二、公路桥梁养护加固措施
(一)日常检查与维护
建立完善的公路桥梁日常检查制度是及时发现病害、预防病害发展的重要手段。日常检查应包括对桥梁外观、结构尺寸、连接部位、桥面铺装、伸缩缝、支座等部位的检查。通过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桥梁表面的裂缝、剥落、锈蚀等病害,以及桥面铺装的破损、伸缩缝的堵塞、支座的变形等问题。对于发现的病害,应及时进行记录和分析,制定相应的维修计划。日常维护工作主要包括桥面清扫、排水系统疏通、伸缩缝清理、支座润滑等。保持桥面清洁,及时清除杂物和积水,可以减少桥面铺装的损坏;定期疏通排水系统,确保桥梁排水畅通,能有效防止雨水对桥梁结构的侵蚀;对伸缩缝和支座进行清理和润滑,可保证其正常工作,避免因伸缩缝堵塞、支座卡死而导致桥梁结构受力异常。
(二)结构补强技术
当公路桥梁出现较为严重的结构病害时,需要采用结构补强技术进行加固。常见的结构补强技术包括粘贴钢板加固法、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法、体外预应力加固法等。粘贴钢板加固法是通过结构胶将钢板粘贴在混凝土构件表面,使钢板与混凝土共同工作,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该方法施工简便、工期短,适用于受弯、受剪构件的加固。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法是利用碳纤维布的高强度和高弹性模量,将其粘贴在混凝土构件表面,达到增强构件承载力和延性的目的。碳纤维布重量轻、耐腐蚀,对原结构的自重和外观影响较小。体外预应力加固法是在桥梁结构外部设置预应力筋,通过张拉预应力筋对结构施加预压应力,抵消部分荷载产生的拉应力,从而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该方法适用于大跨度桥梁和梁体出现严重病害的桥梁加固。
(三)材料修复与更新
针对因材料老化导致的病害,需要对材料进行修复或更新。对于混凝土结构的病害,如裂缝、剥落等,可以采用压力灌浆、表面修补等方法进行修复。压力灌浆是将灌浆材料通过压力注入裂缝内部,填充裂缝并粘结混凝土,恢复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表面修补是采用修补材料对混凝土表面的剥落、缺损部位进行修复,提高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和耐久性。对于锈蚀的钢材,可以采用除锈、防腐涂装等措施进行处理。先将钢材表面的锈蚀层清除干净,然后涂刷防腐涂料,形成保护膜,防止钢材进一步锈蚀。对于老化、损坏的橡胶支座、伸缩缝等橡胶制品,应及时进行更换,确保桥梁的正常使用功能。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路桥梁病害是自然因素、材料老化、设计施工缺陷及交通荷载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极端天气、温度变化、冻融循环等自然因素,材料老化引发的混凝土碳化、钢材锈蚀,设计施工考虑不周、工艺不规范,以及超载、高频次交通荷载,都会威胁桥梁健康,影响其正常使用,危及行车安全与经济发展。针对这些成因,可采取对应养护加固措施。日常检查维护能及时发现早期病害,避免问题恶化;结构补强技术,如粘贴钢板、碳纤维布等,可有效提升严重病害桥梁的承载能力;材料修复与更新,能解决因老化导致的性能下降问题。实际工作中,需综合运用这些措施,构建科学的养护管理体系,加强监测维护,保障公路桥梁安全运行与长久使用,为交通事业发展筑牢根基。
参考文献:
[1] 林婵华 . 加强公路桥梁养护与维修加固的措施研究 [J]. 时代汽车 .2024(23):184-186
[2] 林文亮 . 高速公路桥梁病害成因及防治养护研究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09):0057-0060
[3] 莫兴盛 .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影响因素及养护管理研究 [J]. 低碳世界 .2024(07):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