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 小先生制" 的实践探索
徐亭亭
什邡市师古小学 618400
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交流能力和创新思维。然而,传统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小组讨论效率低下等。“小先生制”的引入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小先生制”让学生扮演“小先生”的角色,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因此,探索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小先生制”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小先生制”的内涵
“小先生制”是一种极具特色与创新性的教育模式,有着丰富且深刻的内涵。从角色定位来看,“小先生”并非传统意义上知识单向传授的教师,而是学生群体中基于一定能力选拔而出,兼具学习者与教学者双重身份的特殊角色。他们与同学处于平等地位,这种亲近感能消除传统教学中师生间的距离感,让知识传递更为自然流畅。在知识传播方面,“小先生制”强调知识的交互与共享。“小先生”需将自身所学的知识,通过自主理解、消化后,以适合同学接受的方式讲解出来。这一过程不仅是知识的输出,更是对自身知识体系的进一步梳理与巩固,实现教学相长。
2“小先生制”实践过程存在的问题
2.1“小先生”自身能力局限影响教学效果
在“小先生制”实践过程中,“小先生”自身能力局限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部分“小先生”虽学习成绩优异,但缺乏系统的教学知识和技能。他们往往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在将知识传授给他人时,难以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讲解数学难题时,可能只是简单地把解题步骤罗列出来,却无法清晰地阐述每一步的思路和依据,导致其他同学理解困难。而且,“小先生”的课堂组织与管理能力参差不齐。有的“小先生”在组织小组讨论时,无法有效引导话题,控制讨论节奏,使得讨论偏离主题,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2.2 小组分工不合理导致参与度不均衡
“小先生制”通常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然而小组分工不合理会导致学生参与度不均衡。在分组时,若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因素,就容易出现部分小组实力悬殊的情况。一些小组中,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过于集中,他们可能会主导整个小组的学习进程,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则缺乏表现机会,逐渐产生依赖心理,参与度越来越低。在具体分工上,也可能存在不合理之处。比如有的“小先生”为了追求教学进度,总是将简单、轻松的任务分配给与自己关系好的同学,而把复杂、困难的任务留给其他同学。
2.3 评价机制不完善难以激发持久动力
目前“小先生制”实践中的评价机制存在不完善之处,难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持久动力。评价标准不够明确和细化。在对“小先生”和小组成员进行评价时,往往只是笼统地从学习态度、参与度等方面进行描述,缺乏具体、可量化的指标。这使得评价结果主观性较强,学生不清楚自己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需要改进,无法根据评价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学习和教学行为。
3“小先生制”在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具体实践策略
3.1 科学选拔与系统培训“小先生”
科学选拔是“小先生制”有效实施的基础。教师要综合考量学生的学习成绩、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责任心等多方面因素。学习成绩优异能保证“小先生”自身知识储备充足;良好的表达能力可使知识讲解清晰易懂;出色的组织能力有助于掌控小组学习节奏;强烈的责任心则能确保其认真履行职责。可以通过学生自荐、小组推荐和教师考察相结合的方式,选拔出合适的“小先生”。选拔完成后,系统培训至关重要。教师要开展专项培训课程,传授教学方法,如如何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导入、怎样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等。
3.2 优化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与分工
合理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关键。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学习能力等因素进行异质分组,使每个小组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实现优势互补。一般来说,每组 4 - 6 人为宜,人数过少不利于交流和讨论,人数过多则可能导致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
3.3 设计丰富多样且贴合教学目标的小组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的设计直接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和效果。教师要根据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挑战性和趣味性的学习任务。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时,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制作各种几何图形的模型,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图形特征的理解。
3.4 建立多元化、激励性的评价机制
多元化、激励性的评价机制能够激发“小先生”和小组成员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评价要贯穿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全过程,包括学习前的准备、学习中的表现和学习后的成果。评价主体要多元化,不仅有教师评价,还要有学生自评和互评。
结语
综上所述,“小先生制”在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实践探索表明,该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合理选拔和培训“小先生”、优化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明确“小先生”的职责与任务以及建立完善的评价激励机制等策略,能够有效实施“小先生制”,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学习的效率和质量。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小先生”能力不足、小组分工不合理、评价机制不够完善等,需要教师不断地反思和改进。
参考文献:
[1]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模式探究[J]. 王雪. 智力,2024(12)
[2]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策略 [J]. 庄慧彤 . 启迪与智慧( 上 ),20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