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低段古诗词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
雷蕾玉
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山门镇中心小学 422300
引言
在小学古诗词阅读教学中,大部分老师存在未主动掌握有效阅读方法、常以“硬性目标”为指导而忽略学生实际感受的情况,致使学生对古典诗歌呈现出兴趣不高、积极性不足的状态。而古诗词作为反映社会现象、抒发文人情怀的文学载体,教师在教学与解读时应充分考虑小学生认知特征与理解能力并选择恰当教学方法,以此保证学生能有效领悟古诗词内涵。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安排不够科学
在教学当中存在着这样的情况:教师未能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且把握好各教学环节,就像当前小学语文古诗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时间不足难以理解作品深刻含义且缺乏思考时间与机会,教师花费过多课堂时间讲解可学生收获有限,并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对作品归类,未采用比较式、群文式等教学方式而是孤立教学每一首古诗,没能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1.2 不重视古诗词阅读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里,古诗词阅读教学属于难点,教师得深入理解古诗内涵且做好充分预习工作,要在加深对古诗认识基础上,培养学生对古诗词阅读的浓厚兴趣,并提升自身专业文化素养,就教师来讲,低年级试题中古诗题所占比重较小,且有时存在“拿高分容易,拿满分困难”情况,于是部分教师在备课中忽视古诗阅读教学,这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不利,学生理解和记忆诗词就会困难。
1.3 忽略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目前,尽管新课程改革在推进,但许多教师仍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就像在古诗词阅读教学中,不仅忽视引导学生增强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而且对古诗词内容只是简单提及,在学生未整体了解和掌握古诗词的情况下还一味要求阅读背诵,如此这般,势必大幅降低古诗词阅读教学课堂教学效果,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小学语文低段古诗词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2.1 重视创作背景,加深诗词理解
蕴含着作者深厚情感的每一首古诗,即便出自同一作者,因创作背景不同其抒发情感也各有不同且独特,还包含诸多故事与经典传说,教师在教授学生古诗词时,应深入理解把握其原则与特点并全面了解作者生平经历,从中挖掘有趣感人元素作为教学关键来开展教学。在引导学生体会诗歌创作大环境,并思考身处该情境心境的情况下,于授课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通过将自身感受与作者感受作比较的方式来加深对作者思想情感的理解。
比如在教学《江雪》时,可利用多媒体展示柳宗元被贬永州情景以让学生描述感受,接着画面切换至柳宗元看到江南雪景处,其雪景与心境产生共鸣且被寒江独钓老人气概打动,这又和他自身寂寞忧郁形成鲜明对比,如此教学情境能使学生真切感受古诗词韵味,将自身感悟与作者情感作比较,进而取得良好学习效果以加深对古诗词理解。
2.2 安排反复朗读,加深情感体会
古代诗歌学习与教学中,诵读作为重要环节及关键部分,在讲解古诗词时,教师需从诵读切入,借助示范诵读或指导学生诵读的方式,营造良好课堂氛围,以使学生亲身感受古诗优美、更直观理解古诗含义,进而更好地记忆与领会古诗内容。
在示范诵读之时,教师需合理把控情感,引导学生标注易读错字词,待学生掌握新字词后指导其有感情朗读并掌握正确朗读方式,同时为激发学生古诗学习兴趣,教师可创设有效学习环境,比如开展有奖朗读活动对发音准确学生予以奖励,以此激发学生朗读兴趣,使其在诵读古诗时能准确区分不同朗读方式,实现从被动朗读到有感情朗读的转变。
就小学低段学生来说,常有着发音不准、停顿不当之类问题的情况下,需教师为其创造更多练习机会以使其在尝试当中树立学习信心。通过反复阅读来让学生能更好理解诗歌内容并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情形下,教师布置诗歌朗诵任务之后应要求学生针对阅读中出现的错误提出疑问。在学习一首古诗之时,可采用“诵读 + 提问”方式的教师能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古诗词意义,使其在理解基础上有感情诵读且在诵读后深入思考。
2.3 利用对比阅读方式,强化理解
对比阅读是在语文诗歌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老师可以指导同学们去剖析古诗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环境的变化,把握大意,领会作品的意境。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使学生的想象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形成自己的赏析思路,发散他们的思维,锻炼他们的创新意识。
通过对几首题材相近但表现角度各异的诗,进行对比阅读分析,并探讨不同诗人运用不同意象、情感或文化背景来呈现同一题材的情况,借此学习差异性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表现题材的各种方法,进而更深入地领会古诗的深层意蕴。在同一诗篇或不同诗作中,教师可运用不同文体或技法凸显不同结构、语调及风格特点,期望发现其中差异,并探讨其于理解诗歌时所起作用,通过此类活动让学生了解不同诗作差异,提升对古诗变化及艺术特色的鉴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从不同时代诗词创作里挑选出一些优秀诗词,探讨社会变迁、文化观念以及诗人人生经历给诗歌主题、语言和观点带来的影响,通过对上述不同情境加以对比让学生更深刻认识中国古诗创作与解读。
结语
总之,中国古典诗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培养孩子语文素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点毋庸置疑,基于这样的情况,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予以正确定位,对教材资源要全面挖掘,且依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教学需求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在提高小学生对诗歌欣赏兴趣及整体鉴赏能力的诵读教学中,需教师借助古代历史背景与古人人生境遇营造充满人文气息课堂,且于课堂上把握诗歌特点与教学规律,考虑时代背景、语言表达并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以助学生理解内容情感,还可采用创设情境、角色扮演、诗意绘画等多种教学方法,为培养学生良好古典诗歌学习能力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夏敏杰 .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J]. 小学生 ( 中旬刊 ), 2017(1):13-13.
[2] 陈晓敏 . 学习任务群引领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探究 [J].2024(21):75-78.
[3] 宦小丹 . 品味古诗词 , 感受经典力量——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J]. 新作文:小学(1-3 年级), 2021(1):2.
[4] 庄利强 . 混合式教学法与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的融合研究 [C]//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四届教学研讨会 . 广州市番禺区洛溪新城小学 ,2021.
[5] 王 丹 . (2024). 小 学 古 诗 词 群 文 阅 读 教 学 研 究 . (Doctoraldissertation, 山西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