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预算编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贾志楠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学府街 25 号 142731198602280946
引言
市政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涵盖道路、桥梁、给排水等众多领域,是城市正常运转和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撑。市政工程预算编制是在工程建设前期,依据设计图纸、定额标准、市场价格等信息,对工程建设所需费用进行预测和计算的重要工作。准确的预算编制能为工程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合理安排资金,有效控制工程成本,提高投资效益。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市政工程预算编制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预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而影响市政工程的建设质量与进度。因此,深入研究市政工程预算编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市政工程预算编制存在的问题
(一)编制依据不充分
市政工程预算编制准确性高度依赖充分依据,但当前存在明显不足。设计图纸作为重要基础,常不完善,部分设计深度不足、关键细节标注模糊,致预算人员难精准算量,且设计变更频繁,增加编制难度与工作量,还易因频繁修改出偏差。定额标准方面,建筑技术飞速发展,新材料、新工艺广泛应用,现有定额难及时反映实际,部分定额子目缺失、含量不合理,预算人员计算单价缺准确依据,只能参考类似项目估算,影响预算准确性。另外,市场价格信息获取不准确也是问题,市政工程预算需参考大量材料、设备价格,其波动频繁且地区、供应商有差异,预算人员获取渠道有限、更新不及时,增加成本超支风险。
(二)编制方法不科学
科学的编制方法是市政工程预算编制准确的关键,但目前编制方法存在诸多不科学问题。工程量计算作为核心环节,其准确性关乎预算金额,可部分预算编制人员对定额规则理解不透、方法不当或粗心,导致计算错误。如土方工程中,对放坡系数、工作面宽度规定掌握不准,土方工程量偏差大;钢筋工程量计算未考虑搭接、弯钩等因素,计算不准确。费用计取方面,存在计取标准与基数不准确问题,措施费应依工程特点和施工组织设计确定,部分人员为简化计算用统一费率,致其与实际不符;间接费计取基数因工程量计算错误或费用项目划分不清出现偏差,影响预算合理性。此外,缺乏全过程动态管理也是难题。市政工程建设周期长,受多种因素影响,但预算编制多在前期一次性完成,缺乏动态管理与跟踪调整,实际情况变化时预算难及时调整,导致预算与实际成本脱节,无法发挥控制作用。
(三)人员素质不高
预算编制人员素质对市政工程预算编制质量至关重要,然而当前人员素质存在短板。专业知识不足问题突出,市政工程预算编制涉及多专业知识领域,需预算人员具备扎实专业基础,但部分人员储备欠缺,对施工工艺、技术要求了解不深入,致使预算编制时出现工程量计算规则理解有误、定额套用不当等情况。责任心不强同样影响预算质量,预算编制工作需严谨细致,可部分人员态度敷衍,审核设计图纸和资料不仔细,工程量计算与费用计取草率,导致预算出现漏项、错项。此外,缺乏实践经验也是一大难题,预算编制既需理论知识,又依赖实践经验。一些年轻预算人员实际工程经验匮乏,对施工现场情况知之甚少,编制预算时难以考量施工中的各种因素,进而造成预算与实际情况偏差较大,影响预算编制的精准性与实用性。
二、市政工程预算编制的改进措施
(一)完善编制依据
为提高市政工程预算编制的准确性,需完善编制依据。建设单位应加强对设计单位的管理,要求设计单位提高设计质量,确保设计图纸的深度和完整性。在设计过程中,加强各专业间的沟通协调,减少设计变更的发生。同时,建立设计图纸审查制度,在预算编制前对设计图纸进行严格审查,及时发现和解决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问题,为预算编制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定额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建筑市场的研究和分析,及时了解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情况,对定额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定期发布新的定额子目和调整系数,确保定额标准能够反映实际工程成本。同时,加强对定额使用的培训和指导,提高预算编制人员对定额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政府相关部门应建立统一的市政工程材料、设备市场价格信息平台,及时收集、整理和发布市场价格信息。价格信息应涵盖不同地区、不同品牌、不同规格的材料、设备价格,以及价格波动趋势等。预算编制人员可以通过该平台获取准确的市场价格信息,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二)优化编制方法
优化编制方法是提高市政工程预算编制质量的重要途径。预算编制人员应加强对定额规则的学习和理解,熟练掌握工程量计算方法。在计算工程量时,认真阅读设计图纸,严格按照规定的计算规则进行计算,确保工程量的准确性。同时,利用计算机辅助计算软件,提高工程量计算的效率和准确性。对于复杂的工程项目,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会审,避免出现计算错误。明确各项费用的计取标准和计取基数,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费用计取。对于措施费,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详细分析,合理确定计取项目和费率。在计取间接费时,准确确定计取基数,避免出现偏差。同时,加强对费用计取的审核,确保费用计取的合理性。建立市政工程预算动态管理制度,对工程建设全过程进行跟踪和监控。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及时收集实际发生的工程量、材料价格等信息,与预算进行对比分析。当实际情况发生变化时,如设计变更、材料价格波动等,及时对预算进行调整,确保预算与实际成本相符。同时,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考核和评价,提高预算的控制作用。
(三)提高人员素质
提高预算编制人员素质是保障市政工程预算编制质量的关键。定期组织市政工程预算编制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建筑专业知识、定额标准、预算编制软件的使用等。通过培训,提高预算编制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同时,鼓励预算编制人员参加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加强对预算编制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强化责任意识。建立预算编制质量考核制度,将预算编制质量与个人的绩效挂钩,对预算编制质量高的人员进行奖励,对出现严重错误的人员进行处罚。通过制度约束,提高预算编制人员的工作责任心。鼓励预算编制人员深入施工现场,了解施工工艺和流程,积累实际工程经验。在实际工作中,安排预算编制人员参与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从项目前期策划到竣工结算,使其熟悉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工程预算编制是一项复杂且重要的工作,其准确性和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市政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投资效益。当前市政工程预算编制存在编制依据不充分、编制方法不科学、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需要通过完善编制依据、优化编制方法、提高人员素质等措施加以改进。只有不断提高市政工程预算编制的质量,才能为市政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健康发展,为城市的繁荣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杰 . 市政工程预算编制和控制策略探究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24(03):0047-0050
[2] 潘 爱 琴 . 市 政 工 程 预 算 编 制 和 控 制 策 略 探 究 [J]. 建 筑 与 预算 .2020(12):20-22
[3] 赵卓瑾 . 市政工程预算编制分析 [J]. 河南建材 .2022(12):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