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数字素养,构建小学语文智慧教育新模式
张忠兰
重庆市云阳县青龙小学 重庆 404500
引言:在全球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随着大数据、云平台、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度融合,小学语文教育正面临从传统教学模式向智慧教育模式的深刻变革。在此背景下,提升师生数字素养成为关键议题。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个性学习、互动体验、资源共享、实时反馈等,既能够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又能够拓展教育边界,赋能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1]。本文以提高数字素养为目标,致力于探讨技术赋能的小学语文智慧教育新模式。
一、数字资源助力教师备课:构建智能化教研体系
语文备课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教师教学效能与学生学习成效。在智慧教育背景下,教师可依托教育云平台构建智能化教研体系,通过整合优质数字资源、应用智能备课工具、开展云端协同教研等方式,实现精准化、个性化的教学设计。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课程《蝙蝠和雷达》为例,教师可通过教育云平台观摩名师课例,掌握科普知识短文的教学要点;结合课标要求与课程内容,调用教育云平台中的微课视频、互动课件、实验动画等资源,设计“生物特性 - 科技发明”的认知支架;利用学情分析工具诊断学生前备知识水平,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分层设计“填写特征对比表格”“制作课文流程图”“探讨生活中的仿生学案例”等任务;通过云端教研共同体进行教案的不断优化,最终形成既符合课标要求又适配真实学情的教学设计。
二、数据驱动学情精准诊断:实施差异化课前指导
在智慧教育背景下,教师应充分发挥线上平台的数据采集与分析功能,实施基于学情精准诊断的差异化课前指导。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课程《海上日出》为例,教师利用平台为学生构建三级预习体系,其中一级预习任务聚焦字词识记与释义,通过微课视频辅助学生完成课文生字的书写练习,平台根据学生提交作品自动生成正确率热力图,教师据此针对性调整字词教学重点;二级预习任务指向内容理解与结构梳理,通过交互式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提取课文关键信息、厘清日出过程描写顺序,平台实时统计学生作答数据并生成班级共性问题图谱,帮助教师精准定位学生的理解难点;三级任务立足高阶思维发展,通过在线协作平台展示不同地域日出实景照片,引导学生对比文中描写进行语言迁移训练,平台自动归类学生的观察视角与表达特点,为课堂中的深度对话提供支架。基于数据驱动的差异化课前指导,不仅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可为课堂教学提供精准学情支持,达成提质增效目标。
三、智慧课堂重构教学活动:打造多模态交互场景
课堂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形式,传统模式因单向灌输、方法单一、内容枯燥等,导致学习兴趣不高、课堂参与度低、教学效果不理想。在智慧教育模式下,教师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多模态交互课堂,通过融合视听感知、情境创设、虚实交互、即时反馈等要素,实现教学活动的深度重构 [2]。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课程《记金华的双龙洞》为例,教师可利用 AR/VR 技术还原溶洞实景,让学生在虚拟漫游中直观感知“或浓或淡的新绿”“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文中描写的场景细节,使抽象文字转化为沉浸式体验;利用人工智能语言测评系统进行朗读指导,针对发音准确性、语调流畅性、情感表达力、朗读节奏感等提供个性化建议;利用电子课件呈现问题链“双龙洞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作者是如何描写孔隙的狭窄的?”“作者看到洞顶的双龙说‘有点像’,到底像不像?”“如果你是导游,会如何向游客介绍双龙洞?”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探究,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利用云端资源库为学生提供多篇同类游记文本,组织学生从单篇精读向群文阅读拓展,使学生在对比分析中掌握游记类文章的写作特征,并获得鉴赏能力、批判思维等培养。
四、智能系统革新评价体系:建立多维化反馈机制
以纸笔测试为主的传统语文教学评价方式,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动态学习过程与语文素养发展情况。基于教育数字化、智慧化转型,教师可利用智能评估系统实时采集学生学习数据,通过人工智能分析实现个性化学习诊断,结合课堂表现、项目实践、阅读积累、小组协作、文化理解、学习反思等多维度指标,构建学生动态成长画像,为教学改进提供精准依据。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习作《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教学为例,教师可通过智能评估系统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分析学生的构思草稿、情节设计、语言表达等要素,自动生成“叙事完整度”“语言流畅性”“创意新颖度”“主题契合度”“情感感染力”等量表指标,同时结合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数据,形成多维度、立体化的习作能力评估报告。教师可根据报告给予学生个性化、精准化写作辅导,真正做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结论: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数字素养的提升与智慧教育模式的构建成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通过整合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智能评估系统等,教师能够显著优化教学效率,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师生数字素养的协同发展不仅直接影响技术应用的有效性,更是推动教学质量提升的核心驱动力。相信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持续迭代与集成应用,小学语文智慧教育模式将不断创新,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精准化、多样化、深层次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张秀梅 , 赵明仁 , 陆春萍 . 技术赋能的中小学教学模式创生路径研究——政策、理论、成果、特点与趋势[J]. 中国电化教育,2023,(08):32-40.
[2] 张方, 李晓静. 数字化赋能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以构建“1-1-P”个性化语文智慧学习者课堂教学模式为例[J]. 辽宁教育,2024(18):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