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职业院校网络育人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与提升路径研究赵彧

作者

赵彧

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157000

引言: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正处于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关键阶段,亟需积极应对新技术变革带来的新挑战、新需求。然而,职业院校网络育人仍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资源供给不充分、过程管理不到位、评价体系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如何立足网络教育发展的时代特征,遵循技术与教育融合的内在规律,破解职业院校网络育人面临的现实困境,构建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体系,创新优化教学组织与管理机制,全面提升网络育人质量和效果,已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亟待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职业院校网络育人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职业院校网络育人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首要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必须全面客观,真实反映网络育人的实际质量状况。这就要求指标的选择要全面覆盖网络育人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包括目标、资源、过程、效果、反馈等方面,不能遗漏关键指标。同时,每个指标都要有明确的内涵界定和可测量的标准,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可比性。此外,还要根据不同层次、类型的职业院校实际情况,设置差异化的指标权重,提高评价的针对性和精准度。

导向性原则强调评价过程和结果要能引导职业院校不断改进和提升网络教学质量。评价不是目的,而是推动网络育人持续优化的手段。因此,评价体系的构建要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聚焦人才培养薄弱环节,突出改革创新重点。评价指标和标准的设定要与学校发展目标和规划相匹配,与师生发展诉求相契合,激发各方参与网络教学的动力。评价实施要注重过程管理,加强跟踪指导和反馈改进,帮助学校找准问题症结,制定针对性地提升策略。评价结果运用要立足育人实效,强化结果反馈和整改落实,推动形成网络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

发展性原则要求评价内容紧跟网络教育发展趋势,引领职业院校网络育人模式创新升级。当前,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网络教学形态和学习方式日新月异,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不断提速。评价体系必须立足网络教育前沿理念和实践,把握时代脉搏,将弹性学习、泛在学习、智慧学习等新型教学模式纳入评价视野,将教学方式创新、学习体验优化作为关注重点。同时,评价指标体系要保持动态更新,根据网络教育发展实际和师生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完善,激发师生投身网络育人的热情。唯有体现发展性原则,评价体系才能适应网络教育变革趋势,引领职业院校网络育人持续走在时代前列。

二、职业院校网络育人质量提升路径探析

(一)优化网络教学平台,丰富优质教学资源

网络教学平台是开展网络教学的基础设施,其建设水平直接影响教与学的效果。职业院校要以提升育人质量为导向,加大网络教学平台优化力度。一方面强化平台功能建设,基于教学需求不断拓展和完善在线备课、直播授课、课堂互动、在线作业、学情分析等功能模块,提高平台的易用性和实用性。同时保障平台运行的安全稳定,建立完善的平台管理制度和技术保障机制,为师生创设流畅顺滑的教学体验 [1]。另一方面聚焦教学资源建设,引导教师根据专业特点和课程要求,开发设计相应的教学资源,包括微课视频、电子教案、虚拟仿真、在线测试等,促进资源形式和呈现方式多样化。加强精品资源遴选培育,开展校企合作、校际联盟等,集聚和共享优质资源,促进资源的持续更新和扩充。资源建设与平台优化相辅相成、互促共进,二者融合发展才能为网络育人质量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二)创新网络教学模式,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教学模式创新是提升职业院校网络育人质量的重要抓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强调发挥两种教学模式的优势互补和融合叠加效应,是当前推动职业教育教学变革的重要趋势。推进混合式教学要处理好课前 - 课中 - 课后三个教学环节的衔接设计 [2]。课前,教师要合理设置线上学习任务,学生通过资源学习完成知识准备;课中,教师要结合学情分析开展针对性讲解,组织开展头脑风暴、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互动活动,加强师生、生生交流互动;课后,要综合运用作业、测试、问卷、反思日志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效果,查漏补缺。

同时,要加强线上学习过程管理,严格课堂考勤,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专业需求,灵活设计教学组织流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只有深入推进教学模式变革创新,才能充分激发线上教学活力,全面带动网络育人质量提升。

(三)加强网络教学过程管控,健全质量保障机制

切实加强网络教学全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是保障网络育人有序开展的关键举措。首先,制定完善的网络教学管理制度,明确各教学主体的责任分工,规范教学组织、运行和考核评价流程,为管理提供基本遵循 [3]。其次,加强教师教学行为监管,定期开展教学督导检查,及时跟进并指导教师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水平。针对学生学习,要完善过程监测与实时反馈机制,通过学习行为采集分析、定期组织教学评价等,及时发现学习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指导。教学过程每一环节、每一细节都要管住管好。再次,强化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构建涵盖平台、资源、教学、管理、效果等的全方位质量评价体系,多维度开展网络教学诊改,做到评价、整改、提高有机统一、闭环运行。织密管理制度之网,严格过程管控之策,用好评价诊改之法,才能为网络教学保驾护航,促进网络育人行稳致远。

(四)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做好评价结果运用

科学的评价机制是推进职业院校网络育人的指挥棒。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机制要处理好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的有机统一。在评价主体上,要综合听取教师、学生、行业企业、第三方评估机构等多方意见,提高评价的广泛性和准确性。教师要加强教学反思,开展自我评价;学生要积极参与教学评价,加强自评互评;行企和第三方机构要立足岗位需求开展他评,多维度构建评价闭环。在评价内容上既要关注网络教学的过程管理,也要考察人才培养的实际成效,将师生的获得感、满意度作为评价的落脚点。评价指标体系要全面系统,兼顾共性要求和个性特点。在评价方式上,应将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发挥在线学习行为数据分析的技术优势,形成可视化的评价结果。高度重视评价结果应用,建立评价问责和激励机制,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推动学校形成可持续的网络教学质量文化,唯有系统科学的评价机制成为网络育人破浪前行的助推器。

结束语:

职业院校网络育人质量的持续提升离不开科学的评价体系设计和系统的实施策略优化。通过优化网络教学平台功能,丰富优质教学资源供给,创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强化教学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健全多元参与的诊断与改进机制。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网络育人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贺伟艺 . 以网络阵地建设提升思政育人质量路径研究 [J]. 大学 ,2024,(36):41-44.

[2] 谢 秀 秀 . 构 筑 网 络 育 人 体 系 赋 能 育 人 质 量 提 升 [J]. 新 湘 评论 ,2024,(17):52-53.

[3] 齐旭旺 . 高校网络育人机制及效果评价体系建设探究 [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02):15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