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现存问题及优化建议思考
贾先惠
成都湔江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四川省彭州市 611900
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竞争态势。作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直观反映,财务报表成为企业管理层、投资者等各方准确了解企业运营情况的关键依据。通过有效科学的财务报表分析,可以将企业的优势和不足揭示出来,为企业战略规划、资源配置等提供重要信息。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有不少弊端存在,需要改进与完善。
一、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现存问题
当前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中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分析的准确性,也对决策的制定构成了潜在风险。
(一)分析方法较为单一
在财务报表分析时,大部分企业对比率分析、趋势分析等传统方法过度依赖。虽然比率分析可以量化评估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等,然而只是基于财务数据,没有综合考量企业的经营背景、行业动态。如单纯计算资产负债率,不能实现对企业债务结构合理性及在行业中竞争力的深入了解。趋势分析主要关注在时间序列上财务数据的变化趋势,针对政策调整、突发的市场变化等因素对企业的影响,其反映滞后。同时传统分析方法主要是静态分析,对企业快速变化的经营环境很难适应。
(二)对非财务信息重视不足
财务报表分析主要集中在财务数据,将非财务信息忽视。在企业长期发展中,企业的市场份额、客户满意度等非财务信息也非常重要。如客户满意度,高客户满意度表明企业服务或产品质量过硬,预示着未来的销售收入可能会出现稳定增长情况,然而在财务报表分析中容易将此类信息忽略。除此之外,企业所处行业的政策法规变化、竞争格局等宏观非财务信息,也会对企业经营产生深刻的影响,却没有体现在财务报表分析中。
(三)财务数据质量存疑
首先,企业财务数据可能有人为操纵现象存在。为了达到满足融资条件、提升股价等特定目的,部分企业会粉饰财务报表,如隐瞒债务、虚增利润等,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产生严重影响。其次,财务数据本身有一定的局限性存在。会计准则的选择、运用具有一定灵活性,对同一业务的会计处理不同企业可能存在差异,使得财务数据缺乏横向可比性。
(四)分析人员专业素养参差不齐
财务报表分析必须依靠专业知识与技能,涉及财务、会计等多领域知识。然而部分企业的分析人员存在单一的知识结构,只熟悉财务会计知识,对行业发展趋势、宏观经济形势的深入理解不足。在分析过程中,不能将财务数据紧密地结合企业战略和经营活动,很难提供有价值的分析结论。并且,部分分析人员对新技术的运用能力较差,面对大数据时代大量的财务数据,不能高效地实施数据挖掘和分析。
(五)缺乏对企业战略的有效支撑
财务报表分析需要服务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的企业的财务报表分析和战略脱节。分析重点主要集中在月度、季度的利润情况等短期财务指标上,而对企业长期战略实施效果的评估忽视。如企业将拓展新市场的战略制定出来,财务报表分析却没有跟踪分析新市场的投入产出、市场份额增长等关键指标,不能为战略调整提供依据,进而在企业战略决策中使财务分析的支持作用降低[1]。
二、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优化建议
针对存在于财务报表分析中的问题,需要采取针对性的优化之策。
(一)分析方法不断丰富
将多元化分析体系构建起来。除了使用传统方法以外,通过结构分析对企业各项财务指标的构成实施深入地剖析,对各部分影响整体的程度进行充分了解。如全面地分析成本结构,将成本控制的关键点找出来。利用比较分析,可以纵向对比企业自身历史数据的同时,还能够横向对比同行业的优秀企业,进而将企业在行业中的差距和地位明确。
(二)强化非财务信息利用
建立完善的非财务信息收集和分析机制。企业内部利用市场调研、客户反馈等渠道对非财务信息进行收集。外部可以对行业报告、政策法规解读等信息密切关注。在分析过程中,有机地结合非财务信息和财务数据。如关联分析市场份额增长和销售收入增长,准确判断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对财务业绩的影响。通过客户满意度指标对未来销售趋势进行预测,以便提前调整营销策略。并且,密切关注行业政策变化对企业成本、收入的影响,从而及时制定出应对策略 [2]。
(三)提高财务数据质量
强化企业内部控制,不断规范财务报表编制流程。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充分明确财务人员的职责,对财务报表编制加强审核监督,防止出现财务数据操纵行为。并且,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对企业内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统一,使财务数据的可比性、一致性得到保障。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多维度验证和分析财务数据,及时发现数据异常情况。如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财务数据的关联关系进行分析,将潜在的财务造假风险识别出来。除此之外,鼓励企业披露重大投资计划对财务状况的影响、未来发展战略等更多前瞻性的财务信息,从而促进财务数据的决策有用性有效提升。
(四)分析人员专业素养的提升
对财务报表分析人员定期开展培训工作,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会计、财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还包括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的相关内容。邀请高校学者、行业专家,让他们进行案例分享或开展讲座,从而使分析人员的视野得到拓宽。对于专业资格考试,鼓励分析人员积极参加,这样可以使自身的专业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对分析人员强化考核评价,在考核指标中需要纳入对企业决策的支持效果、分析报告的质量等相关事项,能够对分析人员起到激励作用,从而有效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当对跨部门协作提高重视度,在企业开展经营管理活动过程中,鼓励分析人员积极参与,这样可以让他们对企业业务流程实现更加深入的了解,进而使财务分析更加契合企业实际运营 [3]。
(五)与企业战略紧密结合
在企业财务报表分析过程中,关键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设定时必须紧密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进行。如若企业进行创新驱动战略,需要对研发投入强度等相关指标进行重点、深入分析。企业战略的实施效果需要定期评估,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将存在于战略执行中的偏差和问题找出来。
三、结语
在企业发展中,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重大,面对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企业应当从丰富分析方法、强化非财务信息利用等方面入手,对财务报表分析工作进行全面优化。企业通过不断提升财务报表分析水平,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自身经营成果、财务状况,有利于科学决策,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未来,随着经济环境的持续变化、企业管理要求的不断提升,还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从而更好地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 杨芹芹 . 财务报表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及优化对策 [J]. 投资与创业 ,2022,33(15):81-83.
[2] 葛忠惠 . 企业战略视域下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及优化建议 [J]. 商场现代化 ,2023(17):171-173.
[3] 董锟. 企业合并财务报表质量优化策略与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研究 [J].知识经济 ,2024,685(21):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