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机械工程作业常见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措施

作者

弓羽

鄂尔多斯市应急管理局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 017010

引言

机械工程是工业生产的关键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地位重要。当下,工业技术进步使机械工程作业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提升,可安全风险也同步增加。安全事故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干扰企业正常生产,损害其社会形象。相关统计表明,近年来该领域安全事故频发,给个人、家庭和企业带来沉重负担。所以,深入剖析机械工程作业里的常见安全隐患,并制定切实有效的防范举措,对保障作业人员生命安全、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以及维护社会稳定意义重大。

一、机械工程作业常见安全隐患分析

(一)设备运行方面的安全隐患

设备运行隐患重重。企业为降成本,常延迟设备更新,致其长期超负荷运转,加速老化故障。机床传动部件磨损会降低加工精度甚至卡死,起重机钢丝绳过度磨损则可能在吊运时断裂,引发重物坠落。安全防护装置问题也突出,部分设备先天缺失防护设施,已安装的因维护不及时失效,如机械旋转部件无防护罩易卷入衣物,冲床光电保护装置失灵会重伤人员。此外,设备安装调试不当也会留隐患,新设备安装位置不合理、调试参数错误、基础不牢,会影响使用、引发振动甚至倾倒。

(二)人员操作方面的安全隐患

人员操作方面安全隐患频发。违规操作多因安全意识缺失,作业人员为赶工或心存侥幸,无视规程,不停机检修、随意改参数、冒险进入危险区,如焊接不戴面罩会灼伤眼睛,叉车超速超载易碰撞侧翻。操作技能不足也带来风险,部分人员未经系统培训上岗,不熟悉设备性能与操作方法,新员工不懂数控机床编程会致加工失误、设备损坏,起重机操作不熟练会使重物摆动伤人。另外,机械工程劳动强度大、工时久,人员疲劳作业,注意力分散、反应迟缓,易酿成事故。

(三)作业环境方面的安全隐患

作业环境存在诸多安全隐患。照明通风不良影响作业安全,部分场所光线昏暗,人员难辨设备状态,夜间或地下区域更易绊倒、误触;通风不畅时,焊接烟尘、有害气体积聚,会损害员工呼吸道,引发疾病。场地布局不合理阻碍生产与安全,作业场地狭窄、通道堵塞,设备运行易碰撞,物料乱堆挤占疏散通道,车间设备间距不足、仓库货物堆放过高过乱,都可能伤人。此外,恶劣天气威胁户外作业安全,暴雨使场地湿滑,大风会吹倒临时设施、影响起重机稳定,雷电天气下户外设备和人员易遭雷击。

(四)安全管理方面的安全隐患

安全管理存在明显漏洞。安全管理制度有缺陷,部分企业制度不完善或脱离实际,责任不清、检查机制缺失,如无详细设备保养制度致设备维护随意,应急预案缺乏针对性难以有效救援。安全培训落实不到位,企业对员工培训不重视,内容形式单一、时间不足,新员工岗前培训走过场,老员工再培训不及时,简单口头培训无考核,难以保证员工安全水平。安全监督机制缺失,企业安全管理人员不足,无法全面监督现场,监督人员责任心弱,隐患整改不及时,施工现场违规操作无人制止,设备隐患未跟踪,小问题易演变成大事故。

二、机械工程作业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一)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企业需立足自身实际,构建完备的安全管理体系,清晰界定各部门、各岗位安全职责,打造全员参与、全程管控的安全管理模式。制定涵盖设备、人员、环境、培训等多方面的安全管理制度,让安全管理有章可依。如设备安全管理制度,需明确设备从采购到报废各环节的安全要求;人员安全操作规程要详细说明各类设备的正确操作与安全要点。同时,强化制度执行监督,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全面排查作业现场隐患,严惩违规行为,设立专门监督部门与人员,开展日常与专项检查,对违规者依规处罚,造成事故的依法追责。此外,完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流程与分工,定期演练修订,配备救援物资,提升企业应急能力。

(二)强化人员安全培训

新员工入职,需接受全面系统的岗前安全培训,内容涵盖安全法规、企业制度、设备操作规程与防护知识等。培训后严格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例如,新员工先进行一周集中培训,通过理论学习与实操演示了解安全风险与防范措施,再经理论和实操考核,均合格才能上岗。对于在职员工,定期组织安全再培训,结合企业实际与行业动态,开展新技术、新设备操作及事故案例分析等针对性课程。如每季度一次再培训,邀请专家或骨干授课。同时,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在作业场所设警示标语、宣传栏,开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营造良好安全文化氛围,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与责任感。

(三)优化设备管理

设备采购时,要挑选质量可靠、安全性能达标的产品。采购前严格审查供应商资质与产品质量,到货后仔细验收,确保设备完好、配件齐全。安装过程严格按说明书与规程操作,保证安装质量。如采购大型设备,选信誉好的供应商,详细测试技术参数与安全性能,安装时聘请专业团队并专人监督。建立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定期保养,及时更换磨损老化部件,制定维护计划,明确内容、周期与责任人。如机床每周日常保养,半年全面保养;特种设备按规检验保养。此外,根据设备使用年限与技术状况,及时淘汰老旧设备,制定更新计划,引进先进安全高效的新设备,降低安全风险与生产成本。

(四)改善作业环境

合理规划作业场地,依据设备尺寸、性能与作业要求,科学确定设备间距与摆放位置,设置专门物料存放区,规范堆放,保持场地整洁有序。如工厂车间按工艺流程与操作要求安排设备,保证操作空间与安全距离,划分物料区域,方便人员与设备通行。为作业场所提供充足照明,根据特点与需求选合适灯具与方式,夜间设置应急照明。同时,加强通风换气,排除有害气体与粉尘。如焊接车间安装通风除尘设备,地下隧道施工采用机械通风。关注天气变化,恶劣天气来临前做好防范,制定应急预案,明确暴雨、大风、雷电等天气下的作业要求与应急处置方法,如暴雨排水加固设施,大风停止高空与吊装作业,雷电停止户外作业并切断电源。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械工程作业中的安全隐患涉及设备、人员、环境和管理等多个方面,这些隐患严重威胁着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稳定发展。通过对常见安全隐患的深入分析,我们认识到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强化人员培训、优化设备管理、改善作业环境是防范安全隐患的有效措施。企业应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贯穿于机械工程作业的全过程,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行业的发展,机械工程作业的安全管理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以适应新的安全形势和要求,确保机械工程行业持续、健康、安全发展。

参考文献

[1] 唐华珺 . 智能化建筑机械施工安全隐患巡查与治理信息化技术 [J]. 建筑机械 .2024(03):33-37

[2] 闫伟 . 机械制造企业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的关键策略探讨 [J].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工业 A.2024(11):152-156

[3] 李恒忠 . 煤矿机械安全性能提升关键技术研究 [J]. 机械管理开发 .2025(01):290-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