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法乙炔生产工艺优化与能耗研究
余国成
青海盐湖海纳化工有限公司 青海西宁 811600
引言
乙炔作为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合成橡胶、塑料、医药中间体等领域。电石法乙炔生产在我国占据重要地位,其中干法乙炔工艺凭借其独特优势逐渐成为行业关注焦点。相较于传统湿法工艺,干法乙炔工艺在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表现突出,但在实际生产中,仍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以应对日益严苛的环保要求与市场竞争。深入研究干法乙炔生产工艺优化与能耗降低,对推动行业绿色转型、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干法乙炔生产工艺现状分析
(一)干法乙炔生产工艺流程
干法乙炔生产工艺主要涵盖电石破碎、水解反应、气体净化、残渣处理等环节。首先,将电石破碎至合适粒度,送入水解反应器,在控制条件下与适量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炔气与氢氧化钙,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2+2H2O⟶C2H2 ↑ +Ca(0H)2∘ 。产生的粗乙炔气经除尘、脱硫、脱磷等净化处理,去除硫化氢、磷化氢及粉尘等杂质,再经压缩、干燥等精制步骤,得到符合生产要求的乙炔产品。水解产生的氢氧化钙废渣因含水量低,可直接作为水泥生产原料。
(二)现有工艺优势与潜在问题
1. 工艺优势
(1)高效稳定运行:在启动和停产过程中,干法乙炔工艺通过精准的流程控制,有效降低低效率运行时间,保障生产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2)环保性能优越:三废排放量显著低于湿法工艺,产生的低水分氢氧化钙废渣可直接用于水泥生产,避免了湿法工艺中废渣干燥所需的燃料消耗,减少废物排放与能耗。同时,工艺对水的循环利用设计,使生产水消耗维持在较低水平。
(3)资源利用率高:对生产过程中的全部粉尘进行回收,减少原料损失;设备与管道的保温措施,降低热损失,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潜在问题
尽管干法乙炔工艺具备诸多优势,但在实际生产中,仍存在原料反应不完全、能量回收效率有待提升、设备长期运行导致性能下降等问题,限制了工艺效益的进一步发挥。例如,电石与水的反应过程中,可能存在局部反应不充分的情况,造成原料浪费;余热回收系统在长时间运行后,回收效率可能降低,影响整体能耗水平。
二、干法乙炔生产工艺优化策略
(一)原料利用优化
1. 精准控制电石粒度
为提升原料利用率,需进一步细化电石粒度控制标准。通过开展大量实验,针对不同生产规模确定电石的最佳粒度范围。更均匀且合适的电石粒度,能使电石与水充分接触反应,有效减少未反应电石的残留。例如,在电石破碎与筛选环节,采用高精度破碎设备与先进筛选装置,严格把控电石粒度分布,确保进入反应系统的电石粒度符合要求。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乙炔的产率,还能降低原料浪费,提高生产的经济效益。精准控制电石粒度是优化原料利用的关键一步,对提升整个电石法乙炔生产工艺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2. 优化水分配比例
基于反应动力学深入研究,优化水与电石的配比至关重要。在保证电石充分水解的条件下,避免水的过量使用,可降低后续废水处理压力,减少水资源浪费。同时,对用于水解的水进行更精细的预处理,采用先进的水处理工艺,去除水中的各类杂质,防止杂质在设备与管道内积聚导致堵塞,保障反应稳定进行。合理的配比和精细的水预处理,能够提高反应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为电石法乙炔生产的节能降耗和高效运行提供有力支持。
(二)能量回收强化
1. 升级余热回收系统
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需引入高效的余热回收设备。如采用新型余热锅炉与热交换器,可显著提升电石水解反应、气体净化等环节产生余热的回收效率。将回收的热量合理利用,用于预热原料、加热工艺用水或其他需要热能的环节,能够减少对外部能源的依赖,降低生产成本。新型余热回收设备具有更高的换热效率和稳定性,能够更好地适应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工况,实现余热的高效回收与再利用,为电石法乙炔生产的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2. 余压能量再利用
在乙炔气压缩、输送等存在余压的环节,安装能量回收装置是强化能量回收的有效举措。如安装膨胀机,可将余压转化为电能或机械能,用于驱动车间内其他设备,从而降低整体电能消耗。通过合理设计能量回收系统,充分利用生产过程中的余压资源,能够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余压能量再利用不仅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符合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的要求,对电石法乙炔生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水循环系统改进
1. 优化循环水水质管理
加强循环水的水质监测与处理是水循环系统改进的关键。采用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如膜分离、离子交换等,可有效去除水中的杂质、盐分与微生物,防止循环水系统结垢、腐蚀,确保循环水长期稳定使用,延长设备寿命。先进的水处理技术能够精准控制水质指标,提高循环水的质量,减少因水质问题导致的设备故障和生产中断。通过优化水质管理,能够提高水循环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维护成本,为电石法乙炔生产的稳定运行提供可靠的水资源保障。
2. 提高循环水利用率
对循环水系统进行流程优化,实现分质供水,是提高水资源梯级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根据不同用水环节对水质的要求,合理分配循环水,将水质要求高的环节使用处理后的优质循环水,水质要求低的环节使用经过初步处理的循环水,进一步提高新鲜水的使用量。通过分质供水,能够充分发挥水资源的价值,减少水资源的浪费,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合理的水循环系统优化还能减少废水排放,减轻对环境的压力,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三、干法乙炔生产工艺优化前后效果对比
(一)评估指标与方法
以单位产品能耗、原料利用率、水耗、废渣产生量作为主要评估指标。单位产品能耗指生产每吨乙炔所消耗的标准煤量;原料利用率通过计算反应前后电石有效成分的转化比例确定;水耗统计生产每吨乙炔的新鲜水使用量;废渣产生量记录每吨乙炔生产过程中氢氧化钙废渣的生成量。采用实际生产数据监测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工艺优化前后各指标的变化情况。
(二)优化前后效果对比
对某采用干法乙炔工艺的生产企业进行工艺优化改造后,监测数据显示:单位产品能耗从优化前的 1.8 吨标准煤降至 1.5 吨标准煤,降低约 16.7% ;电石原料利用率由 88% 提升至 93% ;新鲜水耗从 5 立方米 / 吨乙炔降至 3 立方米/ 吨乙炔;氢氧化钙废渣产生量虽因原料利用率提高有所减少,但因产品产量增加,整体废渣产生量基本保持稳定,不过其作为水泥原料的综合利用价值进一步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干法乙炔生产工艺在优化与能耗降低方面具有较大潜力。通过对原料利用、能量回收、水循环系统等环节的优化,能够显著提升工艺的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本次研究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优化策略的有效性,但在工艺持续改进过程中,仍需关注新技术的应用与设备的更新升级。未来,干法乙炔生产企业应不断探索创新,进一步挖掘工艺优化空间,实现更高水平的节能降耗与资源综合利用,推动行业向绿色、高效方向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艾钰 .BDO 生产工艺中乙炔气净化新方法研究 [J].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4(15):25-27
[2] 王宏叶 , 赵长森 , 牛强 . 干、湿法乙炔工艺运行对比研究 [J]. 中国氯碱 .2024(04):5-9
[3] 李法军 . 电石乙炔法制取聚氯乙烯生产工艺设计研究 [J]. 山西化工 .2022(08):66-6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