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新课标背景下过程性评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齐松梅

文安县第二小学

引言

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教学效率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数学基础,还与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息息相关。影响教学效率的因素众多,教学评价方法的应用是否合理便是其中之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催生了多种教学评价方法,其中过程性评价方法的应用尤为广泛。过程性评价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评价过程,且评价方向不再局限于数学知识和技能上,而是强调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学习过程,致力于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意识,具备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围绕教学目标,制定过程性评价标准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导向标,在实施过程性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先明确教学目标,再从教学目标入手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并向学生阐明在学习过程中应达到哪些要求。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使得班级内存在明显的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差距,新课标强调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正视学生个体差异,故在制定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制定整体标准,还要根据学情制定个性化评价标准[1]。

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中,教师深入剖析新课标教学内容后,将教学目标定位在以下几个方面:(1)让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本运算规则;(2)通过教学使学生具备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运算能力,特别是涉及进位的运算;(3)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形成利用乘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制定整体教学目标后,教师还应根据学生学情制定分层目标,最后围绕着整体目标和分层目标制定过程性评价标准。在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过程中涉及大量运算,教师可以针对“运算”方面制定过程性评价标准,即学生需理解从个位起依次相乘的原理,掌握进位规则(如满十进一)。教师通过多媒体设施为学生出示习题: 125×6 426×7212×4 324×2 等。教师可以根据课堂问答互动、学生解题思路、解题精准性等方面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若学生尝试多次后依然不得其法,便要适当转变教学方法

二、立足教学过程,善用多样化评价方法

数学学科对学生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计算能力等方面要求较高,为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素养的提升,教师会制定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并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为满足教学需求,教师在应用过程性评价方法时应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常用评价方法包括直观评价法、小组合作评价法、笔试评价法等。

例如,六年级上册“扇形统计图”是“统计与概率”知识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学会如何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比例关系,并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相关内容,具备基础认知,教师可以在讲解完知识后为学生展示一组关于“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的数据,然后以问答的形式与学生互动,在该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利用直观评价法和笔试评价法两种评价方法来评估学生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直观评价法主要聚焦在学生是否能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及时、准确的给出答复,笔试评价法则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多种类型的习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习题,并根据学生的解题情况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三、基于教学重点,完善过程性评价内容

应用过程性评价方法时,教师首先应明确“评什么”,即过程性评价的内容。每章节教学内容中均含有重、难点知识,教师在制定评价内容或优化评价内容的过程中,均应将教学重点考虑其中。知识点不同,教学重点的方向也有所不同,有些章节的教学重点围绕在计算方法,有些章节的教学重点围绕在理解和推导公式方面,具体需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而定 [2]。

例如,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如何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并基于计算过程理解推导过程。教师在制定过程性评价内容时应从教学重、难点入手,使教学评价内容更加丰富、多元,以充分彰显出学生对本课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教师除了为学生出示简单的计算习题外,还应为学生设计一些拓展思维的习题,如“把棱长 1m 的正方体木块切成棱长1dm 的小正方体,可以切多少个?”通过这些习题不仅能考查学生对计算公式的掌握情况,也能了解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等。另外,教师还可以在相关教学活动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为各个小组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借此评价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协作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评价结果不仅能帮助教师全面掌握学生学情,还能让学生对自身学习成果形成正确认知。过程性评价是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中的常用方法,不仅要求教师深入剖析新课标和教学内容来制定教学评价标准,还要求教师立足教学过程,结合教学目标以及学情等教学要素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 赵予 . 小学数学课堂过程性评价的优化策略研究——基于学生进阶发展的视角 [J]. 华夏教师 ,2025,(03):67-69.

[2] 曾琦 , 张卓群 , 杨宏 . 以过程性评价实现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的“教—学—评”一致性——以“长方体和正方体”为例 [J]. 中国教师 ,2024,(12):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