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趣味田径项目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作者

刘蕊

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花港迎春小学

摘要: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素质教育渐渐走进大众视野,如何增强小学生身体素质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因此体育教学受到高度重视。但是从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现状来看,学生存在学习态度不积极、运动动力不足等问题,这不仅会阻碍教学活动顺利开展,而且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解决这些问题,小学体育教师要在教学中适当融入符合小学生思维特征、年龄特点、运动能力的趣味田径项目,通过发挥其教育价值培养学生运动素养。本文将详细阐述趣味田径项目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意义、策略,旨在为体育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趣味田径项目;小学体育;实践策略;意义

《义务教育体育与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体育与课程教学中,要坚持学生主体地位,重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田径是重要内容,教师在田径教学中,要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指导学生深度学习。趣味田径项目与小学生心理特点相符,将其应用到小学体育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优化学生学习体验。为此,在教学实践中,小学体育教师要积极探索趣味田径项目实践策略,设计趣味田径教学活动,逐步提升学生运动能力。

一、趣味田径项目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意义

(一)有利于增强体育课堂活力

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融入趣味田径项目后,会增强走、跑、跳等运动的多样性,进一步扩展体育教学意义,不仅可以发挥各项运动育人价值,而且会深入挖掘田径运动文本内涵,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增强课堂教学活力[1]。如在应用趣味田径项目教学中,教师会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团队协作活动,学生会在参与活动中认识到田径运动不仅要发挥个人力量,而且要强化团队协作,互相配合,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总之,趣味田径项目可以让小学体育课堂焕然一新,大幅度提升学生运动量,使学生保持积极学习情绪和心理,对学生未来健康发展十分有益。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趣味田径项目发挥着重要作用,除了可以提升学生运动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2]。具体来说,在趣味田径项目中包含很多体育训练、体育比赛,学生在参与比赛或者训练中会面临诸多挑战,如超越自我,提升体育成绩等,当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后他们会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这对于他们心理健康发展有益。同时,学生在参与趣味田径项目中会形成坚强的意志。田径项目要求学生在训练中付出更多努力,并且在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的态度,学生通过持续参与田径训练,会逐渐形成较强的毅力,认识到要想取得成就必须经过不断刻苦训练,这有利于提升他们心理素质。此外,在应用田径趣味项目开展体育教学中,教师会引导学生制定完善训练计划,向学生传授调整心态方法,这会在无形中增强学生抗压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三)有利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模式下,教师占据权威地位,学生缺乏自主思考和探究的机会,对教师存在畏惧心理,这种不平等的教学关系会导致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出现不敢说、不敢做的问题[3]。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教师逐渐认识到只有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才能获得理想教学效果,为此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作为重要教学目标。将趣味田径项目应用到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有利于实现这一教学目标,优化课堂教学氛围,优化师生间的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趣味田径项目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一)融入趣味教学理念,调动学生训练自主性

为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全面发挥趣味田径项目作用,教师要优化教学思路和理念,将趣味理念合理融入到田径项目中,将单一的、枯燥的田径运动技能更加生动、趣味展示在学生面前,彻底改变学生对田径运动的不良看法,激发学生参与田径训练活动热情,提升学生趣味田径项目完成效率[4]。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引入趣味理念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站在学生的角度创新和优化田径活动,设计与学生学习需求、运动能力、兴趣爱好、认知特点等相符的趣味田径项目,进而调动学生参与田径训练活动自主性。在组织田径技能训练活动中,为增强训练内容趣味性,教师可以适当融入生动音乐,并进行趣味解说。

例如,在“耐力跑”教学中,这一课时,本节课是重要的田径教学内容之一,教师通过向学生传授耐力跑技能,积极开展耐力跑训练可以锻炼学生身体,发展学生体能,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如果教师只是开展枯燥的训练活动,会降低学生运动热情,阻碍学生健康发展。为提升学生参与训练自主性,教师要在耐力跑教学中适当融入趣味教学理念。当讲解正确的跑步技能后,教师为学生播放一段舒缓的音乐,要求学生跟着音乐练习耐力跑动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则要仔细观察学生每一个动作细节,及时纠正他们错误的姿势,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训练环境中扎实的掌握耐力跑动作[5]。随后,教师结合耐力跑教学内容设计对角变速跑游戏,鼓励学生将所学动作应用到游戏中,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训练过程的趣味性。此外,在耐力跑训练中,教师要设置奖励和鼓励物品,对表现优秀的学生或团队给予表彰,以此激励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训练‌。训练结束后,教师总结耐力跑特征、对身体发展的积极影响等,让学生认识到参与耐力跑训练的重要性,从而强化学生自主训练动力。

(二)整合田径教学内容,构建完善教学机制

趣味田径项目包含内容较多,涉及范围广,小学体育教师在应用趣味田径项目前,要做好摸底工作,根据学生运动能力、兴趣爱好等整合田径教学内容,构建趣味性田径教学机制,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兴趣爱好等自由选择不同田径运动项目[6]。小学体育具有实践性特征,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运动诉求,站在理性角度分析不同趣味田径项目实践要求、实践难度和种类,结合教学经验、教材内容等筛选训练项目,实现资源整合与升级,设计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趣味田径项目活动。此外,在筛选和整合田径运动项目中,要仔细分析项目特点、具体分类等,进而夯实田径教学基础。

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相对简单,不会涉及投掷、跨栏等难度高的项目,教师需要细化处理这些田径项目,将大田径项目细致划分为多个小项目。例如,在学习跳远项目时,教师可以要将跳远项目划分为原地跳远、蛙跳、沙坑跳远这几个小项目。大部分学生喜欢蛙跳,并且蛙跳项目具有游戏性特点,教师可以以此为入手点开展趣味田径运动教学,强化学生参与热情。在蛙跳项目趣味教学中,首先教师向学生讲解蛙跳的基本动作要领,如双脚分开略宽于肩宽、脚趾略微向外、下蹲时保持腰背挺直、呼气时脚用力蹬地并跳到空中、稳定落地回到深蹲位置等‌,要求学生通过模仿逐步掌握正确的蛙跳姿势。随后教师设计与蛙跳有关的游戏活动,如“青蛙过河”、“蛙跳接力赛”等,在参与游戏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灵活应用蛙跳动作,而且会产生浓厚学习热情,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增强跳跃能力。教师通过以上步骤整合与优化田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兴趣爱好组织趣味教学活动,有利于增强田径趣味项目应用效果,提升教学机制完善性。

(三)趣味示范体育动作,助力学生学习感知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示范体育动作是重要环节,该环节教学质量直接影响最终教学成果。基于此,教师在应用趣味田径项目中,要增强体育动作示范趣味性,使学生获得获得直观、生动的学习感受,激发学生田径运动参与热情。同时,教师要坚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在示范正确体育动作中使用趣味性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模仿练习活动中,增强学生体育学习自主性。教师也要根据学生学习需求、兴趣爱好等设计相关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体育学习的乐趣。

例如,在“跳高运动”教学中,为有效应用趣味田径项目,小学体育教师要关注体育动作教学,使用趣味体育动作示范策略,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感知体育动作。本节课包含的体育动作包括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四个部分。在助跑中,需要采用侧面直线助跑,与横杆成一定角度。起跳后需要摆动腿先过杆并内转下压,起跳腿迅速高抬跨越,身体侧倒以臀部过杆。落地时,以摆动腿先落地,接着起跳腿落地,稍有缓冲。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些动作有一定学习难度,如果教师只是单纯、死板的演示标准动作,那么不利于学生掌握跳高动作要领。为此,教师要增强体育动作示范的趣味性,在具体教学中发挥自己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并展示自己独特的过杆动作[7]。同时,在介绍落地和起跳动作时,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动画视频,将动作要领直观、生动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掌握体育动作的同时获得优质的学习体验。

(四)应用先进教学技术,构建趣味教学课堂

在应用趣味田径项目组织教学活动中,小学体育教师要发挥辅助教学工具作用,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8]。信息时代下,教师要注重新型教学技术应用,通过整合多元教学素材推动趣味田径项目活动顺利开展。

例如,在“短跑运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应用趣味田径项目中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构建趣味课堂,从而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古诗跑”、“主题越野跑”等活动,应用学校的大屏幕播放包含优美风景的视频,并设定不同虚拟目的地,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完成短跑挑战任务,增强学生短跑运动学习趣味性。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应用AI操场,实时记录学生的运动轨迹、速度、距离等数据,帮助学生直观了解自己短跑运动情况,这种新颖的学习数据记录方式可以提升学生训练质量,激发学生短跑运动兴趣。此外,教师要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结合短跑教学与体育游戏,设计丰富多彩的田径游戏,如障碍跑、短跑接力等,并使用电子白板展示游戏规则,通过游戏培养学生运动能力。以上先进技术的应用可以增强短跑运动教学趣味性,有效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运动技能,会为趣味田径项目的应用创造有利条件。

(五)丰富体育教学器材,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趣味田径项目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最终目的是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局限,摈弃不合理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田径运动兴趣。运动器材是趣味田径项目应用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要严格要求运动器材,保证运动器材的安全性、丰富性和合理性,使学生在充足运动器材的支持下进行高效田径运动,获得有效发展。由于体育器材的使用方法不是固定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最大程度挖掘其使用价值。

例如,在跳高时使用的软式跨栏架在经过组装、拆卸后可以用于其它田径项目中。教师可以将其与长垫结合,组织“穿越火线”这一体育活动,让学生匍匐前进,锻炼运动能力。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敢于创新,开发更多体育器材应用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田径运动兴趣,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此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制作体育器材,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自然物等制作多种田径运动器材,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例如,在“接力跑”教学中,为增强教学趣味性,挖掘学生短跑潜力,教师将班级学生划分为多个合作学习小组,要求小组学生自主协商接力跑比赛口号,然后一同制作展示小组风貌的接力棒,驱动他们在接力跑比赛中砥砺前行。如有的小组会将木棒作为接力棒,并且在接力棒上画火,以此体现小组精神内核。这种运动器材的制作和应用可以让学生在接力跑比赛中不断发挥潜能,为团队获得胜利努力奋斗,这充分体现了田径运动教学趣味化特点。‌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背景下,社会更加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要合理应用趣味田径运动,帮助学生实现创新发展,带动学生健康学习与成长。

参考文献:

[1] 谢小蓉. 新课标下小学体育趣味田径教学策略分析[J]. 华夏教师,2024(15):126-128.

[2] 陈复生. 趣味田径项目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 家庭教育研究,2024(5):85-87.

[3] 戴月芳. 趣味田径项目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的策略研究[J]. 全体育,2023(3):59-60.

[4] 胡宏翔. 趣味田径项目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与实施策略[J]. 求知导刊,2024(8):140-142.

[5] 陈瑜. 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趣味田径项目的作用分析[J]. 体育画报,2023(13):235-237.

[6] 赵长虹. 趣味田径项目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运动-休闲,2023(9):169-171.

[7] 易诚. 趣味田径项目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与实施策略[J]. 文渊(小学版),2024(4):316-318.

[8] 曹阳. 趣味田径项目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开展策略[J]. 孩子,2023(24):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