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工程质量控制管理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 

作者

张若曦 王磊

宁夏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总站 宁夏银川 750001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工程规模与复杂度不断提升,传统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需求。信息化技术凭借数据处理、实时监控等优势,为工程质量控制管理带来新契机。构建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工程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对保障工程质量、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工程质量控制管理体系构建

(一)体系构建原则

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工程质量控制管理体系构建需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和前瞻性原则。科学性要求体系构建以工程质量控制理论为基础,结合信息化技术特点,确保体系逻辑严谨、方法科学;系统性强调将工程质量控制管理各环节视为有机整体,全面考虑人员、材料、设备、工艺等因素,实现各要素协同运作;实用性旨在使体系能够切实解决工程质量控制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满足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需求;前瞻性则要求体系具备一定的拓展性和升级能力,以适应未来信息化技术发展和工程管理模式变革。

(二)系统架构设计

体系采用分层架构设计,包括数据层、支撑层、应用层和表现层。数据层是整个体系的基础,负责收集、存储和管理工程质量相关的各类数据,如工程设计文件、施工记录、检测数据等;支撑层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为数据处理、分析和共享提供技术支持;应用层包含质量计划管理、质量过程控制、质量检测评估等功能模块,实现对工程质量的全过程管理;表现层则通过用户界面,将系统处理结果以直观、易懂的方式呈现给管理人员,方便其进行决策和操作。

(三)功能模块规划

质量计划管理模块:根据工程项目特点和质量目标,制定详细的质量计划,明确质量标准、控制要点和责任分工。同时,该模块可对质量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和调整,确保计划有效落实。

质量过程控制模块:利用物联网技术,对施工现场的人员、材料、设备和施工工艺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质量隐患并预警。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施工过程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传输,为质量控制提供准确依据。

质量检测评估模块:对工程质量进行定期检测和评估,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检测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评估工程质量状况,提出改进建议。同时,建立质量追溯机制,确保工程质量问题可追溯。

二、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工程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应用

(一)应用场景分析

在施工准备阶段,信息化技术成为优化设计与保障施工团队能力的关键工具。一方面,运用先进的软件对工程设计图纸进行高精度的三维建模,通过模拟分析功能,全方位审视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提前洞察设计缺陷,如结构受力不合理、管线碰撞等问题,精准定位施工难点,为设计方案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有效避免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降低返工风险。

另一方面,借助信息化平台构建完善的施工队伍管理体系。详细记录施工队伍的资质信息,对人员培训情况进行动态跟踪与审核。通过在线培训与考核系统,确保施工人员掌握最新的施工技术和安全规范,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为工程的高质量施工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大数据分析技术在材料供应商选择中发挥重要作用。收集供应商的历史业绩、产品质量、信誉评价等多维度数据,运用算法模型进行综合评估,筛选出优质可靠的供应商,从源头上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为工程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施工过程中,物联网传感器和移动终端设备成为实时监控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它们实时采集施工进度、质量数据,并迅速上传至信息化管理平台。管理人员通过平台可随时随地查看施工现场的实时画面,对施工过程进行远程监控和精准指导。利用 BIM 技术对复杂施工工艺进行模拟演示,提前发现潜在问题并优化施工流程,确保施工过程严格符合质量要求。混凝土强度监测系统则实时反馈混凝土浇筑质量,为施工人员及时调整施工参数提供依据。

竣工验收时,信息化技术对工程质量检测数据进行深度整合与分析,生成全面、详细的质量评估报告。通过与设计要求的细致对比,精准评估工程质量状况。同时,利用 BIM 模型和施工过程数据建立工程质量档案,为后续工程维护和管理提供丰富、准确的信息支持。

(二)应用效果评估

在实际工程项目应用中,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工程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展现出卓越成效,全方位推动了工程建设的提质增效。在质量控制层面,该体系借助物联网传感器、BIM 模型等信息化手段,对工程质量实施全过程、全方位动态监控。从原材料进场检验,到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把控,再到成品验收,每一个环节的数据都被精准采集与分析,质量隐患得以提前发现并消除,质量事故发生概率显著降低,工程质量合格率大幅提升。

管理效率上,信息化平台打破信息壁垒,实现数据的快速传递与共享。各方人员可实时获取工程信息,管理流程得以简化,决策时间大幅缩短,管理效率显著提高。成本控制方面,体系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施工方案,避免资源浪费,同时减少因质量问题导致的整改成本,有效降低了工程建设总成本,实现了经济效益与工程质量的双赢,为工程建设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信息化技术构建工程质量控制管理体系,能够有效解决传统管理模式的不足。通过科学的体系构建与合理应用,实现了工程质量的高效管控。未来,应进一步结合新技术发展,完善该体系,以适应工程建设行业不断变化的需求,推动工程质量控制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 郑卫明 , 林福明 , 胡国明 . 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研究 [J]. 电脑应用文粹 ,2024(3):114-116.

[2] 闫洁 . 数字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运用 [J]. 建筑与预算 ,2024(7):13-15.

[3] 刘世杰 .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航标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J]. 珠江水运 ,2024(24):60-62.

[4] 楚娜 . 基于信息化技术的混凝土质量管理策略探究分析 [J]. 广东建材 ,2024,40(2):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