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浅谈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

作者

连咏梅

西昌航天学校 615000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成为教育领域的核心议题。核心素养旨在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涵盖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核心组织者和引导者,其班级管理工作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的班级管理能够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核心素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从学生个体发展来看,班级管理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保障。核心素养强调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涵盖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多个层面。班主任通过科学有效的班级管理,能够充分关注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与需求,因材施教,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潜能。在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中,学生能锻炼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与创新思维,实现德、智、体、美、劳全方位成长。

2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现状问题

2.1 管理理念缺乏与时俱进性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部分小学班主任的管理理念仍停留在传统阶段,未能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他们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将分数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而忽视了学生核心素养中诸如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等关键能力的培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往往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生的作业批改、考试辅导上,以提升班级整体成绩为目标,却很少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发展、情感体验以及价值观的塑造。

2.2 管理方法单一且缺乏灵活性

当前,一些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采用的方法较为单一,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他们习惯于运用命令式、强制性的手段来维持班级秩序,如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对学生的违规行为进行严厉的批评和惩罚。这种管理方法虽然能够在短期内让学生遵守纪律,但容易引发学生的反感和抵触情绪,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同时,单一的管理方法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兴趣和学习方式,而班主任的“一刀切”管理方式无法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3 家校合作存在表面化与形式化问题

家校合作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班主任在家校合作方面存在表面化和形式化的问题。一方面,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频率较低,沟通内容也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上,很少涉及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家长会往往成为班主任的单方面汇报会,家长只是被动地听取信息,缺乏与班主任的深入交流和互动。另一方面,家校合作的形式较为单一,通常只是通过家长会、电话沟通等方式进行,缺乏多样化的合作形式。

3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改进策略

3.1 更新管理理念,构建核心素养导向的班级文化

小学班主任需主动摒弃传统以成绩为核心的管理理念,将核心素养培育深度融入班级管理。在日常管理中,以培养学生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大核心素养为目标,精心构建班级文化。例如,打造“书香班级”,设立班级图书角,定期开展读书分享会,鼓励学生分享读书心得,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设立“创新角”,展示学生的小发明、小创作,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注重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班级氛围,通过组织主题班会、团队游戏等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3.2 创新管理方法,激发学生主体性与创造力

班主任应积极探索多样化的班级管理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力。实行民主管理,让学生参与到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中来,通过民主讨论、投票表决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自律意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学习任务和班级活动。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此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班级管理 APP、在线学习平台等,实现班级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3.3 强化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家校合作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保障。班主任要主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建立定期的家校沟通机制。除了传统的家长会、电话沟通外,还可以利用微信、QQ 等社交媒体平台,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让家长随时了解孩子的动态。同时,邀请家长参与班级活动,如亲子运动会、家长进课堂等,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也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3.4 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传统的以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已无法满足核心素养培养的需求,班主任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在评价内容上,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注重学生的品德表现、行为习惯、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

结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面对当前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班主任应积极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法,加强家校合作,完善评价机制,将核心素养培养贯穿于班级管理的全过程。通过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未来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 1 ] 小学班主任班级精细化管理策略探究 [ J ] . 吴桂梅 . 名师在线 ,2023(34)

[2]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研究 [J]. 高莲红 . 启迪与智慧 ( 上 ),20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