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 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包丰瑜
身份证号:211005199009222121
引言
建筑施工管理作为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核心环节,其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项目的质量、成本、工期及安全目标的实现程度。本文将围绕 BIM 技术在施工管理阶段的具体应用展开全面探讨,分析其实践成效与推广难点,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优化建议,助力建筑施工管理体系不断优化与革新。
一、BIM 技术在施工进度控制中的优化作用
施工进度管理是施工管理的重点内容之一,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能否按期完工。传统的进度控制多基于网络图、横道图等二维方式,不仅缺乏空间形象支撑,而且与施工现场实际脱节,易出现施工计划与执行脱轨的问题。BIM 技术通过将时间维度(4D)与建筑三维模型融合,可实现施工过程的动态模拟与进度控制。项目管理人员可借助 BIM 平台提前制定施工计划,模拟不同工序的施工时间节点和作业路径,识别工序冲突和资源浪费现象,从而优化施工流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通过模型与现场数据实时联动,可精准掌握各构件的施工进度与状态变化,实现对工程进展的动态跟踪与调整,提高进度管理的实时性与科学性。例如在某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中,通过BIM 模型与计划工期的挂接,现场施工人员可直观查看各楼层及构件的施工节点,有效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施工错位与工序冲突,保障施工计划有序推进。
二、BIM 技术在成本管理与控制中的集成优势
建筑工程成本控制涉及预算编制、合同管理、材料采购、劳务成本核算等多个方面,传统成本管理常常受限于数据碎片化、手工统计误差大等问题,难以实现全过程、全要素的精细化控制。BIM 技术通过集成设计图纸、施工工艺、材料信息与资源数据,构建可计算、可统计的 5D 成本模型,为成本控制提供了全面支持。在预算编制阶段,BIM 可基于构件信息自动生成工程量清单,提高算量效率与准确率;在采购与招标阶段,相关人员可根据模型信息精确对接材料与设备需求,减少库存积压与采购浪费;在施工阶段,结合进度模拟与现场资源消耗数据,动态调整成本结构,实现对超支风险的提前预警与控制。以某住宅项目为例,项目团队通过 BIM 平台实时掌握材料消耗情况,发现某批次钢筋使用超标,及时分析原因并优化施工工艺,避免了不必要的成本浪费。实践表明,BIM 技术为成本控制提供了从计划到执行的全流程支撑,有效提升了建筑施工的经济效益。
三、BIM 技术在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协同应用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贯穿于施工全过程,涉及大量的工序控制、标准核验与验收流程。由于传统质量管理多以纸质记录为主,存在信息孤岛、监管盲区等问题,导致质量问题无法被及时发现与有效追溯。BIM 技术通过将施工规范与质量标准集成于三维模型中,实现施工过程的可视化质量管理。在施工准备阶段,技术人员可利用模型开展节点工艺交底、施工方案模拟与操作流程演练,提高施工人员对复杂工艺的理解与执行力;在施工过程中,BIM 平台可结合传感器、移动终端等手段,记录施工过程关键节点的质量数据、图片和视频信息,并形成结构化数据库,实现质量问题的实时上报与问题责任人精确定位;在质量验收阶段,基于模型的对比核查与问题追踪,可提高验收效率与准确性。某市政基础设施项目中,施工单位通过 BIM 系统将地下管线施工全过程数字化建档,一旦发生管线沉降或破裂等问题,可通过模型快速定位出施工责任段与施工工艺,极大提高了问题处理效率与事后追溯能力,体现出 BIM 在质量管控中的突出效能。
四、BIM 技术在安全管理与施工风险控制中的辅助作用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一直是建筑行业关注的重点,传统安全管理方式往往依赖标语、现场巡视和事故通报等方式进行管理与教育,手段单一,预防效果有限。BIM 技术为施工安全管理提供了更加直观、高效、智能的技术支撑。在施工前期,项目团队可利用BIM 模型开展施工现场安全规划与危险源辨识,模拟高空作业、基坑开挖、临时用电等危险工况,进而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借助 BIM 与物联网结合,可实现对人员进出、危险区域报警、设备运行状态等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采取干预措施;在安全教育培训中,通过 BIM 构建虚拟施工场景,让作业人员在模拟环境中学习操作流程与应急响应,提高其安全意识与实际应对能力。例如,在某超高层建筑项目中,施工企业利用 BIM 开展塔吊吊装路径模拟,提前识别吊装过程可能与临近建筑物、施工设备产生干涉的部位,优化吊装方案,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保障现场施工安全。
五、BIM 技术在施工协同与信息共享中的应用价值
建筑施工项目通常涉及设计、施工、监理、业主等多方主体,各方职责交叉、沟通链条复杂,容易出现信息滞后、沟通断层、决策迟缓等协同障碍。BIM 技术通过构建统一的数据平台,实现项目各参与方对建筑信息的实时共享与跨平台交互,显著提升协同效率。在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中,BIM 模型可清晰展示设计意图与结构逻辑,避免因图纸理解偏差引发的施工问题;在施工组织与资源调配中,各参建方可基于同一模型协同制定施工计划、分配施工资源、统一进场时间,减少工序冲突与资源浪费;在工程变更与签证管理中,BIM 系统可对设计变更进行可视化呈现与成本影响评估,快速形成变更报告,提高变更决策效率。同时,BIM 技术还可通过云平台与移动终端实现远程协作与实时管理,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使施工现场与管理中心高效联动,提升项目整体运行效率与响应能力。
结论
综上所述,BIM 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正逐步从理论探索走向实践深化,其在进度控制、成本管理、质量保障、安全防范和协同作业等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它不仅提高了施工管理的科学化与智能化水平,也推动了建筑行业管理方式的根本变革。未来,随着 BIM 技术与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融合发展,其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作用将更加广泛与深入,助力建筑行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润泽 . 绿色建筑设计对施工管理的影响及挑战 [J]. 建筑与预算 ,2024,(12):64-66.DOI:10.13993/j.cnki.jzyys.2024.12.022.
[2] 廖志 . 建筑室内装饰施工管理中数字化技术创新应用探讨 [J]. 新城建科技 ,2024,33(12):177-179.
[3] 盛俊玮, 罗灿, 万栋子, 等. 智能建造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C]//《施工技术》杂志社 .2024 年全国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册).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八局华南建设有限公司 ; 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工程指挥部 ;,2024:989-993.DOI:10.26914/c.cnkihy.2024.076424.
[4] 钟万繁 , 孙小波 . 铜矿扩建项目中的建筑施工管理模式与实践 [C]//《施工技术》杂志社.2024 年全国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下册). 云南建投安装股份有限公司 ; 云南建投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2024:1139-1141.DOI:10.26914/c.cnkihy.2024.075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