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医保服务群众满意度路径
张哲
南宫市医疗保险管理中心 055750
引言
医保服务既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又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一座重要桥梁。所以提高医保服务群众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切实促进医保服务人员服务理念与水平的提升,继而促进群众满意度的提升。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医保服务中的功能价值
在医保服务体系下,思想政治教育对促进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培养职业道德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通过政治理论学习与价值引导,医保工作人员能够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加强服务纪律、促进规范操作、廉洁服务、创造良好的行业风貌。其对于提升医保系统治理效能和群众满意度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是医保改革不容忽视的软实力支持。
二、医保服务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薄弱环节
医保服务实践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着体制不够完善、形式简单、脱离业务的现象。部分基层单位党组织建设不到位,教育内容针对性不强,职工参与热情不高。另外,思想教育常常流于形式,与群众需求及实际服务问题缺乏衔接,致使服务人员价值认同和群众满意度很难真正得到提高,从而影响了医保服务效能不断优化。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医保服务群众满意度路径
(一)强化医保系统党组织建设,压实思想教育责任
强化医保系统党组织建设,要全面建立和完善各级医保机构党组织,并明确党组织书记教育职责,切实做到思想政治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结合党务与业务双融合思路,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开展“党员亮明身份,服务彰显责任”活动,让党建引领融入医保窗口服务实际。还可以通过实施“书记上党课”和“支部书记率队考察”多种方式,来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通过强化党组织教育责任、强化党员职工政治意识、服务意识等措施,促进医保服务由制度执行深入到价值引领,切实提高群众获得感。
(二)构建常态化思想政治学习机制,提升服务理念
建立思想政治学习常态机制,有利于持续增强医保服务人员群众意识与服务理念。各级医保单位要制定思想政治教育年度计划,并采取周例会与月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集中调研,引导职工深刻认识医保制度政治属性与民生意义[1]。内容上可以涉及党的理论政策、先进典型事迹和窗口服务案例,使内容接近现实、形式多样。线上平台还可以提供灵活的学习渠道,便于人员时时学习、时时交流。
(三)将思想教育融入业务培训,推动“德技并重”
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医保服务人员道德素养和专业能力的“双提升”。日常培训要把思想教育列为必做的一项内容,涉及职业道德、纪律规范、服务伦理、引导职工增强政治定力,廉洁自律。尤其是对新入职职工进行岗前培训、岗位轮岗培训时,更应着重讲授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行为规范。可以结合真实的服务案例、典型的问题情境进行情景教学以引起思考和探讨,提高教育实效。同时,鼓励优秀的党员干部参加讲课,起到示范带动的作用。
(四)开展典型示范教育,弘扬先进模范精神
典型示范教育可以通过榜样的力量,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服务观。医疗保险系统应当重视发掘和推广身边的杰出人物,例如服务模范、杰出党员、公众满意的窗口,并通过制作宣传展板、微视频以及主题宣讲,展现其感人事迹和提升教育感染力 [2]。还可以经常举办“与先进接轨”主题教育月活动,指导干部职工联系典型案例进行自我剖析,发现存在的不足。先进典型既是楷模,也是作风转变动力之源。通过持续加大示范引领力度,让医保服务人员潜移默化地提高政治站位与服务水平,更加积极主动地贴近群众、服务群众。
(五)构建群众满意度反馈与教育改进的闭环机制
建构面向群众满意度的反馈和改进闭环是增强思想教育实效性的关键所在。医保系统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听取公众对于服务态度和办事效率的评价,并采取窗口问卷、热线回访和线上满意度评价相结合的形式收集反馈信息。要把群众举报问题作为思想教育重要材料,列入教育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整改。同时,构建问题闭环跟踪机制以保证整改措施的实施,重新组织满意度回访工作,形成了“发现—教育—纠正—重新反馈”闭环流程。
结束语
综上所述,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对提高医保服务群众的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文所研究的系列路径,能够有效地促进医保服务人员服务意识以及服务质量的提升,继而促进人们满意度的提升。今后,医保服务领域要不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探索与实践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教育模式与方法,更好地为民服务、助力和谐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 宋冠澎, 孙延斌, 张槊. 红医精神融入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略[J].中国医学伦理学, 1-6.
[2] 黄玉贇 . 基于数字平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播机制研究 [J].科教文汇 , 2025, (12): 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