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电气线路抗干扰设计优化方案构建
韩明昌
山东拓新电气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宁市 272000
引言
工程机械作业环境复杂多变,施工现场存在大量电磁干扰源,如电机启动、焊接作业等产生的电磁脉冲,以及设备自身电气元件工作时产生的谐波。这些干扰信号通过传导、辐射等方式侵入电气线路,导致控制系统误动作、传感器信号失真,严重影响工程机械的正常运行与作业精度。随着工程机械智能化、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电气系统日趋复杂,对电气线路抗干扰能力的要求也愈发严格。因此,开展工程机械电气线路抗干扰设计优化研究,对保障设备稳定运行、提升作业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工程机械电气线路干扰源分析
工程机械电气线路面临的干扰源类型多样,可分为内部干扰源与外部干扰源。内部干扰源主要来自设备自身的电气元件,如大功率电机启动、停止瞬间产生的电流突变,会形成高频谐波干扰;继电器、接触器等触点在通断过程中产生的电弧,释放出宽频带电磁干扰信号。电子控制单元(ECU)内部的数字电路工作时,时钟信号、数据信号的快速切换也会产生电磁噪声。外部干扰源涵盖自然干扰与人为干扰。自然干扰包括雷电、静电放电等,雷电产生的强电磁脉冲通过空间辐射或线路传导,可对电气线路造成严重破坏;静电放电则可能导致电子元件损坏或数据丢失。人为干扰主要来自施工现场的其他电气设备,如电焊机、高频加热设备等,其产生的电磁干扰通过电源线、信号线等途径耦合到工程机械电气线路中。同时,移动通信基站、广播电视发射塔等产生的强电磁场,也会对工程机械电气线路产生辐射干扰。
二、抗干扰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2.1 屏蔽与接地技术优化
屏蔽技术是抑制电磁干扰的重要手段,通过使用屏蔽材料将干扰源或敏感电路包围起来,阻止电磁能量的传播。在工程机械电气线路设计中,对信号线缆采用双层屏蔽结构,外层为导电性能良好的金属编织网,可有效屏蔽低频磁场干扰;内层为铝箔屏蔽层,能抑制高频电场干扰。同时,确保屏蔽层可靠接地,使感应的干扰电流迅速泄放入地。接地技术的优化对降低电气线路干扰同样关键。采用多点接地与混合接地相结合的方式,根据不同电路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接地方式。对于高频电路,采用多点接地以降低接地阻抗;对于低频电路,则采用单点接地避免地环路干扰。此外,在设备金属外壳与接地系统之间安装低阻抗的导电连接,增强设备的屏蔽效能,防止外部干扰信号侵入。
2.2 滤波电路设计与器件选型
滤波电路能够有效抑制电气线路中的高频干扰信号,通过合理设计滤波电路参数,可实现对特定频段干扰信号的衰减。在电源线路中,采用 π 型滤波电路,由电感和电容组成,可滤除电源中的共模和差模干扰。针对不同的电源电压和电流需求,精确计算电感值和电容值,确保滤波效果。在滤波器件选型方面,选用性能优良的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对于高频干扰,选择寄生参数小、截止频率高的陶瓷电容;对于低频干扰,采用电感量较大的铁氧体磁珠或电感线圈。同时,考虑滤波器的额定电压、电流及插入损耗等参数,确保其在工程机械电气系统中稳定可靠工作。
2.3 线路布局与阻抗匹配策略
合理的线路布局可减少电气线路之间的电磁耦合,降低干扰风险。在工程机械电气系统布线时,将电源线与信号线分开布置,避免平行走线,减少电磁感应干扰。对于敏感信号线缆,采用屏蔽双绞线,并远离大功率电气设备和干扰源。阻抗匹配是确保信号有效传输、减少反射干扰的关键。根据电气线路的传输特性,合理选择线缆的特性阻抗,并在信号源和负载端进行阻抗匹配。对于高速信号传输线路,采用终端匹配电阻,使线路阻抗与信号源和负载阻抗相匹配,减少信号反射,提高信号传输质量。
三、系统优化方案与验证
3.1 多层级抗干扰综合设计
基于对干扰源的分析及抗干扰关键技术的研究,构建多层级抗干扰综合设计方案。在设备级层面,对整个工程机械进行电磁屏蔽设计,采用金属外壳封闭关键电气部件,减少外部干扰侵入;在模块级层面,对电子控制单元、传感器等模块进行独立屏蔽和接地处理,降低模块间的相互干扰;在电路级层面,优化滤波电路设计,合理布局线路,实现对干扰信号的有效抑制。
3.2 仿真分析与实验测试
运用专业的电磁仿真软件,对工程机械电气系统进行建模与仿真分析。通过设置不同的干扰源和工况条件,模拟电气线路在各种干扰环境下的响应,评估抗干扰设计方案的有效性。根据仿真结果,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在实验测试环节,搭建工程机械电气系统实验平台,模拟实际工作环境,设置多种干扰源,对优化后的电气线路进行抗干扰性能测试。采用频谱分析仪、示波器等仪器,测量干扰信号的强度和波形,分析电气线路的抗干扰能力。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电气线路在面对各类干扰时,信号失真度明显降低,系统稳定性显著提高。
3.3 工程应用效果评估
将优化后的抗干扰设计方案应用于实际工程机械产品中,在多个施工现场进行长期运行测试。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实时监测,对比应用前后电气系统的故障发生率、作业精度等指标。结果显示,应用抗干扰设计优化方案后,工程机械电气系统的故障次数减少,作业精度提高,有效提升了设备的可靠性和工作效率,验证了该方案在工程应用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四、结语
本研究通过对工程机械电气线路干扰源的深入分析,开展抗干扰设计关键技术研究,构建并验证了多层级抗干扰综合设计方案。研究成果为提升工程机械电气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方法和途径。然而,随着工程机械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气系统面临的干扰环境将更加复杂,未来仍需持续开展抗干扰技术研究,探索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以适应更高性能、更复杂工况下的工程机械电气系统需求。
参考文献
[1] 张新杰 . 工程机械电控系统平台设计与应用 [D]. 山东大学 [2025-05-07].
[2] 张 丽 岩 . 水 电 站 工 程 水 力 机 械 设 计 与 优 化 分 析 [J]. 名 城绘 ,2020,000(007):P.1-1.
[3]ChenXixiang. 装备系统测试性方案优化设计技术研究 [J]. 中国机械工程 ,2010(0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