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多学科融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实现策略研究

作者

王素萍

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城北新区小学

语文作为基础教育中的核心学科之一,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着重加强学生语言能力、文化素养培养。多学科融合体系的构建并不仅仅是将多学科知识内容进行简单的内容拼凑,教师需要以语文学科为核心载体确立主要的主题和任务,将各学科知识、方法、思维进行有机整合,实现知识的迁移,这样才能够充分凸显出多学科融合体系构建的实用价值,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带领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不断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一、奏响语言的韵律,深化情感体验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尤为注重的是多学科知识的有效融合,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让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接触更多的新知识,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紧紧围绕着教材上的内容展开,要求学生记忆、背诵重点课文,掌握生字生词。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较为活跃,对于枯燥的知识点内容难以产生浓郁的兴趣,而教师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感受,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经过教育的优化改革,教师通过多学科知识的有效融合,构建全新的教学体系,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推动语文课堂教学的展开 [1]。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课《听听,秋的声音》这一章节教学中,教师以语文学科为主线融合音乐知识,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深刻的感受到季节变化之美。首先,教师设计“秋日交响曲”主题活动,在学生进行课文阅读时,播放相对轻柔的钢琴曲或者是自然音乐,让学生在宁静的秋日氛围当中阅读文章,来感受文章当中所描绘的自然场景。然后,在精读品味这一环节的开展当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声势,包括拍手、跺脚等模仿文章当中所提到的一些拟声词和动词,将这些书本上的文字内容转化成为可听的节奏,加深学生的理解并提高情感体会。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文章当中对于秋日场景的描述,同时也在柔和的音乐节奏和旋律当中,实现语言审美与音乐审美的协同发展,让语文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绘出文字的画卷,具象化抽象概念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尤为注重的是学生的兴趣培养,许多学生在课文阅读时,对于书本上所阐述的知识、内容以及描绘的场景了解不够深入,主要是由于缺乏生活的关联和情境的创设,导致学生的认知浅薄,难以深刻的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所在。基于多学科融合视域,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开展过程中需要有效融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在学习时能够加深理解,也能够提高语文学习的趣味性 [2]。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十五课《金色的草地》这篇文章教学中,教师将语文与美术学科进行有效融合,带领学生绘制出文字画卷,实现具象化的呈现。首先,设计“绘·见金色草地”的美术融合项目,教师带领学生深入阅读课文内容,了解作者在自然场景描述过程中所使用的词汇和语句,进一步分析作者是通过怎样的观察视角来发现草地颜色的变化。然后,要求同学们根据课文所描述的内容完成“金色草地”这一主题的绘画,可以运用水彩、彩铅等工具绘制出不同时段的色彩变化,促使学生在绘制的过程中加深课文内容的了解,也能够实现创造性的表达,让书本上的语言符号转化成为视觉符号,深刻的感受到语文学习的独特魅

力。

三、在实践中书写,让语言扎根生活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融合多学科知识内容构建全新的语文课堂,带领学生探究语文的神奇所在,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学习和成长奠定扎实的基础。教师融合多学科知识内容构建全新的语文课堂,以兴趣为引导,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探索和研究,逐步完善个人的认知体系,也能够深刻的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所在 [3]。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课《邓小平爷爷植树》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教师将语文与劳动教育进行紧密结合,促使学生在实践当中进行书写,让语言能够扎根于生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也能够深刻的体会到文章当中所传递的核心思想和劳动精神。首先,教师设计“我为校园添新绿”的劳动实践活动,在活动开展之前,带领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总结出文章当中作者所传达的坚持不懈的精神,讨论“邓小平爷爷在植树的过程中都包含了哪些环节?”且思考“邓小平爷爷为什么要做的这么认真?”全面深化劳动价值和环保的意义。然后开展实践活动,教师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进行植树,亲身参与到选苗、挖坑、移栽、填土、浇水等各个环节,深刻体会到劳动的辛苦和乐趣,也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了解,掌握不同的劳动技能,这种亲身体验的方式,对比起传统的课堂教学而言,能够更好的将语文知识向生活实践进行有效迁移,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责任感。

结束语:

基于多学科融合背景,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根据语文学科特点,融合音乐、美术、劳动等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容,组织开展多样化的课堂活动,加强学生的体验和感受,也能够促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之上学习更多的新知识,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掌握各项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这对于未来的发展以及学科教育的发展等都起到了较大的帮助,也可以充分凸显出语文学习的乐趣所在。

参考文献:

[1] 邹杰 . 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路径研究 [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4,9(14):33-35.

[2] 梁秀玲 . 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J]. 课堂内外(高中版),2024(45):43-45.

[3] 李逸皓 . 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的困境与突围 [J]. 新课程研究 ,2024(10):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