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跨学科视角下“四毅”课程对小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研究

作者

李浩桢

苏州市沧浪新城第三实验小学校 江苏省苏州市 215000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科学思维的培养已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目标。科学思维不仅是掌握知识的能力,更是通过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跨学科教学作为一种创新模式,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认知能力。“四毅”课程通过跨学科整合,结合科学、数学、文学、艺术等学科,培养学生的坚韧性格、目标导向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跨学科视角与“四毅”课程

跨学科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将多学科知识融合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各科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1] 在这一模式下,学生不仅理解学科知识,还学会如何运用多学科的工具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跨学科教学的特点包括综合性、问题导向、合作性和批判性思维,强调从多个视角进行问题思考和分析。

“四毅”课程(毅探、毅读、毅健、毅艺)正是基于这一教学理念,通过四个模块培养学生的全面素养。毅探通过跨学科的科学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毅读通过丰富的阅读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毅健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坚韧性格和团队合作精神;毅艺通过艺术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四毅”课程通过跨学科的项目和任务实践,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并激发思维,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它不仅促进科学思维的培养,还通过多角度、多学科整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四毅”课程与科学思维的关系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将科学思维总目标确定为: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思维能力。[2]“四毅”课程通过其四个核心模块(毅探、毅读、毅健、毅艺)有效促进了小学生科学思维的全面发展。首先,毅探通过跨学科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学生在参与科学实验和探索过程中,学会了分析现象、提出假设并寻找解决方案,提升了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探究精神。其次,毅读通过丰富的阅读材料和思维训练,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视野,激发了创新思维,使学生能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提出独特的见解,进而提升了其创造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毅健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在面对挑战时的坚韧性格,这种坚持不懈的态度有助于科学思维中的持续实验与细致观察,使学生能够从失败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解决方案。最后,毅艺通过艺术创作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并在跨学科的学习中培养其综合思维能力,使学生在艺术与科学之间架起桥梁,拓展了其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综上,“四毅”课程通过融合各学科知识,显著提升了学生的批判性、创造性和逻辑性思维,为科学思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跨学科“四毅”课程的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四毅”课程的教学设计以“毅探、毅读、毅健、毅艺”四个方面为核心,通过科学探索、知识学习、身心健康和艺术素养等多维度推动学生发展。教学设计应遵循主题式学习、实践性与互动性、多元评价等原则,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苏州市沧浪新城第三实验小学实施“四毅”课程时,设计了一个名为“环保路灯”项目,结合了“毅探、毅读、毅健、毅艺”四个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实践能力以及环保意识。在“毅探”阶段,学生通过探讨城市路灯使用中的能源消耗与环保问题,进行现场调研和实验,利用科学方法测量不同类型路灯的能效,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在“毅读”阶段,学生通过阅读关于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技术的相关书籍和资料,深入了解节能路灯的工作原理及其对环境的积极影响,拓宽了他们的知识视野,并提高了信息获取与分析能力。在“毅健”阶段,学生参与了学校周边的环保路灯项目实施,组织志愿活动,如回收路灯废弃组件,参与节能灯泡更换等活动,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提升了他们的环保责任感与行动力。在“毅艺”阶段,学生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艺术形式,设计并展示了环保路灯的概念与创意,展现了他们的环保理念和创造力。通过这一项目,学生不仅学到了环保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多方面的能力,体现了“四毅”课程的综合素质教育目标。

通过结合“四毅”理念的项目化课程设计,学生在科学思维、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身心健康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同时在团队合作、领导力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也取得显著提升,体现了“四毅”课程的综合性与实用性,推动了学生的全面成长。

四、持续改进与未来展望

在实施“四毅”课程的过程中,持续改进的方向主要集中在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和课程内容的动态调整上。教师需要具备更强的跨学科整合能力和科学思维的教学能力,因此,定期的跨学科培训是提升教师教学质量的关键。同时,课程内容应根据学生认知发展的不同阶段和教育环境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以确保课程的持续有效性和吸引力。展望未来,“四毅”课程可通过引入现代技术手段,如虚拟实验室、智能评估工具等,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支持学生在实践中更深入地探究和学习。此外,随着教育理念更新和教学创新,跨学科的“四毅”课程将更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科学思维、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推动教育改革和学生全面发展。

五、结论

通过跨学科整合,“四毅”课程显著促进了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尤其在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课程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未来,随着现代技术手段的引入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四毅”课程将进一步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育改革,为教育创新和人才培养做出更加重要的贡献,培养出更加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余康妮 . 基于科学思维培养的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 ,2023.DOI:10.27280/d.cnki.gsdsu.2023.001542.

[2] 陈颖 . 关于跨学科主题学习培养小学生科学思维的思考 [J]. 试题与研究 ,2024,(24):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