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郭嫚
天津市第三十五中学 天津市 300402
一、理论框架:创新思维培养的核心要素
1. 新课程理念的导向
新课程理念强调发挥核心素养的统领作用,以主题为引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
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其中思维品质反映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
新课标的课程内容由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要素构成。围绕这些要素,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的层级活动,推动学生语言能力与思维品质的同步发展,从而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在义务教育全程中持续发展。围绕这些要素,通过“学习理解 - 应用实践 - 迁移创新”的层级活动,推动学生语言能力与思维品质的同步发展,从而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在义务教育全程中持续发展[1]。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落实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包括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进行好英语学习活动,达到更好的育人、育才效果。
在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融入批判性思考(如分析文本意图)、发散性联想(如多角度解决问题)及实践性创造(如设计个性化产出任务)三个层面。
教材设计的创新潜力
外研版七年级新教材以主题为牵引,科学设计单元流程,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发挥核心素养的统领作用。每个单元都通过多模态内容(如课文、听力理解、视频等)和开放性任务(如海报设计、书页制作、思考与分享、书面表达等),为创新思维提供载体。
二、实践策略:从课堂设计到评价革新
(一)情境创设与问题链设计
1. 真实情境激活思维
(1)例如下册 Unit 3 "Food matters" 中,通过对比中西饮食文化(如肉夹馍与汉堡的工艺差异),引导学生辩证思考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并设计“为本地美食设计国际推广方案”的任务。
(2)上册 Unit5 "Fantastic friends" 通过搜救犬“冰洁”的故事,创设“动物助手”情境,追问“除了搜救,动物还能如何帮助人类?”,激发学生联想。
(3)下册 Unit4“The art of having fun”通过了解吞噬时间的怪兽的负面作用,创设批判它的情境,请学生踊跃发言,指出它的危害,并发表如何平衡学习与娱乐的观点。
2. 问题链驱动深度探究
(1) 采用“What-Why-How”框架 :如上册 Unit 1 The first lesson,设计问题链: “教师在黑板上写的句子的问题是什么?(what)“作者为何认为这是‘greatlesson’?(Why)”“如果你是老师会如何回应学生?(How)”,推动学生从理解到创新。
(2) 采用从文本到课外的思考迁移:如上册 Unit1 Before your journey starts 中,先 回 答“Do you agree with the description of primary school and junior high in theletter? Why or why not”这一关于文本内容的问题,然后再回答“Did your parentsgive you any advice about life at junior high ? What was it”这个迁移到课外自身实际的问题,引发深度思考,实现思维的迁移创新。这种从课内到课外、从文本理解到个人体验的问题设计,有助于学生在合作探究中锻炼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能力,并在信息交流和思维碰撞的过程中发展自身的思维品质[2]
(二)教学方法与活动创新
1. 任务型与支架式教学结合
(1)在听力教学中,先提供语言支架(如描述动物的句型模板),再引领学生完成文本听力练习任务,然后让学生模拟采访“动物训练师”,最后创作广播剧脚本,达到任务型与支架式教学结合,实现从模仿到创造的跃迁。
(2)通过“六顶思考帽”法分组讨论单元主题(如“初中生活的挑战”、“如何保护动物”、“如何平衡学习与娱乐”等),每组从不同视角(情感、事实、创意等)提出观点和有创意的解决方案。
2. 跨学科项目式学习
(1)结合下册“Food and health”子主题,开展“健康饮食周”项目:学生需计算膳食营养、设计双语菜谱、拍摄科普短视频,整合数学、科学与艺术能力。
(三)评价体系优化
1. 多元动态评价
(1)采用“三维评价量表”:内容创新性(如海报设计的独特性)、语言运用的灵活性(如语法结构的变通)、合作贡献度(小组任务中的角色价值)。
(2)引入“成长档案袋”,收录学生的创意作业(如改编课文结局、自编英语谜语),记录思维发展轨迹。
三、案例解析:外研版教材单元教学示例
案例 1 :上册 Unit 1“A new start”
创新思维目标:培养适应新环境的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
实践路径:
导入环节:用“开学第一天”短视频引发共鸣,了解不同国家开学第一天
的各种活动,并提问“如果你转学到国外,会如何介绍自己?”。
迁移任务:思考在不同环境和初中生活起始阶段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尝试解决的方法及需要的帮助,撰写“未来校园生活”设想信,表达创新构想。
案例 2 :上册 Unit 5“Fantastic friends”
创新思维目标:欣赏、爱护动物与培养跨界联想、创造能力。
实践路径:
情境延伸:设计“动物发明家”工作坊,学生结合动物特性(如蝙蝠回声定位)构思仿生科技产品。
评价创新:通过“世界咖啡会谈”模式,轮流展示并互评方案,强调“新颖性”与“可行性”的平衡。
四、挑战与应对
词汇与语法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避免机械记忆:例如用“词汇联想网”归纳食物词汇(如“spicy”延伸至文化象征),结合思维导图梳理语法规则。
差异化教学
设置分层任务:基础层完成课文复述,进阶层改编剧本,创新层设计如“未来餐厅”等商业模式。
结语
依托外研版教材培养创新思维,需以主题意义为锚点,通过情境化、结构化、开放性的教学活动,将语言学习转化为思维实践的载体。教师需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思维引导者”,利用教材的留白与延展空间(如 Reflection 板块),激发学生的原创性表达。
参考文献:
[1] 尹文贵 .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探究 [J]. 甘肃教育研究 ,2025,(12):114-117.
[2] 汪玲玲 . 初中英语核心素养培育策略探究 [J]. 甘肃教育研究 ,2023,(06):103-105.